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驻日美军整编方案出台 日美同盟性质发生质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05日09:49 南方新闻网

  天下论坛之刘柠专栏

  5月1日,在华盛顿举行的美日外交、防卫首脑会谈上,双方就已酝酿3年半之久的驻日美军整编最终报告达成了一致。这意味着,日美同盟发生“质的变化”,进入了“新阶段”。

  报告明确了从现在起8年内,即于2014年前完成驻冲绳美海军陆战队约8000名成员移师关岛,普天间机场等5处冲绳美军基地全面归还日本的框架。根据双方达成的军事一体化“路线图”:2008年9月前,位于美国华盛顿州的美军第一军团司令部将改编成“综合作战司令部”,迁至位于日本神奈川县的美军座间基地;2012年前,在座间基地新设日陆上自卫队核心部队中央快速反应部队的司令部;至2010年,日航空自卫队航空总队司令部将移至位于东京郊外的美军横田基地,基地内新设“日美联合运用协调中心”。

  事实上,此报告为长期悬而未决的驻日美军整编课题画上了句号——日美军事一体化进程将因此而提速,日本成为美国在东亚的战略据点已指日可待。至此,基于日美安保条约的日美军事同盟,经过10年的调整,其方向转变已然清晰化。

  5月3日,系日本的“宪法纪念日”,也是战后清算日本战争犯罪的“东京审判”开庭60周年的日子。从60年前的那一天开始,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长达两年半的时间里,经370次开庭公审,对25名被认为“对和平、人道、战争犯罪”的战争罪犯宣布了有罪判决,对其中的7名甲级战犯,判处并执行了绞刑。

  “东京审判”加“和平宪法”,使日本的非军国主义化得以确立,由美国主导的民主化改造得以推进。正是在这种形势下,日本才能以最低的代价换取与盟国的和解。1951年9月,在日本承诺接受“东京审判”的结果和联合国战后处理框架的前提下,《旧金山对日媾和条约》签署,日本结束了6年军事占领,实现战后向国际社会的复归。但日本的“独立”显然不是无条件的:在媾和条约签署的同一天,美日又签订了《日本国和美利坚合众国间安全保障条约》,这就是战后绵延至今的“旧金山体制”及“日美安保”的由来。

  毋庸讳言,在中国革命胜利、东西“冷战”激化和朝鲜半岛战事正酣的时候,由美国主导对日片面媾和及日美安保,无疑是妥协的产物,集中体现了美在东亚战略上的两难困境:一方面,为了冷战的需要,背离了占领日本的最大目的——日本的非军事化,选择了重新武装日本的方向;另一方面,要把日本束缚在“日美安保”的框架之内,坚决杜绝其“逸出”国际秩序的江湖“独走”,以防“纵虎归山”。可以说,对首鼠两端的美国来说,从战后初期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末,后者的疑虑始终未消除。上世纪70年代初,美国务卿基辛格面对中国领导人的担心,曾反复强调这一点。

  如是“相安无事”近半个世纪。直至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状况为之一变,“平衡”才被打破。1996年,鉴于“后冷战”时代世界政治版图及区域情势的变化,美日以《日美安保共同宣言》的形式重新定义了日美安保,凸显了军事同盟的定位,“以亚太为中心的日美关系”之全球战略得到强化。

  进入21世纪,尤其是“9·11”之后,一方面是美国全球反恐战略的需要,一方面出于对

中国经济崛起及军力增长的警惕和应对,日美安保日益成为一道牢不可破的铁幕。借口国际安全保障环境上的变化,日本加紧了其“普通国家”化进程的节奏:从法律整备的体系化(周边事态法、有事法制、改宪动议),到海外派兵的合法化、广域化(印度洋、戈兰高地、
伊拉克
)。其背后,除了对美国统领、调度的顺从之外,显然不乏其面向21世纪国家目标的焦虑。

  在谈及此次驻日美军整编的意义时,最终报告明言为了应对中国、朝鲜、国际恐怖活动的威胁。实际上,此方针的确立,非“一日之寒”:去年2月华盛顿“2+2”安全会谈上,中国问题(台海问题和平解决)便与朝鲜问题“联袂”登场,成为日美“共同战略目标”。中国从“浮出水面”、点到为止,到作为战略目标被牢牢锁定,亦体现了日美同盟全球战略的日益明晰化。事实上,从此次发表的两国共同声明来看,同盟的范畴绝不仅仅局限于亚洲、太平洋地区,而被定位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计极其重要”的同盟关系。因此,不仅伊拉克、伊朗“榜上有名”,连整个中东地区也成为“关注”对象,自不在话下。

  55年前,日本以牺牲部分主权换取安全保障的政治智慧,为自己赢得了时间和机遇,在美国的庇护下,一路做成了世界经济强国。曾几何时,情随境迁,日本在21世纪初打出了旨在夺回牺牲的主权,进而成为国际社会举足轻重的政治、军事大国的国家目标,仰仗的依然是美国的强力。

  鉴于历史的教训,笔者不认为美国会无原则、无限度地纵容日本的野心,而倾向于日本目前所得到的,乃是美国愿意给予,并能够给予的观点。5年前,“9·11”发生当天和翌日出版的美国主流媒体不约而同地以“珍珠港第二”的醒目标题对事件加以报道;而不久前日本的“入常”动议,在节骨眼上“釜底抽薪”的,不是别的国家,正是美国。

  对于近年来在日本国内愈演愈烈的否定“东京审判”的舆论和动向,美国肯定是看在眼里,心知肚明的。之所以尚未明确表态,是因为有更加迫切的议题。但作为战后“旧金山体制”的始作俑者,美国或许能接受围绕“东京审判”的不彻底性、机会主义等质疑,但断不会容忍对其是非善恶的根本性颠覆,因为这关涉到战后生根的自由民主价值及民主政体合法性的大问题。

  (作者系北京学者)

  专栏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南方都市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