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美预警系统“把脉”地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1日04:04 山西晚报

  千百年来,难以预测的地震灾害造成不可计数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如果有一种感应器能够准确“把握”地壳运动“脉搏”,并抢在山崩地裂几十秒前发出警报,或许灾区的人们就有时间寻找避难所,燃气和电力公司采取应急保护措施,疾速行驶的列车也能立即刹车、保全旅客生命。

  美国地质勘探局今年夏天将在加利福尼亚州启动一项为期3年的测试项目,检验3种
新型地震预警系统。“预警并非灵丹妙药,”美联社5月29日援引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地震学家理查德·艾伦的话说,“但我认为,它起码能减少地震的冲击力。”

  新系统实地演练

  在前期测试中,科研人员利用3台预警系统(其中两台由加州理工大学研制,另一台出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对历史数据分析对比,检验它们是否能够准确估算出地震震级。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模型在接收数据仅4秒后,就准确测算出地震的大小。然而,预警准确性还须实地检测。3台预警系统即将“加入”洛杉矶和旧金山湾地区地震检测网络,与已有感应器一同收集地震强度和位置等相关数据。试验系统对数据分类,在数秒内估计出地震大小。

  如果新型地震预警系统检测合格,美国将投入数年时间和数千万美元,用于升级地震检测网络以及建立完整的国内地震预警体系。目前美国国会为地震多发地区升级和安装数字感应系统建立的专项资金仅1700万美元。美国地质勘探局为新型地震预警系统检测提供的启动资金也只有25万美元。

  预警并非万能药

  地震预警系统并不能预测地震。当地表发生断裂时,震中附近的感应网才能估计到地震大小。从震中传出的微弱原生波(P波)最先到达地表,其次才是具有毁灭性的次波(S波)。当微弱波动超过一定密度时,感应器就发布警报。由于电子信号传输速率大于地壳震动波速度,所以人们在真正的地动山摇前得到警报。

  如果预警系统恰好位于地震带正上方,也就是P波和S波几乎同时到达地表的区域,预警也就失去意义。

  有人估计,在1906年重创旧金山的里氏7.8级大地震中,距离震中数英里的居民区本应在地震侵袭60秒前得到警报。不过一些人质疑,即使提前60秒预测到地震,灾区民众也没有足够时间逃生。此外,地震预警系统偶尔会“谎报军情”。以日本最新研制的地震预警系统为例,该系统从2004年2月至2005年8月一共发布245条警报,其中“假情报”比率约为10%。

  据《新闻晨报》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晚报网络编辑:赵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