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核魔仍然肆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6日09:30 金羊网-新快报

  切尔诺贝利核灾难20周年祭

  20年过去了,当年嗷嗷待哺的婴儿已长大成人;20年里,不知道全世界有多少座核电站建起投产。但在这20年里,切尔诺贝利核灾难的辐射依然危害着周围的人们。虽然20年过去了,但人们不会忘记,1986年4月26日在切尔诺贝利发生的一切。今天,藉着核灾难20周年祭,让我们重新打开尘封的往事,重新思考核问题。

  “石棺”守不住核魔了

  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爆炸起火,反应堆就像挣脱“魔瓶”束缚的“恶魔”,肆意蹂躏着大自然和人类。

  如今,虽然已被装进钢筋混凝土构成的“石棺”之内,“恶魔”仍然不安分:附近的核辐射值仍然远远高出20毫伦琴的安全值,达到了每小时350-700毫伦琴。

  而更为可怕的是,“石棺”中的“核魔”正准备再次出来肆虐———由于长时间经受强烈辐射,“石棺”多处出现破裂,反应堆完全有可能再次发生泄漏。为了防止20年前的悲剧重演,从年初开始,工作人员就不得不以身犯险,对“石棺”进行加固。

  

核魔仍然肆虐

  警告:核辐射后遗症代代相传

  “绿色和平”组织发表报告称,20年前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所释放的核辐射,将导致约9.3万平民身染癌症死亡,较去年9月联合国预测的约4千人高20多倍。

  “绿色和平”组织强调,核辐射后遗症可令人体基因出现变异,导致疾病代代相传。除甲状腺癌、乳腺癌和白血病外,核辐射还会破坏人体免疫和内分泌系统。

  

核魔仍然肆虐

  在明斯克的一家医院内,一名受核辐射影响的病人茫然地望着窗外。虽

  然医院内的很多儿童都是在事故后才出世,但他们仍然受到辐射的危害。

  回顾:辐射比广岛原爆高10倍

  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爆炸起火,当时泄漏的辐射相当于1945年广岛原爆的十倍以上,整个乌克兰及其邻国,从东欧到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以至英国北部和美国东部都被殃及。各地遇难人数从数百人到数千人不等,令切尔诺贝利成为核电站最大祸害的代名词。

  

核魔仍然肆虐

  事故后,4号反应堆损毁严重。

  

核魔仍然肆虐

  事故发生后不久,一对新人举行婚礼。

  反思:划算能源还是危险源泉?

  科学家认为全球暖化很大程度由电力厂、工厂和汽车燃烧石油造成;中东国家政治动荡、原油蕴含量下降,也威胁到全球的能源供应。因此,世界核能协会专家霍尔莱西认为:“面对石油价格攀升、温室气体问题和可能出现的排放二氧化碳附加费,核能相对将会更便宜。”但反对者认为,核能始终未能解决处理核废料的问题,因为极具毁灭性的核废料需要数千年时间分解。

  

核魔仍然肆虐

  人们密切监视着周围的辐射。

  政治影响:推前苏联走向末路

  当年的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事件发生20周年前夕发表文章说,这场灾难或许是造成前苏联解体的真正原因,其影响甚至超过他提出的新思维。戈氏表示,这场惨剧产生对社会影响更大,它给前苏联带来开放更大言论自由的可能性,并让人们明白现有体制不能再继续存在,他也明白到实行开放主义的重要性。部分分析认为,事件加快戈尔巴乔夫推行开放主义,导致前苏联解体。更有说法指,前苏联公开事件后,外间看到当地仍未能成为一个对国际社会负责任的大国,反而把维护政府形象放在首位。故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被指将前苏联推上绝路。

  "死亡之城"

  普里皮亚季曾是座充满生机的小城,距离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只有两公里,拥有49000人口。然而,随着1986年4月26日的一声巨响,普里皮亚季变成了空城。

  近日,记者踏访了这个城市,看见的是一片人去楼空、破败不堪的景象。由于距离事故机组距离太近,受到的辐射污染太大,这里也成了“死亡之城”,向人们讲述着核事故的恐怖:在一个幼儿园的大门口,地上丢着一个慌乱中掉下的防毒面具;园内游戏室,门窗、墙壁破烂,屋地上散落着各种杂物和来不及带走的玩具……

  

核魔仍然肆虐

  玩具和儿童用防毒面具,现仍留在“死亡之城”内。

  "希望之乡"

  尽管前苏联和乌克兰当局划定了30公里“隔离区”,并且对进入禁区实行严密监控,但这仍然无法阻止那些自愿返回切尔诺贝利的人。

  事故发生后几个月,居民们就开始偷偷潜回家。起初,他们经历了各种奇闻怪事:牛犊子长了两个头,小母鸡居然有六条腿,没孩子的老大妈来了奶……

  现在,在距离核电站约15公里远的伊利因齐村,已有大约30名村民回迁。他们吃的是自己种的菜,享用的是自养家禽下的蛋。据介绍,对当地出产的农产品的辐射测量显示,辐射指数处于正常范围内。正因为如此,伊利因齐村也被看作是“希望之乡”,借以表达人们对切尔诺贝利最终摆脱“核阴影”的良好意愿。

  

核魔仍然肆虐

  在“希望之乡”,人们看到了希望的笑容。

  (卓珩/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