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专访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与拉登较量到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7日11:39 《环球人物》杂志

  穆沙拉夫抓拉登

  本刊记者陈一鸣

  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调动数万精兵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边境日夜巡察,目的是早日将本·拉登缉拿归案。巴军队曾“无限接近”这个恐怖头目,可惜最终与他失之交臂。拉
登派出的亡命之徒,也险些炸掉穆沙拉夫的座车。

  不管是为捍卫国家利益,还是要了结个人恩怨,穆沙拉夫都势必要与拉登较量到底。

  在许多人的印象里,军旅出身的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应该是一位目光凝重、不苟言笑的铁血强人,然而与记者近在咫尺的他,看起来却更像是位温厚、儒雅的长者。一身灰色西装、一脸轻松笑容,让任何一个坐在旁边的人都能感受到穆沙拉夫的亲和力,似乎只有他那两鬓上的一抹微霜能够提醒人们,这是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日理万机的总统,在反恐第一线指挥三军的统帅。

  他时时刻刻紧盯拉登的踪影

  4月11晚,穆沙拉夫愤怒地发表声明,谴责巴南部城市卡拉奇当天发生的

  “恐怖炸弹袭击事件”。该事件造成55人死亡,100多人受伤。这是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巴基斯坦第二次遭到重大恐怖袭击。3月2日,美国总统布什访巴前夕,美国驻卡拉奇的领事馆附近,爆炸事件造成5死50伤。

  3月4日访巴的布什在巴基斯坦逗留了26个小时。穆沙拉夫与他重点商讨了反恐和抓捕拉登的问题。美国媒体在报道布什访巴时用了一个标题:《总统与拉登在同一个国家度周末》。这个有些戏谑的题目凸显了许多美国人对巴基斯坦的印象:一个“恐怖大亨”藏身其间的国家。如果说布什只和拉登在巴基斯坦同时度过一个周末,那么,穆沙拉夫则和拉登较量了1000多个日日夜夜。

  就在布什访巴前半个月,本刊记者有幸在巴总统府与这个国家的元首穆沙拉夫将军面对面,对其进行了一次难忘的采访。

  自2001年底阿富汗塔利班政权被推翻以来,数百名“基地”组织分子和塔利班残余武装逃到与阿富汗交界的巴基斯坦部落地区。拉登是否就在其中?他到底藏到了哪里?穆沙拉夫被新闻媒体视为能解答这一问题的“权威人士”。事实也是如此,穆沙拉夫对拉登动向的追踪,可能是各国首脑中最多的。几年来,记者在巴基斯坦曾多次听闻穆沙拉夫谈起拉登的行踪 ——2002年1月,他猜测拉登可能已死于肾病;2003年2月,他说,有迹象表明拉登还活着,但99%不在巴基斯坦;2004年10月,他确定拉登在巴阿边境移动;2005年3月,他遗憾地透露:“在8到10个月之前的一次行动中,巴基斯坦安全部队差点抓到拉登”……从不知拉登生死到险些将其擒获,穆沙拉夫下的功夫可想而知。难怪布什会说:“穆沙拉夫总统是美国的朋友,在对付恐怖分子上他是一个靠得住的人”。

  其实,对这位巴基斯坦元首来说,做“美国的朋友”,全力配合布什反恐,曾经是一个艰难的决定。2001年的“ 9·11”事件,被穆沙拉夫形容为“晴空一道霹雳”。凭借高度的政治敏感,他意识到一场严重的危机将降临到巴基斯坦面前,同时也预感到这场危机可能会成为一个机遇。这个国家的荣辱与前途在很大程度上系于穆沙拉夫个人的决断,他决心从巴基斯坦的国家利益出发,站在风口浪尖上调整巴基斯坦这艘大船的航向。

  同年9月19日晚上,穆沙拉夫向全国发表讲话说,巴基斯坦正面临着1971年以来最为严峻的一场危机,在这个紧要关头,任何错误的决定都会对国家利益造成不可估量的破坏。此后,他不顾国内宗教势力的反对,决定全力配合美国反恐,抛弃已成众矢之的的塔利班。正是这样的决断,使巴基斯坦与美国迅速靠近。穆沙拉夫后来回忆说:“做出与美国及其盟友并肩作战、共同反恐的决定是艰难的,当时国内舆论对此分歧甚巨,部分极端主义者强烈反对政府的决定,但我发现我的观点得到了大多数温和派的支持。”

  过去几年,巴基斯坦与美国在反恐领域开展密切合作,包括在全国各地搜捕恐怖嫌疑分子和在部落地区打击外国武装势力,不仅使巴摆脱了1998年核试爆和1999年政变后的国际孤立地位,获得了美国的大笔援助,而且还有助于肃清国内的不稳定因素,加强中央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几年中,西方国家纷纷对巴基斯坦经济施以援手。目前,巴基斯坦的外汇储备已经超过了历史最好时期的水平,其巨额外债也得以重新安排偿还。穆沙拉夫在安全和经济方面都将巴基斯坦带出了险滩。

  巴军方在边界地区部署7万精兵

  为配合美国反恐并抓捕拉登,穆沙拉夫命令巴基斯坦军方在部落地区部署了7万精兵,清剿外国武装分子和他们在当地的庇护者,并防止更多的武装分子进入巴境内活动。同时,大约1.8至2万名美军在边境另一侧的阿富汗东、南部地区追捕塔利班残余武装和“基地”组织成员,边境两侧的巴基斯坦和美国军队始终保持着情报交流等方面的合作。

  从记者自巴首都伊斯兰堡了解到的情况看,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边境的巴方一侧,巴军方过去三年中不断加强对当地部落的控制。因为巴当局清楚,如果部落势力时时牵制军方的行动,军方肯定会处于非常被动、不利的境地。据巴媒体报道,部落地区行政当局已多次要求部落首领必须在规定期限内将隐藏的外国人交出来,一旦查明某个部落中有人藏匿外国人,整个部落都要“连坐”受罚。当局还要求部落居民不要携带武器出行,以免造成误伤。

  巴基斯坦和美国安全部门一直合作监控拉登与其手下联络的管道,但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他们没有截获拉登通过无线电、电话、卫星信号以及互联网向下属发出指令的信息。这表明,拉登的电子通讯网络已被成功切断。情报还显示,现在“ 基地”组织只能通过人工途径来传递消息,拉登要想向下属发布命令,通常需经几名信使转手才能传到最终接收者那里。如此原始的联络方式不仅大大降低了“基地”组织沟通的效率,而且使“基地”组织的联络渠道和拉登本人都更加容易暴露。

  穆沙拉夫派重兵压向拉登藏匿的巴阿边境地区,拉登虽未落网,其他恐怖分子却抓获了不少,使拉登的力量不断遭受重创。一些战斗场景至今被津津乐道。例如,2003年10月2日凌晨那一仗:数百名巴士兵摸黑进入一个叫安戈尔·安达的村庄,窝藏其间的恐怖分子还在睡大觉,等他们惊醒后抓起武器应战时,已难逃败局。最后,8名恐怖分子被击毙,18人束手就擒,巴方仅阵亡两人。事后经DNA检测,在命丧黄泉的恐怖分子中,有一人正是遭中国通缉的“东突”头目艾山·买合苏木。穆沙拉夫在追剿拉登党羽的过程中,顺手为中国除了一害。

  不久前,一位伊斯兰堡的朋友告诉记者,他曾亲眼看到载着士兵的军车和坦克向巴阿边境进发。巴军方透露,迄今为止,他们仅在与阿富汗交界的南瓦济里斯坦就发动了50余次行动,共击毙、抓获了大约1000名武装分子。有一次,追剿拉登的巴军“无限接近”这个“恐怖大亨”。去年,占领巴阿边境部落区一处高地的巴军小分队,与一群“基地”组织的恐怖分子展开激战。对手领头的是一个穿着迷彩服,看起来只有十几岁的孩子。可惜因敌众我寡、火力不足,巴军小分队不得不撤退。后来通过一个极端组织的网站发现,那个小孩竟是拉登年仅14岁的小儿子哈姆扎。哈姆扎与拉登形影不离。因此,拉登当时可能就在战场的不远处。

  不过,受穆沙拉夫之命追捕拉登的巴军将领并不感到气馁,因为他们相信,巴军的铜墙铁壁已经筑成——在巴阿边境地区,许多路口架起了重机枪,一些制高点用沙袋修筑了工事,此外还不定期地对部落地区进行挨家挨户的搜查。

  治军从政路上九死一生

  穆沙拉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早在‘9·11’事件之前,巴基斯坦就致力于打击恐怖犯罪活动。近年来,巴基斯坦政府已经采取了许多措施来改善国内的安全环境,今后将继续努力打击恐怖主义。巴政府将采取各种措施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投资者创造安全的投资环境。”

  记者面前的穆沙拉夫侃侃而谈,亲切温和。很难想象他曾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在当总统前后,穆沙拉夫各有三次险些丧命。他开玩笑说,这也许有助于他被收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

  在自己的传奇经历中,穆沙拉夫最难忘的是1999年那场政变。是年10月,时任巴陆军参谋长兼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的穆沙拉夫在斯里兰卡访问期间,获悉巴总理谢里夫试图借机解除其职务,当即中断访问回国。他乘坐的飞机靠近卡拉奇机场上空时,谢里夫命令机场禁止飞机降落,试图把穆沙拉夫逼进一个废弃的小机场,尔后予以逮捕。穆沙拉夫所乘飞机只好一直在卡拉奇机场上空盘旋。后来幸亏巴陆军第五军军长帮助,飞机才得以在油料耗尽前7分钟安全降落。脱离险境的穆沙拉夫迅速发动政变,掌握了巴基斯坦的最高权力。穆斯拉夫透露,自己当时对巴基斯坦的经济和财政系统可以说“一无所知”,但后来“不仅学会了经济和管理”,而且还“使国家的财富增长。”

  2001年6月20日,穆沙拉夫就任巴基斯坦总统。这位在反恐路上坚持不懈的元首,自然成为拉登及其追随者下手的目标。2003年12月14日,刚刚从卡拉奇视察归来的穆沙拉夫正在赶往陆军总部,总统车队刚驶过拉瓦尔品第的一座桥梁,事先安置在桥下方的5枚炸弹几乎同时爆炸,但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没想到,仅仅过了半个月,穆沙拉夫的车队在经过同一地点时又遭到了自杀式炸弹袭击,所幸穆沙拉夫再次幸免于难,但猛烈的爆炸把自杀式袭击者的面部整齐地削了下来,并贴到了附近的墙上。后来警方就是以这张面孔为线索搜捕恐怖分子的。

  巴基斯坦情报人员在接受采访时透露,恐怖分子第一次企图暗杀穆沙拉夫时所用的炸弹非常先进,配有定时和遥控双重装置,整个爆炸消耗了大约250公斤炸药。他们指出,巴基斯坦境内以前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的炸弹,因此,阴谋暗杀穆沙拉夫总统的一伙人应该具有国外特别是“基地”组织背景。反恐专家认为,这两次暗杀等于宣告,穆沙拉夫已成为拉登的眼中钉,两人之间仇恨的种子就此埋下。

  穆沙拉夫显然已先料到拉登及其党羽可能对自己下手,因此早有防备。两次爆炸事件之后,许多人为穆沙拉夫捏了一把汗:如果当时总统车队再晚通过一分多钟,或者炸弹提前引爆,那岂不是又多了一件震惊世界的大新闻?然而,巴基斯坦政府一位高级安全官员事后自信地对外界披露说,穆沙拉夫总统的车队配备了特殊的信号干扰器,能够使200米以内所有的定时系统和远程遥控信号失灵。恐怖分子即使事先再清楚总统车队通过的确凿时间,或者是在总统座车开上桥的瞬间按动遥控装置,也引爆不了事先埋设的爆炸物。

  这名安全官员介绍说,总统车队配置的高科技信号干扰器可以发出一种磁脉冲击波,这种冲击波既能使爆炸装置中的定时系统暂时失灵,又可以干扰远程遥控器的信号频率,把恐怖分子自以为高明的撒手锏炸弹造成的威胁消灭于无形。他进一步透露说,这种冲击波可干扰爆炸装置的正常工作达一分钟左右,而这段时间足够令总统的车队驶离危险地段了。难怪穆沙拉夫事后回忆那惊心动魄的一幕时说:“我的车刚刚开过那座桥也就半分钟到一分钟的样子,我就听到了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当时车子剧烈震颤,爆炸就好象发生在我的车里一样。”据了解,巴基斯坦是从美国情报部门手中得到这种车载信号干扰器的,而目前世界各国的安全部门已普遍采用了这种高科技防爆产品,以保护重要人物的安全。

  虽然穆沙拉夫两次逃过“基地”组织的暗杀,但他仍得提防拉登继续发出暗杀令。他的行车路线是高度机密,但恐怖分子依然了如指掌,足见拉登能量之大。如何防止自己再临险境?穆沙拉夫的最好选择也许就是抓住拉登,肃清巴境内的恐怖分子。

  反恐总统幼时曾是孩子王

  不过,穆沙拉夫穷追拉登并非完全出于个人恩怨,更多的是为了他的国家。

  他想让巴基斯坦的家庭都能像他的家庭一样美满幸福。

  1943年8月1日,穆沙拉夫出生于印度首都新德里的一个穆斯林中产阶级家庭。就在小穆沙拉夫刚刚过完4周岁生日不久,巴基斯坦和印度根据“蒙巴顿方案”同时获得独立,穆沙拉夫一家同当时居住在印度的上百万穆斯林一起移居巴基斯坦,在临时首都卡拉奇定居下来。

  穆沙拉夫的父亲赛义德在英国统治印度时期是个公务员,来到巴基斯坦后成为这个新生国家的一名外交官。当时,大多数穆斯林妇女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而穆沙拉夫的母亲佐赫拉却知书达理,是国际劳工组织的一名官员,到上个世纪80年代才退休,正是她给了年幼的穆沙拉夫极其重要的启蒙教育。穆沙拉夫在家中三兄弟中排行老二,哥哥贾夫德任职于罗马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弟弟纳维德是位麻醉学家,长期生活在美国。

  学生时代,天性好动的穆沙拉夫学习成绩总体来讲不如自己的兄弟,尽管在小学和中学阶段曾经拿过班上的三四名,但大学以后由于社会活动增多成绩便一落千丈。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文,穆沙拉夫常常翻出比他高一年级的哥哥贾夫德的作文本,照抄一遍以应付差事。这点小伎俩当然逃不过老师的眼睛,于是穆沙拉夫经常在课堂上被叫起来提问。他回答不上来时,许多老师被气得问道:“你真的是贾夫德的弟弟吗?怎么你们两人的学习状况相差这么多?”其实,穆沙拉夫并不是一个“ 学习困难生”,只是像许多大人物一样偏科,他的数学能力便相当强。穆沙拉夫成为总统之后,有一次接受外国媒体采访,记者故意想考一考他,便问67乘73是多少,他只略做思考便说出了正确答案:4891。

  尽管穆沙拉夫的学习成绩并不突出,但他从小就表现出了超群的领导才干。还是个孩子时,他便是小伙伴们的主心骨,经常在一起玩儿的小朋友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等这位“孩子王”来了才开始。

  得益于贤内助全力辅佐

  1964年,21岁的穆沙拉夫告别了学校,走进了军营,开始在炮兵部队服役。4年后,刚刚获得上尉军衔的穆沙拉夫与比自己小5岁、从大学毕业不久的赛哈布结为连理。与巴基斯坦许多家庭一样,穆沙拉夫的婚姻也属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赛哈布在婚前只见过自己未来的公婆,与丈夫则是在入洞房的那一天才见面。幸运的是,小两口秉性相随,情投意合,婚后生活甜蜜而温馨。直至今天,赛哈布还经常回忆起两人的新婚岁月。她在接受采访时曾透露,穆沙拉夫送给她的第一件礼物是一个手枪形状的吹风机。

  现在已经贵为巴基斯坦第一夫人的赛哈布,少女时代就读于巴基斯坦全国闻名的卡拉奇约瑟夫女子修道院,毕业后从事教育工作长达10年。穆沙拉夫和赛哈布都出身于开明的家庭,认为《古兰经》承认妇女有平等的权利,所以嫁为人妻的赛哈布并没有立即放下自己热爱的事业,只是在为穆沙拉夫生育了一子一女后才不得不为了照顾家庭而有所舍弃,过起了相夫教子的日子。

  对穆沙拉夫来说,赛哈布远远不只是一个贤内助。据说穆沙拉夫的英语原本并不很好,正是在夫人的熏陶下,他后来才能游刃有余地用英语阐述政策、发表演说。

  穆沙拉夫夫妇年轻时虽然是“双职工”,但两人的工资都不高。好在掌管全家财务的赛哈布精打细算,一家人才勉强维持正常的生活。今天,穆沙拉夫虽然已经成为一国总统,但巴基斯坦的整个公务员队伍收入都不是很高,总统也不例外。2 001年穆沙拉夫刚当上总统时,在卡拉奇建造了一座很普通的房子,为此就欠了银行一笔不小的贷款。现在穆沙拉夫仍然将每月的薪水如数交到夫人手中,赛哈布从中拿出15000卢比(约合2000多元人民币)作为家庭的日常开销。穆沙拉夫多次在不同场合提到,婚姻挽救了他的事业,帮助他摆脱了雄心勃勃却又飘忽不定的心理状态。穆沙拉夫的父亲2000年不幸病逝,母亲现在仍与穆沙拉夫一家住在一起。穆沙拉夫夫妇的两个孩子如今都已长大成人,毕业于国家艺术学院的女儿成了一名建筑师,儿子正在美国读书。

  也许是美满的家庭给穆沙拉夫添了兴致。他经常忙里偷闲,在网上坦露心声。与许多政府网站只是浮皮潦草地介绍一些公开的政策、公布几个对外的办公电话不同,穆沙拉夫的网站除了有着“总统网站”的功能外,更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个人网站”。任何人都可以在网上向穆沙拉夫提问,他也允诺会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问题定期公开答复。在网站上,穆沙拉夫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他认为自己的母亲是一位个性坚强又充满爱心的女性;自己的妻子则行事严谨、为人公正,具有如饥似渴的求知欲;他们的一双儿女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具有谦逊而热情的性格。他还透露,自己最喜欢读的书是尼克松的《领袖们》,最喜欢的旅游城市是

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最悲伤的时刻是父亲去世的时候,最喜爱的体育项目是
网球
和游泳,让自己放松下来的方法是做运动、打桥牌和听音乐。谈到自己的家庭观,穆沙拉夫认为尊敬长者和居家和谐是最重要的家庭伦理。

  穆沙拉夫为人随和。他喜欢穿便装,有时还抱着自家两只可爱的卷毛狗,接受媒体的采访。

  曾有印度记者问穆沙拉夫:“作为一个政治人物和一个领袖,你希望人们记住你什么?”他回答:“我希望能被人们记住,我是一个为祖国做了一些事情,一个推动祖国前进并促使其发展到新的高度的人。”人们还记得,穆沙拉夫当年遭遇炸弹袭击后,在电视中愤怒地说:“恐怖分子应该为暗杀行动负责!”人们也还记得他说:“我的情报人员说拉登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边境地区的某个地方藏着……如果我们得到情报(说拉登就在巴基斯坦),我们有能力将他抓获。”

  在穆沙拉夫看来,国家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与将拉登抓捕归案是密不可分的。为抓拉登,穆沙拉夫全力以赴,他派往巴阿边境的军队始终在悄悄行动着。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