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乌克兰议会选举专题 > 正文

夹缝中的乌克兰大选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2日16:22 财经时报

  乌克兰本周的议会大选,是乌独立后的第四次议会选举,也是乌克兰总统制变为议会制后首次议会选举。

  由于没有一个政党获得过半数的议会席位,选举后产生的新政府将肯定是一个多党联合政府,而各党推选出的新总理也将是政治妥协的结果。

  季氏赢得“党内斗争”

  仅从选举结果来看,这次议会选举与两年前的总统选举并没有太大的差别:橙蓝两色泾渭分明,支持亚努科维奇的选民仍然支持他的政党,而在总统大选中把票投给橙色阵营的人这次也坚决地把票给了尤先科和季莫申科的政党。

  蓝橙两大阵营都未能在这次大选中取得完胜,这既说明了“橙色革命”中乌克兰政治裂痕扩大,也表明“后库奇马时代”的这场政治角力的继续。

  在这样的情况下,政治立场更为激进的季莫申科成为了本次大选的赢家,尽管季莫申科的党在选举中排在第二位,但她在“泛橙”阵营中的支持率已远远超出尤先科。在同尤先科分道扬镳之后,季莫申科已经通过这次选举成功地证明,自己才是“橙色革命”真正的推动者和代言人。

  与上次总统大选不同,季莫申克联盟这次在亚努克维奇的大本营南部和东部也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支持。

  季莫申克出生在得涅洛夫斯基州,这里也是亚卢克维奇竞选的大本营。在这次选举中,季莫申科利用自己的本土背景,成功地在蓝色领地找到了一块缓冲之地。事实上,她在被尤先科免去总理职务时,首先就是返回自己的家乡,以寻求当地乡亲的支持和保持与这些亲俄地区人民的联系。

  俄罗斯《新闻时报》认为,在目前的情况下,季莫申科联盟某种程度上已成为了联合整个国家的纽带。

  美女前总理 难成新总理

  鉴于季莫申克这次的成功,她已成为橙蓝两派都无法回避的人物。

  但问题也就在这里,季莫申科太过激进,并且经常口无遮拦,如果她再次成为总理,谁也无法预料她下一步的政治行动会是什么,双方都很难把她视作自己可靠的政治盟友。

  因此有分析家认为,两大阵营都不会允许由她来组建新一届政府。就算季莫申科成为新总理,也很可能是一个放弃自己的纲领和政党,名义上的“花瓶总理”。

  据尤先科智囊团成员之一的别斯巴雷教授透露,尤先科、季莫申科和“社会民主党”领导人莫罗兹确实商讨过共同组阁的事宜,不过,即使由季氏出任总理,“这也不会是她的政府,而将是一个联合政府,她的所有决策和行动都要受到联盟协定的约束。”

  目前乌克兰政界对季莫申科的政治风格也莫衷一是。这个在去年被《福布斯》杂志评为仅次于伊丽莎白女王和赖斯的“全世界最有权力的女性”,到底是解决“橙色革命”后遗症的灵丹妙药还是造成这一切的万恶之源?

  支持者认为,她是“橙色革命” 的真正斗士,在她的坚持和激励之下,橙色之花才没有在革命成功之后迅速凋敝;反对者则认为,她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政客,可以为了自己的眼前利益放弃政治承诺和任何的政治派别结盟,“橙色革命”之所以未能实现当初的种种承诺,就是因为她在任总理期间大权独揽打击异己所致。

  此外,季莫申科多次宣布,当任总理后要对所有的3000多个私有化方案和俄乌早前达成的天然气协议进行重新审议,这也让她遭到了来自俄罗斯和欧洲国家的双重批评。

  夹缝中的大选

  当然,尤先科如果决定与亚努克维奇妥协的话,上面的所有问题都将不再存在。橙蓝联合再加上议长莫罗兹的社会民主党,将确保一个拥有议会多数支持的强势政府的建立。

  目前,尤先科已经与季莫申科和亚努克维奇分别举行了会晤。不过,无论哪种情况发生,尤先科受到进一步的削弱已经是板上钉钉。总统本人的政党在议会选举中只排列第三,这在世界政治史中也是很少见的事。

  不管未来谁将成为乌克兰历史上最有权力的总理,他所面临的问题都要比“橙色革命”之前更为艰巨。

  政治体制的变更,将使新总理成为各种政治冲突的焦点人物。“橙色革命”后的许多问题也都在继续。黑海舰队问题已与乌克兰是否加入北约的问题紧密联系到了一起,而后者已成为乌克兰各党派政治辩论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个新话题。

  虽然还不太清楚乌克兰新领导人是否会对俄乌达成的天然气妥协挑起新的冲突,但从这一协议的最后结果来看,这一冲突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它很有可能随着双边关系中其他问题的出现而变得更加复杂。

  从这个意义上讲, “橙色革命”后处在俄欧夹缝中的乌克兰的首次议会大选,将在某种程度上牵动东欧未来的政治走势,而从现在的选举结果来看,新总理也将在“橙蓝”两大阵营的夹缝中产生。(梁强)

  相关专题:乌克兰议会选举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