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佛教文明的真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3日00:00 东南早报

  沉思

  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走向,民众的力量不可低估。缅甸绝大多数民众的信仰,也多少影响了这个国家的发展方向。置身缅甸塔林,与身临神秘的柬埔寨吴哥窟和壮观的印度莫卧儿王朝宫殿建筑时所感到的震撼不同的是,它往往使人联想到缅甸的历史和现实。在我看来,无论吴哥窟和莫卧儿王朝的宫殿怎样辉煌,它们都已经是历史的陈迹。它们会使人震撼,
但它们与当代柬埔寨人或印度人的生活,从总体来看已无直接的联系。但是缅甸历史上建造的佛塔、塔群却不仅仅是昭示历史的辉煌。像瑞喜宫、瑞达光、瑞幕陶等一些著名的佛塔,都经历了数百年甚至近千年持续不断的维修、扩建,它们一直是缅甸人心目中神圣的朝拜之地。在曼德勒山的寺庙,在仰光大金塔,在缅甸无数的城镇、乡村,随处可看到缅甸的善男信女们在佛像前跪拜、祈祷、沉思。多少年来,信佛的缅甸人宁愿自己过着贫穷的生活,也要将省吃俭用留下的钱用在集资维修、兴建佛塔上。如果钱多,就要自己捐资造一座塔。尽管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但在缅甸任何一个佛教徒聚居的偏僻乡村,人们都有“富足”的力量来修建佛塔。

  面对缅甸的佛塔,想到缅甸资源的富饶、民众的贫困和对宗教的虔诚,我曾不止一次地想破解自己心中的谜:人们总是把他们最好的东西奉献给他们最爱、最崇敬的对象。是不是缅甸的佛教文化太悠久、太辉煌了,缅甸的佛塔太有象征性和吸引力了,以致缅甸人把他们所拥有的物质上和心灵上最美好的东西,首先给了神圣的佛和佛塔?他们的信仰、智慧和人生观,似乎都集中体现在佛塔和佛像上。他们真诚地相信佛教的真谛,追求灵魂的纯净或人生的“解脱”,在现代世界中执著地保持着他们独特的生活方式。

  也许缅甸的佛教徒对所谓“现代化”有着自己的理解,对于过那种在外人看来相当贫困的物质生活已经“心安理得”。英国著名学者舒马赫在其名著《小的是美好的》一书中对缅甸佛教徒的生活方式颇为赞赏。他说:“佛教徒认为文明的真谛不在于需求增多,而在于人格纯净”;“从经济学的观点看,佛教生活方式令人惊奇之处是它的绝对合理性———财力惊人地小,收获却特别大”。

  而我,可能还有一些人,在崇仰缅甸光辉灿烂的佛塔和佛塔文化的同时,对佛塔前的信徒,不免沉思;对“佛教经济学”,惟有深思。(贺圣达)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