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外相再鼓吹“中国威胁”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3日09:41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 |||||||||
日本外相麻生太郎2日在接受日本媒体采访时再次大放厥词,诬蔑中国增强军备“威胁周边国家”。 与此同时,麻生太郎和日本官房长官安倍晋三再次为小泉参拜靖国神社进行辩解。
路透社记者伊莱恩•莱斯认为,在目前中日关系处于低潮之际,日本政要发表的上述言论不利于两国关系的改善。 再次鼓吹中国威胁 麻生太郎当天在参加日本富士电视台的访谈节目时说,中国军费开支不断增长,但是缺乏透明度。 “真正的问题是缺乏透明度,我们不知道这些钱用在了什么地方。”麻生太郎说,“这给周边国家造成一种威胁的感觉。” 这并非麻生太郎第一次鼓吹“中国军事威胁论”。去年12月,麻生太郎在一个新闻发布会上就中国军费问题大放厥词,成为小泉纯一郎历届内阁中第一个在公开场合鼓吹“中国威胁论”的内阁大臣。 麻生当时说:“邻国有10亿人口,拥有核弹,军费开支连续17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而具体内容的透明度却极低,正在成为相当程度的威胁。” 日本政坛暗流涌动 麻生太郎鼓吹的“中国威胁论”在日本政坛暗流涌动。 2004年12月,日本政府出台“新防卫大纲”,第一次把“中国威胁”的字样列入官方文件。 2005年初,日本防卫厅内部一份“西南诸岛有事对策”曝光。该文件以阻击第三国对“西南诸岛”的“入侵”为假定,并把中国领土“钓鱼岛”纳入其防御作战计划。随后在日美防长和外长会议上,双方竟把台海问题列入日美“共同战略目标”。 去年8月,日本防卫厅发表2005年度《防卫白皮书》,用相当篇幅渲染所谓中国海军“战略空间扩大”、空军向“攻防一体化”转型等,同时不厌其烦地用国防预算数字的演绎手法暗示“中国威胁”。 今年3月初,日本媒体公布了日本外务省2006年度裁军白皮书的部分内容。这份名为《日本的裁军与核不扩散外交》的白皮书说,“亚洲一些国家正在扩充军力且在军事领域缺乏透明度,这正在成为周边地区关注的一个原因”。共同社认为,这显然是在暗指中国。 参拜问题再次狡辩 除了鼓吹“中国威胁论”外,麻生在访谈节目中还再次为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进行辩护,称靖国神社问题不应该成为日中首脑会晤的障碍。 “因为靖国神社是日本的宗教设施,如果外国施加压力,那么对于我们的首相来说,不去参拜就变得越来越困难,”麻生说。 日本官房长官安倍晋三当天也在接受日本NHK电视台采访时就小泉参拜靖国神社进行狡辩。 “如果仅仅因为其他国家提出要求就不让我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是不对的,”法新社援引安倍晋三在采访中的话说,“尽管在政治领域存在一些分歧,但是外交对话不能中止。” 安倍晋三声称:“如果因为中国提出要求就停止参拜靖国神社,那么(中国提出的)下一个要求可能是关于东海气田的主权争端。” 在谈到自己成为日本首相后是否会去参拜靖国神社的问题,安倍表示自己“不想把去或不去参拜作为一个政治口号”。 路透社记者伊莱恩•莱斯认为,由于日本政要频频参拜靖国神社,目前中日关系正处于低潮之际,日本政要发表的上述言论显然不利于两国关系的改善。(冯俊扬) “中国威胁论”的国际国内因素 分析人士指出,日政坛泛起“中国威胁论”并不偶然,从国际环境因素看,由于冷战后美国出于战略布局需要强化美日同盟,导致日本新生代政治家有恃无恐推行对华强硬政策。 从日本国内观察,其一,“中国威胁论”是日本新生代政治家对华观的反映,具有“后战后一代的”意识强烈、崇尚自由价值观取向、对抗意识上升三大特点。 其二,日本政坛生态发生变化。政坛两大党自民党和民主党均为保守党,随着自民党内部非主流派的衰落,牵制力量减弱,保守势力大行其道。 其三,是出于构建冷战后体制的战略需要。日本要成为“正常国家”,需寻求国内支持,制造“外部压力”的氛围,推动内政实施,一直是一种政治手法。 其四,日本国民情绪也给“鹰派”的强硬政策提供了民意基础。由于日本经济连年低迷,日本民众普遍产生挫折感,希望强有力的领导人带领其走出困境。 以上所述诸多因素决定了“中国威胁论”在日本有一定的市场,也有延续一段时间的惯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