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见到布什总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2日09:55 环球人物

  见到布什总统

  随着中国礼宾官的进入,在会谈厅等候的中美双方人员都站了起来。胡主席和布什总统并肩走了进来。布什总统和美方人员在门的对面一侧坐下,胡主席在靠近门的一侧坐下。布什开门见山:“我们继续会谈。主席先生,我们需要做出一个战略决定,会谈准备进行多长时间?”双方领导人都会意地笑了。在欢迎仪式上,布什总统第一次在公开场合表示,美
中之间有共同的“战略利益”。克林顿总统在任时,中美曾达成共识,要建立建设性战略关系。这一提法在美国引起不少人特别是对中国持怀疑和反对态度的人的反对,布什入主白宫后美方就不再使用这一提法。不久前,佐立克副国务卿公开提出,中美应当成为“利益攸关方”。胡主席在南草坪做出的正式反应是,中美不仅应当成为“利益攸关方”,而且应当成为“建设性合作者”。

    布什总统先发言,提出了美国关心的几个问题。他直奔主题,所提问题不拐弯、不掩饰。他不时看看“参考要点”,又不时看看胡主席。胡主席阐述了中方的立场,并对美方立场做出回应。胡主席讲话时,一旦中方的看法与美方一致或接近时,布什总统就不断点头,还会轻声回应“对”、“好”。从他一些点头幅度和一直前倾的姿势可以看出,他在认真倾听、思考。第一次离布什总统这么近,我不由得仔细打量起他来。与克林顿相比,他脸庞的棱角比较明显,看起来严肃一些;克林顿的声音有些沙哑,布什的声音则比较清脆;克林顿表情变化多一些,布什则少一些;克林顿似乎更健谈,话更多,对美国立场的阐述更详细,布什则比较直率,在表述美国政策时似乎在努力不超出预先的准备,也不想有所发挥,更没有根据当时情景发表个性化的看法。

    布什说:“我要谈的还很多,可谈久了,我们的夫人会不高兴的,因为这就意味着他们还要等候更长时间。待会儿吃饭的时候,我们坐在一起,接着谈。”胡主席马上回应:“我以为我要和你夫人坐在一起的呢,那样我可以和她谈些轻松的话题。看来,我的计划要落空了。”大家笑了。

    于是,两位领导人起身离开。我们也随后前往宴会厅。宴会厅的过道上,人们已排起不长的队伍。大家按美方贵宾—中方贵宾—美方客人的顺序排队。美方礼宾官走过来,递给我两张卡片,一张是名卡,上面写着我的名字、职务和单位,另一张是桌卡,上面是桌号。他说:“待会儿你排队时,会有人找你要名卡,桌卡你留着。名卡是给司仪唱名时用的。当你排到第一个时,司仪会唱名,报你的名字和身份,然后两国元首和夫人分别和你握手,此后,你站在第一夫人身旁合影。”渐渐地,我看见前面两国元首正在逐一与来宾握手。美方礼宾官收走了我的名卡。当我走到第一位时,司仪喊出了我的名字和身份。我看到布什总统面带笑意,眼睛一抬,示意我上去。“Welcome to the White House.(欢迎到白宫做客)。”布什总统说。我答道:“见到你很荣幸。”我们相视并点头,握了手。这一握,不是政客那种漫不经心的应付,但也不是朋友之间那种带感情的交流,而是一种与欢迎客人比较相称的动作。接着,我与布什夫人劳拉女士握手。这是礼貌的一握。然后,我与胡主席和刘永清同志握手。这虽然不是我第一次与胡主席夫妇握手,但我还是因为兴奋和紧张而有些不知所措:“胡主席好。”胡主席点头微笑。而与刘永清同志握手时,我竟然连个问好的话都没说,只是相互笑笑、点点头。然后,我站到刘永清同志身旁,面对摄影师,摆出了自己所能想象的最好的姿势。接着,我走进人头攒动的宴会厅。宴会厅入口和对面是墙,两侧是窗户。这样的设计,使里面显得比较开阔和透亮。大厅里已有五六十人,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地攀谈着。我就座的圆桌不大,一桌坐8人,稍不小心就会相互碰撞。桌上中央是一个花篮,每人面前是两只杯子,一只装的是水,另一只准备盛酒。由于午宴推迟,一些客人饥饿难耐,就悄悄撕开面前的面包充饥。与前一天在比尔·盖茨家吃的那种酸酸的、软得不用撕就能断开的面包相比,白宫的面包很结实,脆而有韧劲,好吃多了。这时,我惊喜地发现,我的左侧是身有残疾的美国联邦参议员井上健。他是美国国会受尊敬的日本裔元老,也是美中议会交流小组共同主席之一。他慢慢起身,笑着和我打呼。这是一种礼貌的表示。我在美国期间从事国会工作,虽然对他很熟悉,但他并不认识我。再看右侧,是美国民主基金会总裁。

    落座之后,我四处看看。相继看到了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劳工部长赵小兰、副总统切尼、国务卿赖斯等。在这种比较轻松的场合,他们都一改正式场合严肃的面孔,微笑着与熟识的客人打招呼。一位中国代表团团员还主动与赖斯打招呼并合影。这时,著名华裔钢琴家朗朗向我走来。他个头不高,满脸笑容,有点熊猫特有的那种憨厚可爱劲儿。我们合影留念。他说:“总统很可爱也很亲切。他见到我时说,哎,哥们儿,你来了。”我知道,“朗朗”在美国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他是应美方的邀请参加午宴的。出席午宴的都是美国的头面人物,朗朗在美国的知名度可见一斑。

    见午宴还没有开始的迹象,我也走出餐桌,到人群中“串串”。虽然在华盛顿工作了近3年,但我还是没有发现一个朋友。看来,我还没有交上一个上层朋友。一会儿,有人示意两国领导人要来了。我赶紧回到桌边。大家起立迎接。在掌声中,两国元首和夫人走到主桌旁。这时,我打开菜单一看,发现白宫所供应的菜很简单:奶油玉米浓汤,什锦色拉,香烤海鲜蘑茹,锅贴和甜点。饮料是冰水和

葡萄酒。不过对我这个比较挑食的人来说,这些菜还算可口。两位元首就座时,人们发现,他们打破了常规,即主人和主宾相隔而坐。布什和胡主席并肩坐在一起,一起在交谈。用白宫发言人的话说,两国领导人有许多话要说,只能利用吃饭的时间继续谈。午宴是先讲话,后吃饭。大家边吃边谈,气氛很活跃。即使相邻而坐的人说话,也得适当提高嗓门。我和参议员畅谈中美友好,和民主“卫士”争论民主的意义和美国民主的双重标准。当装点得非常漂亮的什锦水果杏仁
蛋糕
端上来的时候,坐在我对面的美国朋友建议我拍张照片,我应允。于是,拍得一张由蛋糕和我的脸庞组成的照片。由于表情过于欣喜和夸张,是拿不出来给别人看的,只能自己瞧了。饭饱酒足之后,是欣赏美国一支著名乐队的演奏。这是一个乡村乐队,四个男子边弹吉它边唱 ,让来宾尽了兴。午宴结束了,司仪宣布请中方客人先走,美方客人先稍等一会儿。我赶紧起身与周围的人告别,跟着同事们快步走出了白宫,上车后随着摩托车队驶往下榻的饭店。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