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还原麻省理工学院辱华版画事件表象与真相(图)(2)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5日14:40 国际在线

  宫川茂教授:“没人耐心地把整个项目看完”

  

还原麻省理工学院辱华版画事件表象与真相(图)(2)

  曾挂出“辱华版画”的麻省理工学院网上课程“视觉文化”主页。

  

还原麻省理工学院辱华版画事件表象与真相(图)(2)

  麻省的中国学生和校方、教授会谈。

  在韩麟的帮助下,记者终于通过电子邮件与当事人之一的宫川茂教授取得了联系,宫川茂前后一共回复了6封邮件。

  宫川茂证实课程单元是由道尔教授编写的,他主要负责监督网站的技术流程。

  宫川茂认为中国学生和网民产生了误解:“在抗议爆发后的前三天,海外华人的论坛上出现了许多帖子,完全曲解了我们对这些图片的用意。发这些帖子的人显然没有花时间来阅读和图片相关的说明。例如,有一个帖子一开始就把这些图片定义为二战的情景。当看完全部的内容后,人们就会发现,引起颇多争议的《脱离亚洲》这一章,只是这个项目中一个小小的部分。道尔教授使用了例如‘种族主义’和‘施虐成性’等字眼,确定无疑地表现了他对这些行为的谴责。”

  “在中国人中有一种可怕的误解,以为这个主页本身贴有残暴场面的图片,这是完全错误的。其实读者必须在网页上不断点击七到八个链接之后,才能看到这些图片。”

  他认为产生误解的原因是“从4月24日到26日,各大论坛上根本没有提供适当的情境,导致华人没有机会思考我们使用这些图片是否合理。”

  宫川茂教授不无遗憾地说,“然而没人有耐心把整个项目看完。”

  在谈及收到的数千封抗议邮件时,宫川茂强调在收到“带有敌意的(hostil)邮件”的同时也收到了许多支持邮件,其中包括一名中国硕士在读生的道歉信。

  “他向我道歉是很有勇气的,我非常佩服这位年轻人。”宫川茂说。

  林达:我们应该感谢道尔教授和宫川茂教授

  记者在Mitbbs上看到,中国学生在一篇《严重抗议MIT今日主页行为,大家支持一把!》的帖子中这样写道:“我看了其中一个主题:Throwing off Asia,不过是为日本一战和二战时期对外的侵略扩张寻找开脱和借口,粉饰美化军国主义的发展。”

  大量帖子表明,当时不少中国学生认为“视觉文化”在使用这些版画时,没有进行必要的合理解释,来“正确”说明当时的历史背景。

  然而,旅美作家林达否定了这一说法。林达在其文章中提到,道尔教授课程中的文字表明并非对这些版画“没有附加解释”和缺少说明。

  5月12日,记者在“视觉文化”课程的一个页面上,找到了林达提及的课程中的这段文字:

  “然而,这个题材,和地上被砍下的人头,形成了一副极为可怕的景象……即使在一个多世纪后的今天,这种辱蔑仍然令人震惊……这个毒种在1894-1895年的暴行里就已种下……它将爆发为全面暴行。”(原文为英文)

  5月5日网页更新前,这段文字有没有呢?经过一番查找,在Mitbbs上,记者发现了一名网友特意拷贝、以留作“证据”的原始网页,在课程的相同位置,也同样看到了这段话。

  但是,记者看到,在4月24日当天发表的所有帖子中,没有人提到这一点。而在其后几天,有很少几个帖子据此为教授进行了“辩护”,却被淹没在数量更多的声讨帖子中。

  “道尔教授和川茂教授把这些图画从一百多年的时间长河里打捞出来,我们应该感谢道尔教授和宫川茂教授。” 林达说。

  薛涌:“中国学生制造了一个‘假新闻’”

  5月13日,薛涌在他的博客发表文章认为:“中国学生制造了一个‘假新闻’”:“事件的真相,并不是有些学生说的那样。”

  “光看这些图片,是让人觉得很愤怒。”薛涌说,“这些日本版画不能剥离来看,它们是整个课程的一个有机部分。”

  薛涌告诉记者,道尔教授曾撰写《拥抱战败:二战前夕的日本》一书,并因此在2000年获普利策奖非小说作品奖,是美国这一领域最著名的学者。他在“视觉艺术”课程中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现代战争中一个国家丑化对方,会通过一个重要的途径,那就是图像资料,而甲午战争中的日本大量使用了这些资料。

  “其实这位日裔教授本人是坚决反对当今日本政府对战争不反省的。我们伤害了一个自己的朋友。很多人称他为‘日本教授’,这就很有误导性。”薛涌说,宫川茂虽然在日本出生,但8岁就到了美国,应该称为“日裔教授”。

  “在这次事件中,这名日裔教授实际上是一个受害者。” 薛涌说。

  麻省理工学院“辱华版画”事件真相

  “误读”因网民缺乏求实态度

  在麻省的中国留学生真如薛涌说的那样,“制造了一个假新闻”吗?他们都不知道那些版画在使用时已注明相关的批判信息吗?

  初发帖者有意忽略课程主题?

  在国内广泛流传的那篇《图文报道》的作者,是麻省化工系的中国学生毛康毅。毛在电话中告诉记者,参加这次见面会之前,他曾看过“视觉文化”网页,也看到了其中那些批评日军暴行的言论。

  “为什么在你的帖子中没有提到这一点呢?”

  “他们的观点跟版画说明混淆在一起,很难区分。不仔细观察的话,看不出来哪些是他们的观点,哪些是对版画的描述。”他认为,“版画的那种说明以中国人的眼光来看,表达的方式很不恰当。”

  误读是因为版画解释不明显?

  韩麟也认为,整个课程篇幅很长,而那些谴责日军暴行的言论太过简短,在文中过于靠后。

  “而且,课程中在描述那些木版画的具体内容时,给人的感觉是在嘲弄中国人。没有用引语的方式区别开来,让人误以为是教授本人的意见。”因此CSSA要求二位教授对版画给予合理的背景解释,并放到网页前面的显著位置。

  对CSSA这种要求,薛涌评论为“很不合理”。

  “从学术的角度而言,这种语言都是多余的。”薛涌说,在美国,学术必须要用尽可能客观的语言,而不会用一种是非性的语言来框住读者的头脑。

  韩麟也对记者说:“其实,那两个教授本来是担心日本右翼势力的反对,因为他们在文中有批评日军暴行的言语。但是没想到会招致中国学生的强烈抗议。”

  “辱华版画事件”损害华人形象?

  韩麟表示,此次“辱华版画事件”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对方听到了中国人民的声音,他们道歉了,以后也会更小心一些。”

  “但是后来事情的发展,已经不像我们开始想象的那样了。”韩麟的语气相当无奈:“那些攻击性的邮件中辱骂和人身威胁之类的言辞对中国人的形象特别不利。”

  在Mitbbs的一篇文章中,记者看到了这样的文字:“部分中国留学生挑战的,绝非表面看来什么歧视与侮辱中国人的种族或民族偏见,而是西方学界至高无上的学术自由。他们习惯了……情绪化道德化的叙述。”

  很少有网友认真读完课程内容

  在Mitbbs上,一位网友表示:“我读到了一些反面意见的帖子。于是抱着要找到确切证据来反驳这些帖子的初衷,我翻遍了Mitbbs,终于找到了这个网页的保存版。当认真读完了这个网页以后,我觉得我开始重新反省我自己的想法。我也希望回这个帖子的网友至少把这个网页认真读完了以后再回。”

  而根据记者在Mitbbs上看到的情况来看,很多人并没有通读“视觉文化”整个课程,也没有注意到那些对日军暴行批判的言论。有一个学生说“课程太长”,自己只“大概”看了看“脱离亚洲”那部分的图片——这样表示的并不止一位。

  据记者了解,此事在以网络为主要渠道传播到国内时,相关报道对信息的披露也不完整,甚至还有错误之处。比如,“脱离亚洲”(Throwing off Asia)一度被翻译成了倾向性很强的“逐鹿亚洲”。

  帖子在国内传播时被添油加醋

  而Mitbbs上那篇名为《[图文报道]MIT画报事件教授见面会》的帖子在4月27日发布后,很快就被转贴到国内,且标题被更改为《MIT的中国学生抗议辱华事件的现场纪实》,在天涯等网络论坛迅速传播。不仅如此,还增加了“它的主题《 Throwing off Asia 》是通过日本右翼的视点来为日本一战和二战时期对外的侵略扩张寻找开脱和借口,粉饰美化日本军国主义”等按语。

  “看得我热血沸腾!”“是中国人就给顶上去,支持所有爱国的同胞!”网友纷纷跟帖。少数人表示了不同意见,但引起了更为激烈的声讨。

  原帖作者毛康毅解释道:“因为我只是记录当天见面会过程,也发表在那个很小的论坛,也注明未经同意,不得转载。不知道它会在国内传播成什么样。”

  “信息在网上传播时,本来就容易失真,而国内很多网民却缺乏一种求实的态度,往往习惯于道听途说,就大发评论。” 薛涌说。◎文/本报记者马军实习记者朱志鹏图/Mitbbs

  来源:青年周末

[上一页] [1] [2]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