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上海与圣彼得堡的故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6日09:30 解放日报

  明天,上海“圣彼得堡周”就将拉开帷幕。作为在中国举办的“俄罗斯年”的一项重要地方活动,“圣彼得堡周”将进一步促进上海与圣彼得堡两个友好城市的合作与交流。18年“姐妹”情深,串起这份情谊的不仅是一组组数字或文字,更有一个个平凡却生动的故事以及故事里的那些人……

  上实与“名片”的故事

  谈到上海与圣彼得堡的经贸合作,就不能不说到“波罗的海明珠”项目。圣彼得堡市市长玛特维延科将其称为“中国投资者递向俄罗斯和欧洲的一张‘名片’”。在这张“名片”后面有着怎样的故事?记者就此采访了该项目的牵头企业———上海实业集团相关人员。

  据上海实业集团执行董事、上海海外联合投资公司总裁包季鸣介绍,“初到俄罗斯,我们手头懂俄语的人比较少,懂专业俄语的更少。如何沟通和准确表达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法律谈判为例,我们请了一个最好的国际律师团。在谈判最紧张的时候,我们的律师来自芝加哥、日内瓦、莫斯科、圣彼得堡、上海、香港六个地方。而这集中体现了我们的‘集成商’模式,即集中国际智慧和资源,实现集成效益和产业链价值最大化。”

  “波罗的海明珠”虽然是个商业项目,但是从中俄战略关系发展的角度考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最初的时候,由于两地文化的差异,加上少数中国商人在当地的形象不太好,因此一些俄罗斯人对该项目有些怀疑甚至是反对。怎样让对方能够了解和接受?上实集团采取了不玩虚、真心干、以诚动人的态度。据上实集团战略发展部周道洪透露,到圣彼得堡投资最初的设想是在当地建个大卖场,但经过进一步考察发现,圣彼得堡在大规模综合社区开发方面还刚刚起步,而上海这方面经验较成熟。经过多方论证和磋商,2003年7月上实集团提出了联合上海大型企业集团组成投资联盟,共同在圣彼得堡市进行大型综合社区开发的设想。在中方人员的努力下,仅半年多时间就把勘探工作全部完成了,并且把所征集的规划方案公开展览。同时,在具体的规划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当地人对欧洲生活方式的需求。“我们花了很多时间研究什么是欧洲现代生活方式,专门编了一本研究欧洲人生活方式的小册子。我们还积极参加当地的社会公益活动,建立了‘阳光基金’,对两所小学进行了捐助,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包季鸣如是说。

  除了上述的“民心工程”外,上实集团深深明白,不懂俄罗斯文化就不可能真正融入当地、获得当地人的认可。包季鸣向记者讲述了他“改诗”的故事:第一次去见他们的市长,对方不知底细,有些怀疑。最后快结束的时候,我引用了普希金的一首诗———《10月19日》。这个项目的地块在红村,而普希金原来读书的地方是在“皇村”。我对市长说,我想把普希金的诗改一个字,要让几十年后圣彼得堡市民提起红村,也能像当年普希金讲“皇村”一样。随即,我即席就背给她听了,“不管幸福向何处指引,也不顾命运将我抛向何方,其他一切都是异乡,我的母国只有红村”。市长一听,感觉就不一样了,她说,看来你们不但会做,还会说。然后,市长就说,“我的手机24小时为你开着”。

  随着项目稳步推进,俄罗斯人看到中国人是真做,而且做的是圣彼得堡最需要的事情。再加上听证会和多方努力,反对的声音小了。去年4月26日,圣彼得堡市政府讨论这个项目的时候,有位老战士议员站起来要发言,当时大家很紧张,因为这个人以前是专门提反对意见的。可是他这次的表态却出人意料:“我刚刚从上海回来,我原来是反对这个项目的,现在我坚决支持,不但支持,还希望快点造。”

  “如果这个项目不能让圣彼得堡老百姓感动,我们就不能说完成了使命。”包季鸣曾这样动情地说过。“波罗的海明珠”项目在推进过程中集成了世界范围内的智慧和资源,也体现了上海人的真诚与智慧。正是这种拼搏、实干、国际化的上海精神感动了圣彼得堡人,也为中俄友谊添上了绚丽的一笔。

  王远与图片的故事

  淮海路曾叫“罗宋大马路”,雁荡路一带曾叫“东方的圣彼得堡”,两次毁坏又两次重建的普希金雕像,至今仍然竖立在岳阳路上……历史的痕迹镌刻下上海与俄罗斯的往昔友谊。偶然的一次机会,华东师大艺术学院副教授王远再次让人们重温了这段记忆。

  2004年10月,王远被公派到位于圣彼得堡的列宾美术学院做访问学者。临行前,在上海图书馆收集资料时,他意外地发现了一本俄国人1936年在上海出版的图册《俄罗斯人在上海》,详尽地介绍了20世纪20年代一批俄罗斯人在上海的生活情况。2005年9月22日与23日,在圣彼得堡中国中心支持下,王远用从上海带去的71张珍贵历史图片举办了一个《俄罗斯人在上海》的图片展。

  据王远介绍,从图片中可以看出,这些俄罗斯人在上海组成了自己特殊的社区,保持着自己的宗教生活与其他生活习俗,同时也融入了上海的生活。照片里,他们在淮海路上开理发店、皮草店、面包店,也在外滩露天演奏,在南京大戏院听戏、演出,在衡山路上举行婚礼……海纳百川的上海,为这些俄罗斯人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上世纪90年代,有些中国商人给当地人留下了不太好的印象。在去俄罗斯之前,我听说有一些俄罗斯人对中国人缺乏了解。通过这本图片集,我想让俄罗斯人知道,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中国人曾经给予他们帮助。当然,我这样做并非仅仅为了历史。历史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通过历史加强现在的交流。文化应该能起到这样的作用。”王远这样叙述这么做的初衷。

  据王远介绍,为了这个图片展,他曾经把签证连着延了两次,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图片展能在9月份举行,以便开学以后会有较多的人来看。尽管由于时间很短,最后只来了100多人,但是有关这次图片展的海报在很多地方都贴了,“这也达到了我的目的,我就是想让他们知道有这么一回事。我是从事当代艺术的,想让俄罗斯人了解今天的中国。但是,图片展是我最想搞的。最后终于搞成了,我觉得很有意义。”

  历史与现实相距其实并不遥远。王远的图片展消息登在了《圣彼得堡文化指南》上,两个学中文的俄罗斯女大学生按图索骥找到了王远,看到了这些当年的图片,她们从照片说明中找到了自己家乡的同胞,兴奋不已。至今令王远难忘的是,俄罗斯对外友协主席在看了图片展后,反复握他的手,很激动,称赞他做了很有意义的事,并希望今后能多搞类似这样的活动,“这些图片讲述了俄罗斯人在上海的生活。从照片上看,他们生活得很幸福,很富足。他们在上海开设工厂、生活和学习,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

  访问学者的生活很快结束了,但是这一年的经历却让王远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通过民间文化交流加深中俄两国人民之间相互了解的重要性。“俄罗斯人很重视文化,再不富裕,周末也会全家去看各种展览或听音乐会。因此,要让他们了解今天的中国,首先应多了解中国当代的文化艺术,我希望自己能在这方面尽一点力。”

  切库诺夫与影碟的故事

  与王远有同样感受的还有来自俄罗斯的瓦季姆·切库诺夫。前年秋天,根据中俄教育部门的交流协议,身为莫斯科大学国际交流中心教师的切库诺夫来到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俄语系工作。身为一名教师,切库诺夫深深感到加强中俄两国当代青年交流的重要性。

  刚来任教时,他发现班上的学生并非全部是出于对俄语的兴趣才来学习的,这让他有些失望。但是,他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寻求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新方式。他发现很多上海人对俄罗斯的了解仍然停留在上个世纪,对于今天的俄罗斯所知甚少,对于当代俄罗斯年轻人的了解就更少。而同样的情况在俄罗斯也有。切库诺夫非常喜欢中国文学,但是在俄罗斯书店里,他所能买到的只有鲁迅的书甚至更早的明清诗词,鲜见当代中国文学作品,“我经常会拿一些当代俄罗斯的影碟给学生当教材,让他们了解现在俄罗斯社会都在关注哪些热点问题、俄罗斯的年轻人在想些什么。”说话间,他给记者放了一部DVD影片,画面中出现了圣彼得堡的一些标志性建筑,还有警察查看护照的镜头。“在俄罗斯,不管你是外国人还是本国人,出门都要把护照带在身边,因为警察会来检查”,切库诺夫边看边作解释。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更了解俄罗斯了,也更愿意学习俄语了。切库诺夫教过的两名学生相继在全国性的俄语大赛中获奖,并因此获得奖学金去俄罗斯深造。

  其实,来中国任教前,切库诺夫并没有来过中国。当时他可以在三个中国城市中选择一个任教,最终他选择了上海。问其原因,他说主要是上海的魅力与文化吸引了他。虽然在莫斯科工作,但是他经常会去圣彼得堡。在他眼中,圣彼得堡给人以古典的欧洲感觉,而在上海则能体验真正的城市生活。现在,切库诺夫一家已经习惯了在上海的生活,3岁的女儿卡佳的中文说得比爸爸还好,相反俄语的一些发音却有些不准了。5月,他们家又将增添一名新成员,切库诺夫与妻子决定生个“上海宝宝”。“这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不是每个俄罗斯人都有这样的机会的”,切库诺夫笑着说。

  结好18年“姐妹”情深

  今年是上海与圣彼得堡两市结好18周年。早在1959年,上海与列宁格勒(即圣彼得堡)就曾建立过友好关系。后由于历史原因,两市于1966年中止交往。上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中苏两国关系的逐步解冻和改善,两市重开友好合作大门。1988年上海与圣彼得堡(当时称列宁格勒)结为友好城市,自此双方的友好交往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政治往来密切

  自1994年起,每年都有两市市领导之间的互访。1994年,俄罗斯现任总统普京曾以圣彼得堡第一副市长的身份率团访沪。1995年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和圣彼得堡立法大会之间建立了友好交流关系。2005年5月两市签署《2005年—2008年上海和圣彼得堡友好合作协议》。而2003年9月为了庆祝圣彼得堡建城300周年,上海市政府向圣彼得堡赠送中国式园林———“友谊园”。

  经贸交流活跃

  1990年1月,上海华亭(集团)公司和前列宁格勒公共饮食总局合资成立“申列”有限公司,这也是两市建立友城关系后的第一个经济合作项目。进入21世纪以来,两市相继互设贸易中心和贸易投资代表处,促进了双方企业之间的了解,有利于吸引双方的投资和贸易。2005年6月,上海实业集团联手另外四家上海的大型企业集团在圣彼得堡进行综合性区域开发的“波罗的海明珠”项目申请报告获国务院批准,并在同月被列入两国合作的重点项目。

  文体交流频繁

  1996年以来,来自圣彼得堡的许多优秀艺术团体来上海访问和演出,给上海的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两市的体育运动队也频频开展互访。(本报辑)

  俄罗斯北方之都

  圣彼得堡,俄罗斯联邦第二大城市,位于波罗的海芬兰湾东端的涅瓦河三角洲。历史上是俄罗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素有俄北方首都之称,现有人口约500万。整座城市由40多个岛屿组成,市内水道纵横,700多座桥梁把各个岛屿连接起来。圣彼得堡风光旖旎,有“北方威尼斯”之称。

  作为一个港口城市,圣彼得堡是俄罗斯重要的工业、文化、科技中心和对外联系、特别是通往西北欧的重要海、陆、空门户。

  圣彼得堡也是一座举世闻名的历史名城。它由彼得大帝始建于1703年,故称圣彼得堡,1914年改名彼得格勒。1924年列宁逝世后改称列宁格勒。1991年苏联解体后,这座城市恢复了它的原名──圣彼得堡。圣彼得堡曾作为俄罗斯的首都长达两个世纪,在俄历史上起过极其重要的作用。1917年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均在这里发生。在伟大的卫国战争年代,这座城市经受住了德国法西斯军队900天的围困,被后人誉为“英雄城”。

  圣彼得堡因其地处北纬60度,仲夏时节,日照近20个小时,落日余辉久久映照天际,在短暂的黄昏之后,又开始出现晨曦朝霞,刚落下的红日再次冉冉升起,这就是每年初夏6、7月间的“白夜”奇观。当“白夜”出现的时候,在夕阳西下与旭日东升之间只有短暂的若明若暗的间隙,人们无需掌灯,便可在街上读书看报。

  另外,圣彼得堡是俄罗斯现任总统普京的诞生地。

  (本报辑)

  本报记者王珍

  上实与“名片”的故事

  谈到上海与圣彼得堡的经贸合作,就不能不说到“波罗的海明珠”项目。圣彼得堡市市长玛特维延科将其称为“中国投资者递向俄罗斯和欧洲的一张‘名片’”。在这张“名片”后面有着怎样的故事?记者就此采访了该项目的牵头企业———上海实业集团相关人员。

  据上海实业集团执行董事、上海海外联合投资公司总裁包季鸣介绍,“初到俄罗斯,我们手头懂俄语的人比较少,懂专业俄语的更少。如何沟通和准确表达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法律谈判为例,我们请了一个最好的国际律师团。在谈判最紧张的时候,我们的律师来自芝加哥、日内瓦、莫斯科、圣彼得堡、上海、香港六个地方。而这集中体现了我们的‘集成商’模式,即集中国际智慧和资源,实现集成效益和产业链价值最大化。”

  “波罗的海明珠”虽然是个商业项目,但是从中俄战略关系发展的角度考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最初的时候,由于两地文化的差异,加上少数中国商人在当地的形象不太好,因此一些俄罗斯人对该项目有些怀疑甚至是反对。怎样让对方能够了解和接受?上实集团采取了不玩虚、真心干、以诚动人的态度。据上实集团战略发展部周道洪透露,到圣彼得堡投资最初的设想是在当地建个大卖场,但经过进一步考察发现,圣彼得堡在大规模综合社区开发方面还刚刚起步,而上海这方面经验较成熟。经过多方论证和磋商,2003年7月上实集团提出了联合上海大型企业集团组成投资联盟,共同在圣彼得堡市进行大型综合社区开发的设想。在中方人员的努力下,仅半年多时间就把勘探工作全部完成了,并且把所征集的规划方案公开展览。同时,在具体的规划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当地人对欧洲生活方式的需求。“我们花了很多时间研究什么是欧洲现代生活方式,专门编了一本研究欧洲人生活方式的小册子。我们还积极参加当地的社会公益活动,建立了‘阳光基金’,对两所小学进行了捐助,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包季鸣如是说。

  除了上述的“民心工程”外,上实集团深深明白,不懂俄罗斯文化就不可能真正融入当地、获得当地人的认可。包季鸣向记者讲述了他“改诗”的故事:第一次去见他们的市长,对方不知底细,有些怀疑。最后快结束的时候,我引用了普希金的一首诗———《10月19日》。这个项目的地块在红村,而普希金原来读书的地方是在“皇村”。我对市长说,我想把普希金的诗改一个字,要让几十年后圣彼得堡市民提起红村,也能像当年普希金讲“皇村”一样。随即,我即席就背给她听了,“不管幸福向何处指引,也不顾命运将我抛向何方,其他一切都是异乡,我的母国只有红村”。市长一听,感觉就不一样了,她说,看来你们不但会做,还会说。然后,市长就说,“我的手机24小时为你开着”。

  随着项目稳步推进,俄罗斯人看到中国人是真做,而且做的是圣彼得堡最需要的事情。再加上听证会和多方努力,反对的声音小了。去年4月26日,圣彼得堡市政府讨论这个项目的时候,有位老战士议员站起来要发言,当时大家很紧张,因为这个人以前是专门提反对意见的。可是他这次的表态却出人意料:“我刚刚从上海回来,我原来是反对这个项目的,现在我坚决支持,不但支持,还希望快点造。”

  “如果这个项目不能让圣彼得堡老百姓感动,我们就不能说完成了使命。”包季鸣曾这样动情地说过。“波罗的海明珠”项目在推进过程中集成了世界范围内的智慧和资源,也体现了上海人的真诚与智慧。正是这种拼搏、实干、国际化的上海精神感动了圣彼得堡人,也为中俄友谊添上了绚丽的一笔。

  王远与图片的故事

  淮海路曾叫“罗宋大马路”,雁荡路一带曾叫“东方的圣彼得堡”,两次毁坏又两次重建的普希金雕像,至今仍然竖立在岳阳路上……历史的痕迹镌刻下上海与俄罗斯的往昔友谊。偶然的一次机会,华东师大艺术学院副教授王远再次让人们重温了这段记忆。

  2004年10月,王远被公派到位于圣彼得堡的列宾美术学院做访问学者。临行前,在上海图书馆收集资料时,他意外地发现了一本俄国人1936年在上海出版的图册《俄罗斯人在上海》,详尽地介绍了20世纪20年代一批俄罗斯人在上海的生活情况。2005年9月22日与23日,在圣彼得堡中国中心支持下,王远用从上海带去的71张珍贵历史图片举办了一个《俄罗斯人在上海》的图片展。

  据王远介绍,从图片中可以看出,这些俄罗斯人在上海组成了自己特殊的社区,保持着自己的宗教生活与其他生活习俗,同时也融入了上海的生活。照片里,他们在淮海路上开理发店、皮草店、面包店,也在外滩露天演奏,在南京大戏院听戏、演出,在衡山路上举行婚礼……海纳百川的上海,为这些俄罗斯人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上世纪90年代,有些中国商人给当地人留下了不太好的印象。在去俄罗斯之前,我听说有一些俄罗斯人对中国人缺乏了解。通过这本图片集,我想让俄罗斯人知道,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中国人曾经给予他们帮助。当然,我这样做并非仅仅为了历史。历史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通过历史加强现在的交流。文化应该能起到这样的作用。”王远这样叙述这么做的初衷。

  据王远介绍,为了这个图片展,他曾经把签证连着延了两次,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图片展能在9月份举行,以便开学以后会有较多的人来看。尽管由于时间很短,最后只来了100多人,但是有关这次图片展的海报在很多地方都贴了,“这也达到了我的目的,我就是想让他们知道有这么一回事。我是从事当代艺术的,想让俄罗斯人了解今天的中国。但是,图片展是我最想搞的。最后终于搞成了,我觉得很有意义。”

  历史与现实相距其实并不遥远。王远的图片展消息登在了《圣彼得堡文化指南》上,两个学中文的俄罗斯女大学生按图索骥找到了王远,看到了这些当年的图片,她们从照片说明中找到了自己家乡的同胞,兴奋不已。至今令王远难忘的是,俄罗斯对外友协主席在看了图片展后,反复握他的手,很激动,称赞他做了很有意义的事,并希望今后能多搞类似这样的活动,“这些图片讲述了俄罗斯人在上海的生活。从照片上看,他们生活得很幸福,很富足。他们在上海开设工厂、生活和学习,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

  访问学者的生活很快结束了,但是这一年的经历却让王远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通过民间文化交流加深中俄两国人民之间相互了解的重要性。“俄罗斯人很重视文化,再不富裕,周末也会全家去看各种展览或听音乐会。因此,要让他们了解今天的中国,首先应多了解中国当代的文化艺术,我希望自己能在这方面尽一点力。”

  切库诺夫与影碟的故事

  与王远有同样感受的还有来自俄罗斯的瓦季姆·切库诺夫。前年秋天,根据中俄教育部门的交流协议,身为莫斯科大学国际交流中心教师的切库诺夫来到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俄语系工作。身为一名教师,切库诺夫深深感到加强中俄两国当代青年交流的重要性。

  刚来任教时,他发现班上的学生并非全部是出于对俄语的兴趣才来学习的,这让他有些失望。但是,他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寻求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新方式。他发现很多上海人对俄罗斯的了解仍然停留在上个世纪,对于今天的俄罗斯所知甚少,对于当代俄罗斯年轻人的了解就更少。而同样的情况在俄罗斯也有。切库诺夫非常喜欢中国文学,但是在俄罗斯书店里,他所能买到的只有鲁迅的书甚至更早的明清诗词,鲜见当代中国文学作品,“我经常会拿一些当代俄罗斯的影碟给学生当教材,让他们了解现在俄罗斯社会都在关注哪些热点问题、俄罗斯的年轻人在想些什么。”说话间,他给记者放了一部DVD影片,画面中出现了圣彼得堡的一些标志性建筑,还有警察查看护照的镜头。“在俄罗斯,不管你是外国人还是本国人,出门都要把护照带在身边,因为警察会来检查”,切库诺夫边看边作解释。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更了解俄罗斯了,也更愿意学习俄语了。切库诺夫教过的两名学生相继在全国性的俄语大赛中获奖,并因此获得奖学金去俄罗斯深造。

  其实,来中国任教前,切库诺夫并没有来过中国。当时他可以在三个中国城市中选择一个任教,最终他选择了上海。问其原因,他说主要是上海的魅力与文化吸引了他。虽然在莫斯科工作,但是他经常会去圣彼得堡。在他眼中,圣彼得堡给人以古典的欧洲感觉,而在上海则能体验真正的城市生活。现在,切库诺夫一家已经习惯了在上海的生活,3岁的女儿卡佳的中文说得比爸爸还好,相反俄语的一些发音却有些不准了。5月,他们家又将增添一名新成员,切库诺夫与妻子决定生个“上海宝宝”。“这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不是每个俄罗斯人都有这样的机会的”,切库诺夫笑着说。

  结好18年“姐妹”情深

  今年是上海与圣彼得堡两市结好18周年。早在1959年,上海与列宁格勒(即圣彼得堡)就曾建立过友好关系。后由于历史原因,两市于1966年中止交往。上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中苏两国关系的逐步解冻和改善,两市重开友好合作大门。1988年上海与圣彼得堡(当时称列宁格勒)结为友好城市,自此双方的友好交往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政治往来密切

  自1994年起,每年都有两市市领导之间的互访。1994年,俄罗斯现任总统普京曾以圣彼得堡第一副市长的身份率团访沪。1995年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和圣彼得堡立法大会之间建立了友好交流关系。2005年5月两市签署《2005年—2008年上海和圣彼得堡友好合作协议》。而2003年9月为了庆祝圣彼得堡建城300周年,上海市政府向圣彼得堡赠送中国式园林———“友谊园”。

  经贸交流活跃

  1990年1月,上海华亭(集团)公司和前列宁格勒公共饮食总局合资成立“申列”有限公司,这也是两市建立友城关系后的第一个经济合作项目。进入21世纪以来,两市相继互设贸易中心和贸易投资代表处,促进了双方企业之间的了解,有利于吸引双方的投资和贸易。2005年6月,上海实业集团联手另外四家上海的大型企业集团在圣彼得堡进行综合性区域开发的“波罗的海明珠”项目申请报告获国务院批准,并在同月被列入两国合作的重点项目。

  文体交流频繁

  1996年以来,来自圣彼得堡的许多优秀艺术团体来上海访问和演出,给上海的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两市的体育运动队也频频开展互访。(本报辑)

  俄罗斯北方之都

  圣彼得堡,俄罗斯联邦第二大城市,位于波罗的海芬兰湾东端的涅瓦河三角洲。历史上是俄罗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素有俄北方首都之称,现有人口约500万。整座城市由40多个岛屿组成,市内水道纵横,700多座桥梁把各个岛屿连接起来。圣彼得堡风光旖旎,有“北方威尼斯”之称。

  作为一个港口城市,圣彼得堡是俄罗斯重要的工业、文化、科技中心和对外联系、特别是通往西北欧的重要海、陆、空门户。

  圣彼得堡也是一座举世闻名的历史名城。它由彼得大帝始建于1703年,故称圣彼得堡,1914年改名彼得格勒。1924年列宁逝世后改称列宁格勒。1991年苏联解体后,这座城市恢复了它的原名──圣彼得堡。圣彼得堡曾作为俄罗斯的首都长达两个世纪,在俄历史上起过极其重要的作用。1917年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均在这里发生。在伟大的卫国战争年代,这座城市经受住了德国法西斯军队900天的围困,被后人誉为“英雄城”。

  圣彼得堡因其地处北纬60度,仲夏时节,日照近20个小时,落日余辉久久映照天际,在短暂的黄昏之后,又开始出现晨曦朝霞,刚落下的红日再次冉冉升起,这就是每年初夏6、7月间的“白夜”奇观。当“白夜”出现的时候,在夕阳西下与旭日东升之间只有短暂的若明若暗的间隙,人们无需掌灯,便可在街上读书看报。

  另外,圣彼得堡是俄罗斯现任总统普京的诞生地。

  (本报辑) ' name=brief>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