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胡锦涛访问亚非四国专题 > 正文

尼日利亚诺莱坞:讲述非洲人自己的故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7日15:12 新华网

  美国有个好莱坞,印度有个宝莱坞,如今尼日利亚的诺莱坞以每周10到20部的电影产量异军突起

  新华网北京4月25日专电(记者 林小春)美国有个好莱坞,印度有个宝莱坞。现在,尼日利亚的诺莱坞来了。诺莱坞以每周10部到20部的电影产量、每年2亿美元收入的规模引起了国际媒体和影视界的广泛关注。

  用非洲人自己的方式讲述非洲故事

  诺莱坞电影没有好莱坞电影的惊险刺激,没有宝莱坞电影的处处歌舞。它的影片大多围绕邪恶巫师、情感背叛或堕落展开,每部成本仅在1万美元左右,制作周期一般不超过两周,主角是在各种电影里都出现的“熟”面孔,一些小角色的扮演者则常从大街上临时“抓差”,因此电影质量还难以达到“高水平”的要求。

  但非洲人喜欢它。在西非各法语国家,据说诺莱坞电影即使不打上法文字幕,也非常畅销。在东非乌干达,电影人希望复制尼日利亚的“成功模式”,创造出乌干达的乌莱坞。在美国,很多销售点都销售诺莱坞电影,且供不应求。《华盛顿邮报》报道说,购买者80%以上是非洲移民或他们的后代。

  这与由西方投资制作的非洲电影形成鲜明对比。美国《纽约时报》感慨道,由定居在巴黎或伦敦的非洲制片人拍摄的非洲电影,尽管在西方得奖,却很少能引起多数非洲人的共鸣。尼日利亚的电影人认为,这是因为西方投资者按西方的价值观“篡改了非洲人的价值观”。

  比如,好莱坞最近两年制作了3部有关1994年卢旺达大屠杀的电影,其中包括曾获得奥斯卡奖提名的影片《卢旺达旅馆》,但幸存者贬之为“不是我们的故事”。因此,一些评论认为,诺莱坞崛起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它展现了这个世界的又一种文化价值观,更重要的是,它使得非洲人终于能用自己的方式讲述非洲故事。

  很多时候用家用摄影机拍摄

  然而,真正能在电影院观看诺莱坞电影的非洲人却极少,这是因为非洲国家普遍缺乏电影院。诺莱坞的大本营、尼日利亚经济首都拉各斯虽然是一个有着1500万人口的大城市,但直到去年才有了一家像样的电影院。这家位于拉各斯使馆区维多利亚岛的豪华电影院针对的不是普通尼日利亚人,它播放的影片99%来自欧美,而1500奈拉(1美元约合130奈拉)的票价,对平均月收入只有1万奈拉的尼日利亚人来说,绝对是一笔高昂的费用。

  在某种程度上,诺莱坞电影与人们通常说的那些电影有所不同,尼日利亚人干脆将它们称为“家庭录像”,因为这些影片在很多时候是用家用摄影机拍摄,并直接录制在录像带、VCD或DVD上,送到露天市场销售的。这也是诺莱坞电影制作成本低、周期短以及产量高的主要原因。

  “诺莱坞还只有13岁,它还是个孩子”

  被影评家公认为诺莱坞的开山之作《奴役下的生活》就是这么制作的。1992年的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男人加入邪教并把妻子献出祭祀以换取财富的故事。自那以来,这种包含神秘宗教元素的电影逐渐成为诺莱坞电影的主流。它们大多描述穷人一夜暴富、花心丈夫遭到惩罚或情敌变瞎发疯最后当街裸奔等。结局大多数都如同《奴役下的生活》的结局一样:邪恶巫师遭到惩罚,行善者终得好报。

  《奴役下的生活》的制片人奥凯丘库·奥贡约佛尔不久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普通人希望看到掩藏在(那些巫术)背后的东西。我们拍摄这些电影的目的,就是要让人们坐下来好好思考思考。在看过这些电影后,很多人脱离了邪教。”

  尼日利亚拥有很多文学大家,非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就是尼日利亚人握雷·索因卡。但诺莱坞的投资者们目前考虑的还是如何保证尽快地收益,诺莱坞的电影离文学性还很远,它要成为真正的电影之都的路也很长。奥贡约佛尔说:“诺莱坞还只有13岁,它还是个孩子,请等它长大成人。到那时,批评我们的人会回过头来向我们学习。”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相关专题:胡锦涛访问亚非四国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