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切尔诺贝利“钢衣”难穿 善后事务已花150亿美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6日07:40 新华网

  

切尔诺贝利“钢衣”难穿善后事务已花150亿美元

  1986年4月26日,苏联境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了世界上最严重的核事故,8吨多具有强辐射性的核物质泄漏,周围6万多平方公里土地受到直接污染,320多万人受到核辐射侵害。 这是事故发生后采取紧急措施的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1986年4月26日,位于现乌克兰境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从而酿成世界和平利用核能史上的最惨重灾难。随着20周年纪念日的到来,对当年事故现场进行加固的“掩体”工程也再次被提到议事日程。不过,由于工程主要出资方与乌政府在一些具体细节上还存在矛盾,工程在短期内还不能上马。

  后果

  死亡人数1万?9.3万?6.7万?

  切尔诺贝利事故发生后的20年中,世界上关于这次事故造成的后果一直争论不休。对于因核辐射死亡的人数和其他受害者人数,目前仍没有统一说法。

  联合国“切尔诺贝利论坛”去年9月发表的一份报告说,截至2005年,“直接”因核辐射死亡的人数将近50人。报告还预计,大约4000名曾在事故现场执行灭火和清理任务的工人“可能”死于与放射有关的癌症、白血病等,另有生活在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5000人因相同原因死亡。但这一数据遭到多个组织的强烈质疑。

  “绿色和平组织”本月18日发表的一份报告称,核泄漏事故造成致癌死亡人数约为9.3万人,大大高于联合国公布的数据。

  此外,俄罗斯科学院“独立生态专家中心”主任文亚明·库多雷说,仅在俄罗斯境内遭受核泄漏影响严重的地区,当地人口死亡率在事故发生后上升了将近4%,这一数据相当于6.7万人。

  另据美联社援引有关专家的话说,在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大约有4000到5000名孩子在事故发生后被检查出甲状腺癌。而事故发生前,患这种癌症的孩子相当罕见。

  至于因核泄漏事故致伤致残的受害者,数字更是无法统计。“切尔诺贝利伤残者康复医疗中心”放射学家列昂尼德·奥斯塔片科说,一些受害者受到的辐射并没有致命,因此他们的患病症状很容易在统计中被忽略。

  “没有人知道还有多少人将因为切尔诺贝利事故的影响而死去,”法新社援引“绿色和平”组织原子能专家托马斯·布鲁尔的话说。

  影响

  事故现场辐射危害将持续10万年

  24日,为期3天的纪念切尔诺贝利核事故20周年国际学术大会在乌克兰首都基辅开幕。乌克兰总统尤先科在大会上说,乌政府迄今已在核泄漏事故的善后事务上花费了150亿美元,为应对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带来的后果,预计到2015年,还将耗资1700亿美元。

  乌克兰官员说,乌政府还准备在发生爆炸的4号核反应堆周围新建一个1.8万吨钢结构“掩体”,其重量相当于两个法国艾菲尔铁塔。“掩体”耗资10至20亿美元,预计2012年完工。但由于乌克兰最近政局不稳,资金未到位,“掩体”的建造计划也多次被搁置。

  英国《泰晤士报》援引专家的话说,虽然发生泄漏事故的反应堆核原料已经处于封存状态,但它的放射危险性将持续10万年。

  “俄罗斯核问题中心”主任伊戈尔·林格说,相比于切尔诺贝利带来的辐射危害,如今人们面临的更大问题是辐射造成的心理阴影。“虽然事故已经过去20年了,但乌克兰人还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感受的核泄漏事故带来的影响,”路透社援引乌克兰科学院癌症中心专家的话说。

  回顾

  事故污染是原子弹爆炸的100倍

  1986年4月26日凌晨1时23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当时工作人员正在进行调试工作,而安全系统已经暂时处于关闭状态。

  英国《泰晤士报》援引当时消防队员的话说,十多分钟后,他们接到警报,并立刻赶往现场,却没有穿上任何防辐射的制服。

  作为第一批抵达现场的消防队员维克托·比尔昆回忆说,赶到核反应堆附近时,他们看到的只有火光。

  “反应堆的顶部已经被炸翻,里面的沥青、混凝土以及石墨都被炸了出来,”比尔昆说,“石墨落到哪个地方,它就把那里烧成火海。”

  核泄漏过程持续了10天,核反应堆泄漏出的大量锶、铯、钚等放射性物质散到乌克兰、白俄罗斯、俄罗斯以及其他欧洲国家。事故发生20天后,核反应堆中心的温度仍然高达摄氏270度。数十万当地居民被紧急疏散。

  《泰晤士报》报道说,核泄漏事故后产生的放射污染相当于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产生的放射污染的100倍。

  比尔昆说,由于在场人员的全力扑救,事态才没有波及附近的其他3组核反应堆。不过,他们却付出惨重代价。比尔昆说,到达现场后不久,他就感到伽马射线带来的强烈反应:每30秒一次的间歇性呕吐、眩晕无力直至不能站立。仅在事发当年,就有至少6名消防队员死于急性放射性疾病。 □徐超(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相关报道:

  

  

  

  

  来源:新闻晨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