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谁是下一位联合国地球村“村长”?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8日10:15 汉网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23日离开北京,结束了对中国的正式访问。据外电报道,安南亚洲之行一个重要的议题就是协调各国对联合国秘书长下任人选的立场。安南的任期将于2006年年底结束,下一任秘书长有望在10月产生。目前,表示有意竞选秘书长或被认为是该职位合适人选的各国人士已有7位。回顾这些热门人选的过去,能够使我们了解国际社会选择联合国秘书长的基本标准。

  童话铁娘子

  拉脱维亚总统瓦伊拉·维基耶弗赖贝加

  瓦伊拉的故事就像一个童话——一个小女孩逃离陷于战乱的祖国,数十年之后返回祖国,成为总统。

  瓦伊拉1938年生于拉脱维亚首都里加,1945年随父母离开拉脱维亚。由于当时二战尚未结束,瓦伊拉一家的移民之旅充满危险。抵达德国后,一家人在疾病流行的难民营待了一段时间。在联合国难民机构的帮助下,瓦伊拉一家定居北非国家摩洛哥。1954年,他们一家定居加拿大。她最终成为蒙特利尔大学一位著名的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除母语拉脱维亚语之外,她还能熟练运用法语、英语、德语、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

  1991年苏联解体,拉脱维亚宣布独立。1997年,瓦伊拉从蒙特利尔大学一退休就飞回祖国,一年后正式回国永久定居。这个没有任何从政经历、在国外生活了50多年的红发女人令观察家们大跌眼镜——居然在选举中获胜,成为拉脱维亚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统。不仅如此,她还成为拉脱维亚最受欢迎的政治家,2003年再次当选总统。

  在国内,瓦伊拉推行市场经济,被人拿来与英国铁娘子撒切尔夫人相比;在外交上,她游说西方国家领导人,2004年,拉脱维亚如愿成为北约和欧盟成员。

  ■点评:年龄可能会成为她竞争的阻碍。

  裁军专家

  联合国前负责裁军事务的副秘书长贾扬塔·达纳帕拉

  达纳帕拉的学生时代充满辉煌色彩。17岁时,达纳帕拉参加了一个全国作文比赛,题目是“我们希望的世界”。他没有想到能够获胜,更没有想到能代表斯里兰卡参加由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组织的世界青年论坛,在美国游历了3个月。达纳帕拉回忆说,“在美国的经历令我改变了当记者的理想,而是希望成为外交家。”

  1965年,他参加了斯里兰卡外交部的公开招聘,加入外交部。1984年,达纳帕拉被任命为斯里兰卡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和维也纳机构的代表。

  1996年,达纳帕拉曾被认为是接替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候选人。1998年2月1日起,他担任联合国秘书处负责裁军事务的副秘书长,1998年2月26日起任伊拉克武器核查特别小组专员。

  时至今日,这个说话轻声细语、为人幽默的职业外交官已经成为世界上主要的裁军专家之一。

  ■点评:在联合国工作时颇有声望。

  亲民外长

  韩国外交通商部长官潘基文

  潘基文1970年毕业于首尔国立大学外交学系,1984年在哈佛大学著名的肯尼迪政治学院获硕士学位。

  韩外交通商部次官柳明桓说,潘基文拥有近40年的丰富经验,作为一名外交官,他的名誉从未沾染污点,他所涉足的问题大都与“和平与安全”、“发展与人权”和“民主”有关,这正是联合国立足的三大支柱。

  潘基文精通英语、法语。他曾笑言自己年轻时法语十分流利,但现在因说得少了而变得生疏,需要勤奋操练一下。

  潘基文也是少数乐意接触、融入各国平民生活里的外交官。去年出席完老挝举行的东盟会议后,很多外交官员立即归国,但他却选择抽空在首都万象漫步,在小摊上买新鲜果汁,与当地百姓闲谈。

  ■点评:因韩美的军事合作关系,可能得到美国支持。

  土耳其功臣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凯末尔·德尔维什

  德尔维什1949年出生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他的父亲是土耳其人,母亲是德国人。

  德尔维什1973年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77年,德尔维什加入世界银行。1996年,他成为世界银行负责中东和北非地区的副行长。

  多年在经济界的经验,使得德尔维什具备了丰富的财政管理经验。2001年,土耳其面临本国现代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此时,土耳其政府想到了德尔维什,邀请他担任本国财政部长。

  德尔维什果然不负众望。他利用自己独立于国内各政治团体利益之外的超然立场,取得了国内改革派的支持,开始艰难地推行经济复苏计划。2002年,土耳其经济恢复快速增长,通货膨胀率下降,土耳其货币里拉的币值也稳定下来。作为帮助土耳其走出经济危机的功臣,德尔维什在土耳其国内赢得了广泛支持。

  2005年8月15日,德尔维什就任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

  除母语外,德尔维什还能熟练使用英语、法语和德语。他结过两次婚,现任妻子是美国人。

  ■点评:美国支持,俄罗斯可能会投票反对。

  和平斗士

  东帝汶外交和合作部长若泽·拉莫斯·奥尔塔

  奥尔塔1949年12月26日出生于东帝汶的帝力,母亲是帝汶人,父亲是葡萄牙人。

  奥尔塔20岁开始在东帝汶做记者。当时的东帝汶还是葡萄牙的殖民地。1970年到1971年曾被葡萄牙殖民当局流放到莫桑比克。

  1975年,葡萄牙殖民者决定离开东帝汶。但在眼看要获得独立时,印尼军队于当年12月进入东帝汶,奥尔塔逃离,他来到纽约联合国总部,作为东帝汶海外代表在安理会发表演说。年仅26岁的他成为在安理会发表演说的最年轻的政治家。在奥尔塔等人的努力下,联合国通过了要求印尼从东帝汶撤军、给予东帝汶人民自决权利的决议。

  1996年,奥尔塔和东帝汶主教西门内斯·贝洛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在联合国的帮助下,东帝汶在2002年获得独立,成为世界上第192个国家。奥尔塔成为这个新国家的第一任外交部长。

  尽管奥尔塔11个兄弟姐妹中,有4人被印尼军人杀害,但他对印尼民众没有憎恨。他曾经说过:“我感到骄傲的一件事是,在我们24年的斗争中,从未针对一个印尼平民。”

  ■点评:未公开参加竞争。

  不回头看的改革者

  波兰前总统亚历山大·克瓦希涅夫斯基

  克瓦希涅夫斯基1954年出生于一个医生家庭,他投身政治早,崭露头角也早。1985年他在政府中担任负责青年工作的部长,是波兰历史上最年轻的部长。

  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东欧巨变中,克瓦希涅夫斯基创立了波兰共和国社会民主党,任党的最高委员会主席。在1995年的总统竞选中,他带有西方风格的表现和灵活的竞选策略,吸引了年轻选民。他的观点是“不要回头看”。1995年11月19日,刚满41岁的克瓦希涅夫斯基当选为总统,成为波兰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

  克瓦希涅夫斯基上台后继续经济改革,推动波兰加入北约和欧盟。2000年,他蝉联总统。在他领导下,波兰于1999年和2004年分别加入北约和欧盟。英国《经济学家》杂志曾这样评价克瓦希涅夫斯基:他与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保持良好关系,有技巧地处理与东欧国家的微妙关系……

  ■点评:俄罗斯表示不希望来自东欧的候选人担任秘书长一职。

  经济专家

  泰国副总理素拉革·沙提拉泰

  儒雅、豪爽、贵气而又才华横溢,这是许多泰国人对现任副总理素拉革的看法。

  现年48岁的素拉革是个土生土长的曼谷人。他是泰国历史上第一位哈佛毕业的博士。

  1995年的一次偶然机会,素拉革被时任泰国总理的班汉相中,一举提拔为财政部长,时年38岁的他成为泰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部长。

  素拉革步入政界后不久,泰国爆发金融危机,此时的素拉革充分发挥出自己的经济才能,顺利将国家经济政策在短时期内引上正轨。

  2001年,他信又相中素拉革,任命他为外交部长,2005年3月他又出任主管经济事务的副总理,成为泰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副总理。

  2004年初,素拉革在与各国外长闲谈时无意说到联合国秘书长换届之事。当时一些国家的外长提议素拉革去参选,还被他本人认为是“善意的调侃”,但当后来他信也表示希望他去竞选后,素拉革才开始仔细考虑,并正式提出申请,而且很快得到东盟国家的支持。

  在工作之外,素拉革更是一个幸福的男人。素拉革的夫人素塔万萨提拉泰是泰国王后诗丽吉的侄女,英国剑桥大学的经济学博士。素拉革去年在美国大学演讲时曾这样赞许自己的妻子:“家庭的幸福让我精神百倍地去面对纷繁变化的世界,与妻儿共进晚餐是我最好的放松方式。”

  ■点评:是东盟推出的正式候选人。

  下任秘书长应轮到亚洲 专访前联合国副秘书长金永健

  ■地区轮换应继续

  《环球》:美国坚持认为应按“能力标准”进行选择,而不应受地区轮换原则的限制。看上去这很具迷惑性。那么,对秘书长的选拔标准,联合国有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规定?

  金永健:关于联合国秘书长选拔的标准,联合国宪章上是没有规定的。没有具体的标准,但确有传统的做法,那就是地区轮换。虽然联合国宪章上也没有这个规定,但在几十年来的实践中,都是这样做的。至于美国人说的应该轮换到东欧,我有两点看法:第一,按顺序轮下来,这次应该到亚洲;第二,目前东欧代表的究竟是哪个地区?过去在联合国内部是有个苏联东欧集团,但现在很多东欧国家成了欧盟成员国,属于欧洲范畴了。

  中国支持轮换制度是一贯的。在1981年联合国秘书长选举时,中国就曾反对瓦尔德海姆连任,支持非洲提出的候选人萨利姆。其实,当时中方并不反对瓦尔德海姆本人,而是因为他已经两任了,应该轮换。最后经过很多轮投票,杀出黑马德奎利亚尔。

  历史上秘书长所属国家在国际上都不具有很大影响力。否则,秘书长加上大国的实力,会使这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陡然增强。

  ■亚洲应该协调好人选

  《环球》:亚洲各国有没有就候选人的进退进行相互协调的可能?

  金永健:目前亚洲公开提出竞选的候选人已有好几位。我认为,无论如何,亚洲国家应全力争取亚洲人能够被选为秘书长。希望有关候选人的国家之间能够进行磋商,协调行动。

  当然,是否能够协调也不一定。因为历史上,非洲、拉美等地区往往也提出好几个候选人。如1991年选加利的时候,非洲也有几个候选人,最后才一个一个退出。

  ■中国并不期待“亲华派”秘书长

  《环球》:此次选拔联合国秘书长,亚洲国家对中国的作用期望很高。中国可在此次联合国秘书长选拔的过程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金永健:因为中国是常任理事国中惟一的亚洲国家。我们希望亚洲国家能够选出一个深孚众望的亚洲人来当秘书长。中国这么做不是出于自身利益,而是认为这是所有亚洲国家的共同愿望。但是,并不等于说选出亚洲人秘书长之后,他就要代表亚洲说话,代表中国利益。中国并不期待将来的秘书长是一个“亲华派”,只为中国说话,为亚洲说话,亚洲利益第一。这不现实,也不可能,而且也不符合我们的要求。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