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交流 从动物到人的催化剂(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5日04:33 华商网-华商报

  

交流 从动物到人的催化剂(图)

  斯瓦克猩猩享用野榴莲果实

  

交流 从动物到人的催化剂(图)

  对年轻的猩猩来说,要学的东西很多

  几乎没有人怀疑,人类是地球上最聪明的生物。是什么让人类、更准确地讲是原始人类,在进化过程中获得了出类拔萃的智能?瑞士人类学家卡雷尔·范斯海克历时13年作出了一种惊人的论断———如果没有相互学习,猩猩永远不会使用工具

  瑞士人类学家卡雷尔·范斯海克教授日前在《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指出,促进灵长类动物智能发育的关键在于文化,也就是个体间的交往和相互学习。拿人类来说,孩子最初从耐心的成年人那里得到指导,得到启蒙。但如果在成长过程中不能获得强烈的文化刺激,天才坯子也可能长成一个颠三倒四的成年人。范斯海克小组已经掌握了证据,证实文化交流的过程同样影响了人类近亲大猩猩的智能发展,并且在不同的种群中造成了进化程度的明显差异。

  在得出这一结论前,范斯海克和他的同事们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的西海岸驻扎了13年,对一个大猩猩种群进行了细致的观察。

  这群猩猩栖息在斯瓦克地区的一个沼泽中。潮湿的环境为猩猩们提供了充足的食物,简直可以说是猩猩的天堂。但对研究者来说,到处都是黏稠的烂泥、无孔不入的蚊虫、让人难以忍受的高温和潮湿,简直就像是地狱。

  但令研究人员惊喜的是,他们发现那里的猩猩发明了许多工具,并且频繁地使用着。它们使用工具出于两大目的。首先,它们捕食蚂蚁和白蚁,还从不蜇人的蜜蜂窝里偷蜂蜜吃。它们会仔细观察大树的枝干、看看树上的小洞里有没有飞虫进出。一旦找到了安全的树洞,猩猩就会把手指伸进去掏掏看。通常手指头是不够长的,这时猩猩就会找一个小棍当工具。它把小棍伸进洞口,然后有意地前后活动,接着抽出来舔一舔、再伸进去。

  猩猩使用工具的第二个目的与野生榴莲有关。野榴莲树上生长着表皮坚硬的五角形蒴果,其中包裹的黑色种子脂肪含量高达50%,很有营养,是猩猩们十分难得的美餐。到了种子成熟的时候,蒴果会开裂,但想吃到里面的种子并不容易,因为果壳上遍布着尖利的针刺。这时猩猩们会找一根短而直的树枝,把它伸进野生榴莲蒴果的裂缝里。通过在裂缝里挪动树枝,种子被成功地剥落出来,成了猩猩的盘中餐。

  这两种使用木棍的方法在斯瓦克的猩猩中很普遍。通常来说,从树洞里掏食物的举动是随机的,但每当野榴莲果实成熟的时候,所有的猩猩都会把大量时间花费在掏弄蒴果的种子上。每一天,研究人员都会发现猩猩们又长胖了,皮毛也显得越来越光亮。

  与斯瓦克的猩猩相比,在其他地方生活的猩猩似乎并不热衷于使用工具,这又作何解释?研究人员认为,原因是斯瓦克的猩猩种群更习惯于交往和相互学习。

  研究人员作出的第一个推断是,答案可能藏在它们的生活环境中。以前人类研究过的猩猩主要生活在干燥地区,而沼泽环境为猩猩们提供了一个植被繁茂的独特栖息地。在沼泽地带生活的昆虫比在干旱地区森林中生活的昆虫多得多,野生榴莲也只在湿润的地区生长。虽然这种归因于环境的解释很有吸引力,但仍然无法解释斯瓦克之外的猩猩群落为何对同样丰富的食物资源视而不见,更无法解释为什么其他猩猩群落在搜集食物时并不使用工具。

  同样的现象也发生在用工具掏树洞上。当附近山上的旱地树林果实丰收的时候,斯瓦克的猩猩们偶尔会到那里去美餐一顿,在它们摘果实的时候,也会用木棍探一探树洞。在猩猩活动的范围内,到处都有同样的山地,既然在斯瓦克附近的山地猩猩会使用工具,那为什么别处的猩猩不会使用呢?

  范斯海克小组因此作出了新的假设:使用工具的行为是由个别聪明的猩猩发明的,其他猩猩通过观察也学到了这种技巧,于是这种“本事”在整个种群中传播开来。换句话说,使用工具其实是一种文化行为。

  研究人员之所以将其认定为文化行为,最有力的证据就是:这种行为只在某个地区存在,在隔了某种自然屏障的其他地区,却无迹可寻。在斯瓦克猩猩的案例中,野榴莲的地理分布给了研究人员重要的线索。野榴莲树在宽阔的阿拉斯河的两岸都有分布,在斯瓦克以南不远的河岸同侧的辛克沼泽,地上随处可见猩猩使用过的木棍;而在河岸另一边的巴图巴图沼泽,就找不到同样的使用工具的迹象。在那里,猩猩们通常是把野榴莲的蒴果撕开吃的。而在阿拉斯河上游更远的地方,也零星地生长着野榴莲,但那里的猩猩似乎对这种美味视而不见。

  属于同一种群的个体之间关系越紧密,该种群保留一种新技能的可能性就越大,只有包容性强的种群,才能最终保留大量的发明创造。

  研究人员将一些猩猩栖息地进行了对比,发现即使不涉及使用工具,斯瓦克猩猩种群的发明创造也是最多的,而且这些新发明都在斯瓦克获得了广泛的传播。

  研究人员已经确认,个体猩猩彼此呆在一起的时间越久,它们学到各种新本领的能力就越强。猩猩的幼仔通常需要花费2万小时和母亲待在一起,以学习生存技能。然而只有在斯瓦克,成年猩猩才会经常待在一起。这里的猩猩甚至会彼此分享食物。在这种不寻常的亲密接触和彼此包容中,不那么善于觅食的猩猩获得了更多的学习机会。而对于猩猩的幼仔来说,不仅要从母亲那里学习生存技能,还要向种群内的其他榜样学习,才能使一种新的技能流传下去。

  这种假说为一些难解之谜提供了新的线索。在上个世纪,人类曾实验着将猩猩幼仔像人类幼儿一样抚养长大。这些猩猩学会了一些令人吃惊的本事,能够毫不费力地模仿人的复杂行为,比如会数数,能听懂人类的语言,会和人恶作剧甚至绘画。尽管这些现象还无法从科学角度解释,但已经一再证实大猩猩具有令人惊叹的认知潜力。在探索人类如何进化的过程中,与人类如此接近的大猩猩无疑比其他的野生动物更能提供有力的佐证。李珊编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