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深度报道:两个世界之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7日15:11 金羊网-羊城晚报

  1965年以后移居美国的亚裔人的生活

  “我们属于哪个世界,是否只能生活在中间地带?我们何时能够拥有真正的归属感,还是只能做永远的外国人?”

  拥有亚洲人相貌,以英语作为母语,他们出生在美国,生长在亚裔移民家庭。在跨
越文化的两个世界中生活,亚裔新生代不得不遭遇成长阵痛,艰难打造“新型身份”。

  孤独开拓者

  纽约市举行的一次晚餐上,24岁的莫娜·拉赫曼告诉其他5个人,她超级严厉的父母从来不让她在朋友家过夜。一些听者会心地笑起来。

  尽管彼此陌生,但他们对彼此的故事却丝毫不陌生。他们都是亚洲移民的子女。他们在得克萨斯州郊区、新泽西州郊外、纽约北部、弗吉尼亚州小镇或加利福尼亚州南部长大,可他们的父母却来自印度、菲律宾、韩国、孟加拉等亚洲国家及地区。

  31岁的韩国裔美国人叙泽特·原·哈斯说,他们彼此分享亚裔移民特有的情感。他们觉得自己是生活在两个世界之间的人,是亚裔和美国人之间的连字符。

  在近3个小时的相互交谈中,他们讲述了各自家庭中的故事,谈论彼此的工作、听到的笑话以及觉得心痛的事情。他们谈到了自己亚裔的身份,以及美国人的生活习惯。他们都承认,“自己行走在一条孤独的路上”。

  

深度报道:两个世界之间

  上图:移民雕塑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美国很多地方也用各种方式描述移民的艰辛。纽约港附近一座反映初来美国的移民景象的雕塑本报记者钱克锦/摄

  亚裔美国人

  19世纪初期,美国通过了一系列具有排外性的法律,使亚裔移民数量急剧减少。1965年,时任美国总统林登·约翰逊签署《移民和国籍法》。自此,大部分亚洲国家每年的移民限额从100人增加到2万人。

  新移民法促使新一波移民潮的到来。外国人相继来到美国,或深造学业,或谋取更好的工作。美国《时代》周刊杂志近日报道说,“亚裔美国人”这一特殊身份产生于40年前。1980年,超过19万名印度人来到美国,其中90%曾接受大学教育;大约1.3万名韩国医生、药剂师和护士获得绿卡;前来美国的菲律宾人数达到50万人。

  移民、立足、不懈奋斗并最终融入,这一过程似乎是“美国故事”的模板。但这群1965年后移民到美国的亚洲人,却与早先移民至此的犹太人、爱尔兰人以及意大利人等不同。

  与西方人不同的外貌特征,或许让亚洲人融入美国面临更大困难。但与此同时,亚洲人较高的教育水平和技术程度,又允许他们更快成为美国社会的中产阶级。“1965年后的亚裔移民情况更为特殊,”纽约大学移民历史学家戴维·赖默斯说,“这一代与当地人同化的过程更快,堪称‘模范移民’。”这一代亚洲移民通常具有源自故土成功教育的高学历,但那仅仅是他们人生经历的一部分。穿梭在亚洲传统文化和西方异域文化两个不同世界,移民美国的亚洲人却似乎无法完全融入其中任何一个。

  第二代亚裔移民

  第一代亚裔移民的子女年龄通常在20岁至40岁左右,大多是跨越两个世界成长起来的———一个世界是家长尽力维持的带有本民族传统的家庭,另一个则是家门外快速变化的西方社会。

  从来自于父母的本民族文化,到置身其中的西方文化,稳定而缓慢的“美国化”过程往往需要跨越两代人乃至三代人才能完成。然而,近期的亚裔美国人的文化融合轨迹却有些不同寻常:他们往往早期受到孤立、迅速融入乃至同化,然后又会重新回头审视自己的民族根源。

  还是孩子的时候,现年26岁的瓦妮莎·第吉亚就生活在芝加哥郊区的白人世界。尽管她已经获得了美国国籍,但围绕着出身的一系列敏感问题时不时就会出现。

  一次,一个同学对第吉亚说:“你是我的黄种人朋友,你身上充满了异国情调。”还有一次,一个同学尝了一口第吉亚妈妈做的菲律宾鸡蛋卷后,马上就吐了出来,还怀疑那是用狗肉做的。“我从来不觉得自己属于这里,”第吉亚说。“尽管我出生在这里,我的母语是英语,我却永远被看作外国人。”

  强调差异

  住在纽约诺斯波特东部的28岁华裔美国人杨雷蒙,高中时曾是420名同级学生中仅有的3名亚裔之一。他说:“我总感觉处于两个世界之间。”

  1995年进入布朗大学后,杨雷蒙发现学校里有另外854名亚裔学生,占学生总人数的15%。“这是一种文化冲击。此前我从未遇到过像我一样的孩子,”他说,“我们有同样的成长背景,挣扎于成为亚裔还是成为美国人两种感觉之间。”

  在大学低年级时期,他的室友曾有5名华裔美国人,而他最好的朋友包括日本、泰国、菲律宾、印度以及韩国移民的后代。这让杨雷蒙对本民族文化产生了再认识的愿望。

  在类似的社会交往中,不少亚裔美国人从尽力淡化他们与美国人的差异,变成开始强调这种差异。

  跟谁结婚?

  1965年后前往美国的亚裔移民与子女间的理解和沟通,通常需要面对比代沟更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对于民族文化的不同观点。

  随着移民孩子长大成人,感情问题日益凸显。大部分亚洲移民父母鼓励自己的孩子在同民族中寻找自己的另一半,有许多孩子也逐渐认识到这样的益处。

  在费城做广告文字撰稿人的韩国裔美国人琼·金已与另一名韩国裔美国人沙恩·金订婚。“某些事情你们无需过多解释,比如文化间的细微差别、家庭关系,以及在家庭中彼此扮演的角色等等,这样多好。”琼说。

  然而,仍然有40%的年龄在25岁至34岁之间的亚裔美国人与外国人结婚,而同一年龄段的非洲裔美国人与外国人结婚的比例只有12%。

  尽管父母最初不同意她们嫁给“外国人”,可卢卡雷利与姐姐最终都嫁给了美国白人。卢卡雷利说,她们知道这中间的细微差别,但“父母把我们带到得克萨斯州特勒尔这座小镇,期待的又是什么呢?”

  当然,这种情感问题也曾同样出现在第一代亚裔移民生活中。但纽约大学亚太裔美国人研究中心主任陈杰克说,第二代移民更需要寻找一个中间立场,“从现代亚裔的模式中界定一个新型模式,又不完全和现代美国人的模式相同,这也是社会学家所称的‘身份建立’。”

  郭爽(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子琦/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