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矿工被困井下13天 营救变成真人秀全程直播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08日04:34 都市快报 | |||||||||
4月25日,一场地震让澳大利亚一座百年金矿坍塌,2名矿工被困在1000米深的井下。在接下来的营救过程中,澳大利亚动用了各种高科技,让他们能吃上热乎乎的煎蛋,听上音乐。而2名矿工的幽默与顽强使他们成了澳洲人心中的平民英雄。预计今天营救行动将结束,为了能拍到他们重返地面的第一场景,澳各大媒体守在井口,甚至不惜“贿赂”营救人员,希望能抢得一个好位置。
最后攻坚比混凝土硬5倍的石头 两名受困矿工———34岁的托德·拉塞尔和37岁的布朗特·韦布,藏身在塔斯马尼亚州比肯斯菲尔德金矿井下一个长宽各1.2米的“笼子”内,距地面大约1000米,承受着30℃的高温。 超乎想像的坚硬岩石给救援人员最后阶段水平推进造成阻碍。《澳大利亚人报》网站报道说,这种岩石属于变质砂岩,以前是海底的沙子,后来在地质运动中被压在地壳深处,又经历极高温,最终变成“难以置信”的坚硬岩石。“情况非常困难,”金矿经理马修·吉勒说,“矿工们报告说,他们正在对付职业生涯中最坚硬的石头,硬度是混凝土的5倍。”最后3米的岩石,花去了他们两天时间。 高科技手段每小时进展50厘米 因为4月25日发生2.1级地震,拉塞尔和韦布被困井下,另一名矿工、44岁的拉里·奈特死亡。为了对付坚硬的岩石和确保安全,救援人员动用了各种高科技手段。 救援行动初期,大型挖掘机在坚硬的岩石上挖掘了一个10多米长、1米见方的救援坑道,当时挖掘机钻头部的压力为80吨。 后来,为保障遇险工人安全,救援人员改用手动工具慢慢挖掘,以免触发塌方。救援人员先尝试了凿岩锤,结果发现“就像是把面巾纸扔到石头上”,于是又转而使用水压岩石切割机和装有金刚石钻头的链锯。 5日,钻头掘进的速度是每小时50厘米,由于进展太慢,到了7日早晨,救援人员改用本国发明的“冷炸药”,一点点将岩石炸开。这种炸药不会突然产生和释放大规模的能量及气体,因此不会引发周围区域的塌方。 地底生活听音乐吃煎蛋找工作 4月30日,救援人员发现了受困矿工的位置并与他们取得了联系,两人的乐观与活跃几乎让这场营救变成了一场“耐力真人秀”。 通过一根直径90厘米的塑料管,营救人员沿着岩石缝隙,为受困者送去食物、饮用水、冷饮、维生素、衣物、充气床垫、家人信件甚至MP3音乐播放器。德新社报道说,他们每天都能睡觉,享受热饭菜,并为救援人员指示挖掘方向。5日,两人还吃到了热乎乎的煎蛋。 6日,他们通过对讲机说,想吃牛排和薯条。拉塞尔希望在送往医院的途中,救护车能在麦当劳路边服务点“稍事停留”! 韦布是乐队“喷火战机”的歌迷,应他的要求,营救人员给他送去了这支乐队的歌曲。而乐队主唱大卫·格勒已经答应,在韦布被救出来后,“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找他一起喝啤酒。 韦布还要求送一份登有招工信息的报纸,因为他再也不想挖矿了。两人面对死亡威胁的幽默与平静使整个澳大利亚为之倾倒。《澳大利亚人报》估算说,两周来凡是跟两名矿工有关的电视、书籍和媒体获得的利润,不低于200万澳元。 地面抢位只为出井第一步 预计今天营救行动将结束。7日,来自澳大利亚各个地方的大约150名记者聚集在比肯斯菲尔德矿井的入口处,电视台每小时更新一次营救工作进度报道。记者纷纷向营救工作人员“行贿”,以期望抢到好的位置,拍到他们走进光明世界的第一幕情景。 为迎接拉塞尔和韦布,他们的家人、同事乃至素不相识的人们都作好了安排。镇上将举行他们历史上最盛大的晚会来庆祝两人的获救。而比肯斯菲尔德地区一所教堂的女牧师弗朗西丝·西恩宣布,两人获救一刻,教堂将鸣响钟声,这些钟自从二战结束后就一直没有鸣过。 乐观与感人的气氛之外,7日的另一件意外则让人感到命运的无常。澳大利亚电视9台60岁出头的老记者理查德·卡尔顿在新闻发布会上突然脸涨得通红,走出没几步就倒在会场,等救护车将其送到医院时已经不幸去世。医生怀疑他死于心脏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