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伊朗宣布跻身“核技术俱乐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3日09:01 解放日报

  

伊朗宣布跻身“核技术俱乐部”

  4月11日,一个浓缩铀样本在伊朗东北部圣城马什哈德展示。新华社发

  

  近来,沸沸扬扬的伊朗核问题愈演愈烈。伊朗总统内贾德4月11日再次语惊天下,宣布伊朗已于4月9日首次成功生产出了低纯度的浓缩铀,迈进了核国家的行列。

  德黑兰决心扩大铀浓缩

  伊朗国家原子能组织副主席赛义迪4月12日表示,伊朗希望扩大铀浓缩,最终使用5.4万台离心分离机,实现大规模生产。据美联社报道,赛义迪说:“我们将扩大在纳坦兹的铀浓缩。”他透露,伊朗已经通报国际原子能机构,表示计划在2006年底在纳坦兹安装3000台离心分离机,并最终扩大到5.4万台离心分离机,以生产出足够1000兆瓦核电站使用的核燃料。

  此前,当地时间4月11日晚间,伊朗副总统兼国家原子能组织主席阿加扎德发表电视讲话,宣布伊朗年轻有为的科学家已在纳坦兹铀浓缩工厂成功生产出纯度为3.5%的浓缩铀,为开展工业规模的铀浓缩开辟了道路。

  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当天也在伊朗圣城马什哈德发表讲话说:“经过我们科学家的努力,我们已经完成实验规模的核燃料循环过程,年轻科学家们在周日生产出核电站所需纯度的浓缩铀。我正式宣布,伊朗已经加入了核技术国家俱乐部,这是伊朗国家反抗(外部压力)的结果。”内贾德还指出,伊朗作出发展核能的决定后就打破了世界平衡。在加入“核技术俱乐部”之后,伊朗将用一种不同的声音对世界讲话。

  而伊朗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主席、前总统拉夫桑贾尼11日说,伊朗在核问题上需要听取周边国家和兄弟国家的意见,并希望与它们就此问题进行磋商。不过,拉夫桑贾尼同时也表示,“离心机的工作规模还应扩大,以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工业单位,我们需要数十个这样的单位,以最终建成浓缩铀工厂。”

  巴拉迪伊朗行任务更重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12日将对伊朗进行为期一天的访问,他将与伊朗领导人就伊朗核问题举行会谈。鉴于巴拉迪将在4月底再次就伊朗核问题的最新进展作出报告,因而他在关键时刻的此行分外引人瞩目。据报道,巴拉迪此次访问是为了弄清楚伊朗核计划中一些至今“悬而未决的”问题;另外,他还想提醒伊朗,国际社会正期待着伊朗政府在核问题上能够采取积极步骤,并向伊朗方面强调,加强互信在化解伊朗核问题僵局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但欧洲舆论普遍认为,鉴于目前伊朗的强硬态度,此行能否达到巴拉迪自己预想的目的还是一个很大的问号。

  国际社会迅速作出反应

  中国:各方应保持克制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12日呼吁伊朗在核问题上采取更加合作的态度,并认为在目前情况下,使用包括军事手段在内的制裁措施均无助于伊朗核问题的解决。

  担任安理会本月轮值主席的王光亚当天对新闻界说,伊朗宣布已成功生产出低纯度浓缩铀,这不符合国际社会的期望,也不符合国际原子能机构有关决议和联合国安理会主席声明的要求。他呼吁有关各方采取克制态度,采取建设性行动,避免局势进一步紧张。

  王光亚强调,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努力仍在进行中,包括美国、俄罗斯、中国以及英国、法国、德国欧盟三国在内的六国已同意将在近期就伊朗核问题再次举行磋商。

  俄罗斯:武力解决行不通

  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12日发表声明说,俄罗斯希望伊朗核问题应通过政治和外交途径解决。拉夫罗夫说,以武力解决伊朗核问题的方案是不存在的,武力解决方案只会在中东造成极其危险的态势。拉夫罗夫同时指出,伊朗从来没有声称自己将力求拥有核武器,而是希望和平利用核能。目前,国际原子能机构尚未确定伊朗违反了该条约,因此该机构总干事巴拉迪将会访问伊朗,继续就此问题进行调查。

  美国:伊朗将更加孤立

  白宫发言人麦克莱伦11日对新闻界说,伊朗声称其已成功生产出低纯度浓缩铀,这只能使其更加孤立,也表明伊朗在继续朝着错误的方向前进。麦克莱伦还指责伊朗长期以来一直在秘密研制核武器,并拒绝履行国际义务。他还说,美国将与联合国安理会其他常任理事国及德国一起,讨论下一步将对伊朗核问题采取的举措。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麦科马克则强调说,伊朗声明中所指的生产铀的能力还处于“相当低的水平”,不是高级铀浓缩技术。但他同时表示,联合国安理会曾在上月敦促伊朗在4月底之前停止铀浓缩活动,而伊朗的做法是对安理会的公然挑衅。

  英国:必须停止铀浓缩

  英国外交大臣斯特劳12日发表声明说,伊朗声称已成功生产出低纯度浓缩铀,这使国际社会进一步失去了对伊朗当局的信任。伊朗的做法违背了国际原子能机构和联合国安理会要求其全面暂停一切与铀浓缩有关活动的要求。伊朗当局必须通过言行来证明其无意寻求发展核武器。

  (综合新华社报道)

  王辉 钱慰曾

  

伊朗宣布跻身“核技术俱乐部”

  4月11日,一个浓缩铀样本在伊朗东北部圣城马什哈德展示。新华社发

  

  近来,沸沸扬扬的伊朗核问题愈演愈烈。伊朗总统内贾德4月11日再次语惊天下,宣布伊朗已于4月9日首次成功生产出了低纯度的浓缩铀,迈进了核国家的行列。

  德黑兰决心扩大铀浓缩

  伊朗国家原子能组织副主席赛义迪4月12日表示,伊朗希望扩大铀浓缩,最终使用5.4万台离心分离机,实现大规模生产。据美联社报道,赛义迪说:“我们将扩大在纳坦兹的铀浓缩。”他透露,伊朗已经通报国际原子能机构,表示计划在2006年底在纳坦兹安装3000台离心分离机,并最终扩大到5.4万台离心分离机,以生产出足够1000兆瓦核电站使用的核燃料。

  此前,当地时间4月11日晚间,伊朗副总统兼国家原子能组织主席阿加扎德发表电视讲话,宣布伊朗年轻有为的科学家已在纳坦兹铀浓缩工厂成功生产出纯度为3.5%的浓缩铀,为开展工业规模的铀浓缩开辟了道路。

  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当天也在伊朗圣城马什哈德发表讲话说:“经过我们科学家的努力,我们已经完成实验规模的核燃料循环过程,年轻科学家们在周日生产出核电站所需纯度的浓缩铀。我正式宣布,伊朗已经加入了核技术国家俱乐部,这是伊朗国家反抗(外部压力)的结果。”内贾德还指出,伊朗作出发展核能的决定后就打破了世界平衡。在加入“核技术俱乐部”之后,伊朗将用一种不同的声音对世界讲话。

  而伊朗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主席、前总统拉夫桑贾尼11日说,伊朗在核问题上需要听取周边国家和兄弟国家的意见,并希望与它们就此问题进行磋商。不过,拉夫桑贾尼同时也表示,“离心机的工作规模还应扩大,以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工业单位,我们需要数十个这样的单位,以最终建成浓缩铀工厂。”

  巴拉迪伊朗行任务更重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12日将对伊朗进行为期一天的访问,他将与伊朗领导人就伊朗核问题举行会谈。鉴于巴拉迪将在4月底再次就伊朗核问题的最新进展作出报告,因而他在关键时刻的此行分外引人瞩目。据报道,巴拉迪此次访问是为了弄清楚伊朗核计划中一些至今“悬而未决的”问题;另外,他还想提醒伊朗,国际社会正期待着伊朗政府在核问题上能够采取积极步骤,并向伊朗方面强调,加强互信在化解伊朗核问题僵局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但欧洲舆论普遍认为,鉴于目前伊朗的强硬态度,此行能否达到巴拉迪自己预想的目的还是一个很大的问号。

  国际社会迅速作出反应

  中国:各方应保持克制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12日呼吁伊朗在核问题上采取更加合作的态度,并认为在目前情况下,使用包括军事手段在内的制裁措施均无助于伊朗核问题的解决。

  担任安理会本月轮值主席的王光亚当天对新闻界说,伊朗宣布已成功生产出低纯度浓缩铀,这不符合国际社会的期望,也不符合国际原子能机构有关决议和联合国安理会主席声明的要求。他呼吁有关各方采取克制态度,采取建设性行动,避免局势进一步紧张。

  王光亚强调,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努力仍在进行中,包括美国、俄罗斯、中国以及英国、法国、德国欧盟三国在内的六国已同意将在近期就伊朗核问题再次举行磋商。

  俄罗斯:武力解决行不通

  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12日发表声明说,俄罗斯希望伊朗核问题应通过政治和外交途径解决。拉夫罗夫说,以武力解决伊朗核问题的方案是不存在的,武力解决方案只会在中东造成极其危险的态势。拉夫罗夫同时指出,伊朗从来没有声称自己将力求拥有核武器,而是希望和平利用核能。目前,国际原子能机构尚未确定伊朗违反了该条约,因此该机构总干事巴拉迪将会访问伊朗,继续就此问题进行调查。

  美国:伊朗将更加孤立

  白宫发言人麦克莱伦11日对新闻界说,伊朗声称其已成功生产出低纯度浓缩铀,这只能使其更加孤立,也表明伊朗在继续朝着错误的方向前进。麦克莱伦还指责伊朗长期以来一直在秘密研制核武器,并拒绝履行国际义务。他还说,美国将与联合国安理会其他常任理事国及德国一起,讨论下一步将对伊朗核问题采取的举措。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麦科马克则强调说,伊朗声明中所指的生产铀的能力还处于“相当低的水平”,不是高级铀浓缩技术。但他同时表示,联合国安理会曾在上月敦促伊朗在4月底之前停止铀浓缩活动,而伊朗的做法是对安理会的公然挑衅。

  英国:必须停止铀浓缩

  英国外交大臣斯特劳12日发表声明说,伊朗声称已成功生产出低纯度浓缩铀,这使国际社会进一步失去了对伊朗当局的信任。伊朗的做法违背了国际原子能机构和联合国安理会要求其全面暂停一切与铀浓缩有关活动的要求。伊朗当局必须通过言行来证明其无意寻求发展核武器。

  (综合新华社报道) ' name=brief>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