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黑山铁定独立南斯拉夫将成记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3日02:48 重庆晚报

  黑山选民超过55%支持独立巴尔干地区可能引发新冲突

  昨日,塞尔维亚和黑山(塞黑)的黑山共和国有关是否独立的全民公投结束。官方消息证实,根据统计结果,超过55%的黑山选民投票支持独立。这标志着从1991年开始的前南斯拉夫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彻底分崩离析,“南斯拉夫”这个名字成为历史。同时,世界上将出现一个新面积为1.3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65万的新国家——黑山。

  官方确认支持独立者获胜

  据美联社最新消息,5月22日,黑山国家选举委员会证实,支持独立的派别在此次公投中获胜。国家选举委员会主席利皮卡透露说,根据已经接近完成的统计结果,55.4%的选民在21日的投票中支持黑山独立。

  为了减少争议,避免可能产生的冲突,欧盟此前曾表示,只有在超过55%的选民赞成独立的情况下,欧盟才会承认公投的有效性。如今的结果证实了黑山和塞尔维亚联盟的解体,写下了前南斯拉夫“消亡”的最后一章。而且,黑山国家选举委员会公布说,21日公投的投票率达到了大约88%,说明了此次公决的权威性。

  两派对峙黑山气氛紧张

  在官方统计结果出炉之前,庆祝的礼炮和烟火已经在黑山上空此起彼伏,轰鸣声不绝于耳。数千名支持者开心地涌上首都和其他城镇的大街庆祝黑山独立,他们向天空鸣枪,放焰火,挥舞黑山独立运动使用过的旗职,还有人开着车上街并按响喇叭。电视台也祝贺公民们获得了独立,将5月21日称为“历史上的重要日子。”

  然而,反对独立派则讽刺他们的行为。当晚,在首都波德戈里察,反对独立与赞成独立的两派还出现了对峙,气氛十分紧张。政界人士称,随着正式结果的宣布,反对独立一派将会倍感失落,从而潜伏着巨大的危机。

  塞尔维亚接受分裂现实

  与此同时,塞尔维亚和黑山的有关官员则呼吁人们在官方结果公布之前保持平静和耐心,因为塞黑的解体不仅对黑山很重要,塞尔维亚也将因此成为一个新的国家。

  现在人们关心的焦点已经转向塞尔维亚。其实,塞尔维亚在黑山独立的问题上态度是一贯的,那就是坚决反对。但在很多塞尔维亚人看来,塞黑联盟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所以,如果黑山真的宣布独立,两国关系可能会趋于冷淡,但塞尔维亚估计也不会有太过激烈的反应。正如南斯拉夫分裂让人痛心,但人们也不得不接受这一残酷的现实一样。

  欧洲表态尊重公投结果

  5月22日,欧盟对黑山此次的公投表示称赞。欧盟外交与安全事务高级代表哈维尔·索拉纳表示:“我们将完全尊重公投结果。”欧盟发言人阿尔塔法赫·塔尔迪也表示,整个公投过程平静,投票率高,这对公投的合法性意义重大。

  不过,也有政治分析家担心,黑山一旦独立将会打破巴尔干地区在科索沃战争后形成的均势,“欧洲火药桶”再度被引爆的场面很可能出现。

  据中国日报

  独立之后冲突与机遇并存

  分析人士认为,黑山全民公决的这一结果背后有着诸多历史和现实的因素,公决的完成仅是黑山独立之路的开端。未来一段时间,黑山、塞尔维亚以及西巴尔干地区将面临着不少挑战。

  建国成首要任务

  随着公决的完成,塞黑将不复存在,这也标志着原南斯拉夫联盟的彻底瓦解。塞尔维亚和黑山这两个共和国将就“分家”及未来关系展开谈判,双方都将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两个共和国独立后面临的首要任务。二者都需要对现政府机构进行“升级”,以满足成为一个主权独立国家对更完备的组织机构的需求,尤其是建立各自的外交部和国防部。这一重组过程将耗资巨大,对于国民经济主要依赖于旅游业的黑山来说更是负担沉重。

  其次,黑山独立给塞尔维亚民族的“整体士气”带来影响,此间分析人士称,不能排除塞族激进分子发起抗议活动的可能性。

  巴尔干地区添隐忧

  同时,分析人士也对黑山独立对巴尔干地区稳定的影响表示担忧。黑山与塞尔维亚分离将对该地区民族主义者的分离意识将起到一定“催化作用”,其中包括对波黑的塞族人和生活在马其顿的阿族人的影响,以及对目前进行中的科索沃最终地位谈判的影响。因此,地区不稳定因素可能有所增加。

  关于黑山独立是否会在历来冲突不断的巴尔干地区引发冲突,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时殷弘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塞黑的分裂,将会使科索沃地位问题重新突出,一系列前南遗留问题也会再次浮出水面,很可能引发巴尔干地区的新动荡和新冲突。不过,欧盟一直密切关注黑山的公投和独立问题,相信欧盟也会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暴力冲突。

  两国都想加入欧盟

  公决对塞尔维亚和黑山来说都是一个起点,双方将不遗余力地谋求各自的发展,摆脱数年来围绕独立问题的纷争。关于塞黑分裂后的前景,时殷弘教授表示,黑山与塞尔维亚双方存在着很多共性,比如都视加入欧盟为首要任务,并重点发展与俄罗斯、美国和北约的关系,从而获得提升国际地位和经济水平的途径。此外,两者在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有着长期的联系。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双方在某种形式或框架内开展合作与协调也在情理之中,某些政治上的紧张关系将得到相应缓解。

  综合新华社、中国日报

  历史尘埃

  南斯拉夫

  分分合合

  “南斯拉夫”的本意是告诉这个国家的人们,大家同属“南部斯拉夫人”,要形成一个团结的国家。然而,随着黑山的独立,南斯拉夫这个名字成为历史。但是,国家名字的消失,并不代表南斯拉夫人从此消失。

  第一南斯拉夫

  一战结束后,协约国于1918年极力促成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成立了“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王国”,1919年的《凡尔赛和约》承认并确定了该王国的主权和边界,是为第一南斯拉夫。1929年,王国改名为南斯拉夫王国。

  第二南斯拉夫

  1941年4月6日,德意轴心国集团向南斯拉夫发动全面侵略,南斯拉夫被意、匈、保等国瓜分。以铁托为首的南斯拉夫共产党领导武装起义,并取得了胜利。1945年11月29日,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是为第二南斯拉夫。1963年的新宪法又改国名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第三南斯拉夫

  1991年,图季曼领导的克罗地亚以及斯洛文尼亚两共和国率先宣布独立。1992年1月,德国率先承认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独立,整个欧盟也步其后尘。在马其顿和波黑宣布独立后,1992年,南联邦议会通过《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宪法》,正式宣告了存在47年的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解体。

  南斯拉夫成为历史

  2002年4月9日,塞尔维亚和黑山就两国未来关系达成协议,两国组成相当松散的邦联,定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2006年5月21日黑山全民公投,超过55%的黑山选民投票支持独立,“南斯拉夫”彻底告别历史。

  本报综合

  网络编辑:孔祥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