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不针对任何第三方 中非能源合作何劳西方置喙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30日09:27 国际在线

  人民日报报道:近一段时期以来,西方媒体有关中国“攫取”非洲石油资源、在非洲搞所谓“经济新殖民主义”的鼓噪不绝于耳。每逢中国国家领导人出访非洲,不管这些非洲出访对象国有无资源,西方媒体往往一律把这些旨在加强中非友好互利合作的出访贴上“能源之旅”或“石油之旅”的标签。

  的确,作为一个人口众多和资源相对贫乏的发展中大国,中国确实需要进口石油来
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自1993年中国成为纯石油进口国以来,中国加快了能源来源多元化的步伐,和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互利共赢的能源合作关系。

  和早年西方殖民者依靠刀与火的血腥野蛮掠夺来攫取非洲资源的做法根本不同的是,中非能源合作不针对任何第三方,完全是建立在相互需要、合作共赢的基础之上的。就拿此次胡锦涛主席出访尼日利亚期间与尼达成的石油开采协议来说,尼方向中石油集团提供的4个区块的油田开采许可证,两处位于富产石油的尼日尔河三角洲,另两处则位于自然条件相对恶劣、尚未开发的乍得湖区域。在这些区块开采石油,不仅对欧美石油跨国公司在尼的石油利益不构成任何威胁,而且能通过资金和技术的输入,帮助尼日利亚勘探和开采未知的石油处女地,实现投资来源的多样化。不仅如此,中国还承诺投资40亿美元用于尼日利亚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提供500万美元用于购买抗疟疾药物、帮助培训尼日利亚人控制疟疾和禽流感。

  目前,几乎所有尼日利亚石油生产都被西方五大跨国公司控制。尼日利亚国际事务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西里尔·奥毕在接受记者专访时曾说,西方国家除了在有战略意义的石油领域投资外,对尼日利亚的制造业没有兴趣。特别是西方石油公司在开采石油过程中,不采取有效环境保护措施,致使采油区遭受严重污染,恶化了当地人民的生活居住条件。

  而中国公司在能源合作之外,还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电力、通讯等领域与尼展开了全面合作。中国企业在尼办厂,教给当地人技术,生产当地市场需要的产品。2006年初,尼政府和中国广东新光国际集团签署了一项总值达20亿美元的改善尼铁路系统的协议。2005年,尼日利亚向中国的非石油产品出口为尼创汇5亿多美元。

  再看西方舆论热炒的中国与苏丹的能源合作。中国公司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参与苏丹的能源开发。截至2003年底,中国石油公司在苏丹共投入27亿美元,修建了1506公里的输油管道,建成了一家年产250万吨原油的加工厂和若干个加油站,不仅使苏丹从一个石油进口国变成了石油出口国,而且拥有了一个集勘探、生产、炼制、运输、销售于一体的完整的石油工业体系。另外,中国还投资了2000多万美元帮助苏丹建设学校、医院等生活配套设施。

  总之,由于中非双方在能源领域有很强的互补性,加强互利双赢的能源合作既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也有利于双方的共同发展。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