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世界新闻报专题 > 正文

日冕卫星计划碰到重多技术难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0日11:13 世界新闻报

  见缝插针地发射卫星

  1958年初,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决定加快侦察卫星的研制,“日冕”计划正式运作。此项计划由理查德·比塞尔负责,他曾经主持过U-2飞机的研制工作。1960年,“日冕”计划归新组建的美国国家侦察局主管。这个局秘密地设在空军内,代表中央情报局和国防部管理太空侦察任务。

  “日冕”卫星项目属于冷战期间美国军方的绝密国防科研计划。每一个参加计划的人都被要求“守口如瓶”,不得泄露半点消息。为了避免刺激苏联人引起麻烦,各项工作均处于严格保密控制之下,以防止克格勃知道后进行侦查。另外,军方还将卫星装配车间伪装起来,躲过苏联侦察卫星的“眼睛”。

  “日冕”卫星的发射场(范登堡空军基地)位于加利福尼亚洲的太平洋岸边,那里的南太平洋铁路线上,火车奔驰,运输繁忙。为保密起见,不得不见缝插针地选择铁路上没有火车经过的短暂时间内发射卫星。

  “日冕”计划进行中碰到的重大技术难题非常多。例如:多级

火箭能否有把握地将有效载荷(侦察卫星)送入进行侦察所必需的精确、稳定的轨道;照相机和胶片在太空的低温、真空环境下能否正常工作;装有胶片的容器高速返回大气层时,能否经得住与空气剧烈摩擦所产生的高温;回收容器能否抵达预定的回收地点。这些难题的解决,实际上为不久以后载人航天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最初12颗侦察卫星的发射与回收,经历了一系列的失败,诸如:火箭点火未成、相机受到干扰、返回时卫星偏离轨道等。1959年,比塞尔在一次发射任务后说:“飞机如果在试飞中发生故障,它可以返回,飞行员会告诉你故障发生在哪里。但是侦察卫星一旦出故障,你看不见摸不着,也无法让它回来。你必须而且只能依靠遥测数据来判断故障之所在,然后试着采取纠正措施;如果再次失败,才知道判断有误。在‘日冕’计划实施的日子里,这种情况是司空见惯的。”

  尽管如此,随着太空照相侦察的技术日臻成熟,1960年“日冕”卫星拍摄照片的地面分辨率为7到12米。1963年就提高到1.8到3米。新的相机可以拍摄出立体图像,比单台相机提供更丰富的信息。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相关专题:世界新闻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