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中国医疗队在沙漠苦干30年(3)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8日14:32 世界新闻报

  故事1:中国“白求恩”传颂摩洛哥

  去年5月的一天中午,摩洛哥阿加迪尔地区骄阳似火。就在此时,医疗队所在的阿加迪尔医院,一阵阵电话铃声不断响起,“烧伤科急诊!烧伤科急诊!”电话那头传来了焦虑的求援声。

  正在午休的中国医生得到消息后,二话没说,匆匆地赶到现场,迎面而见的便是躺在急诊室里的五个严重烧伤的病人。其中两个烧伤面积达80~90%,另外三个烧伤面积为20~40%。由于阿加迪尔医院医疗条件欠缺,经院方重症监护室的摩洛哥医生检查后,两位重症病人被立即转至首都医院,另三位病人则留在阿加迪尔医院的烧伤病房,由中国医生进行治疗。

  留下的三位病人早期的休克症状明显。有个病人情绪烦躁,凄惨而微弱的叫喊声不绝于耳。病人身边举目无亲,急需的药品很难买到!医疗队没有血浆储备,翻译又因公外出,医疗队的队员们心急如焚。中国医生打破惯例,径直奔向医院血库,在向摩方值班医生说明情况后,总算为病人争取到数千毫升的血浆。在缺少多种常规化验的条件下,两位中国医生密切配合,给病人进行一系列治疗,很快病人度过了休克关。

  医疗队全体医务人员的努力工作,感动了周围的病人,他们连连竖起大拇指,称赞说:“中国大夫太好了。”这时,一些轻症病人主动承担起监护重症病人的责任,中国医生和摩洛哥病人的友好合作,使医治工作进行得十分顺利。

  参加抢救工作的刘鸣医生事后在日记中这样写着:每当我在摩洛哥的医院抢救病人时,孩提时代经常诵读的“老三篇”之一——《纪念白求恩》便会在我耳畔回响……我们医疗队的援摩工作不正是国际主义精神在21世纪全球化背景下的真实写照吗?我们要让更多的摩洛哥病人得到中国医生最好的医疗服务。

  故事2:冲在救死扶伤最前线

  

中国医疗队在沙漠苦干30年(3)

  在摩洛哥,中国医疗队成员为地震中受伤儿童检查

  2005年4月30日清晨,塔扎医疗队的队员们刚刚起床,当地医院就打来急诊电话:让普外科医生和翻译快来医院。放下电话,耿医生和杨翻译急速冲向医院急诊室,值班的摩方人员一边解释,一边带中国专家去看病人。

  原来情况是这样:早晨6时,一辆中巴客车与一辆货车相撞,当时有7人死亡,另4人受伤,眼前这位病人伤势最重,处于昏迷状态。耿医生马上给病人进行检查,然后让摩方护士准备急诊手术,杨翻译向队长作了汇报,张队长马上安排:自己和骨科王医生、泌尿科赵医生、五官科龙医生作为预备队,随时准备上台支援。由于摩方医院的条件所限,只能一人上手术台给病人进行手术,耿医生7时25分开始手术,杨翻译在手术室为中摩医护人员传递信息;历时105分钟手术结束,病人总算捡回了一条命。

  当特大交通事故传到首都拉巴特,摩洛哥卫生大臣立即偕同新闻部门人员来塔扎看望病人、慰问参加抢救的工作人员。当得知是中国专家登台手术、挽救了这位患者时,卫生大臣对中国专家钦佩不已,紧握中国专家的手说道:“我代表摩洛哥政府、代表病人家属感谢中国兄弟,是中国专家的精湛医术使患者化险为夷。”2005年5月8日,卫生大臣在会见前来参加“庆祝中摩医疗合作30周年活动”的中国政府代表团时,还多次提到此事。

  

  来源:国际在线-世界新闻报

[上一页] [1] [2] [3]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