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鸟”化石填补进化树空白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17日10:14 东方早报 | |||||||||
新华社华盛顿6月15日电 中美科学家15日在华盛顿宣布,在甘肃省玉门附近的昌马镇发现了生活在约1.1亿年前的“甘肃鸟”的较完整化石,分析显示这种有翅的鸟能像鸭子一样潜水。这一发现填补了鸟类进化树的空白,也为现代鸟类水栖起源的观点提供了有力佐证。 即将于16日出版的《科学》杂志刊登了有关论文。论文第一作者、中国地质科学院
论文分析了5具“甘肃鸟”化石:其身体上半部结构表明它能从水面起飞;后腿和蹼足的细节显示,它可能是靠足推进的潜水鸟,很像现代的鸭子,但能力稍逊。另外,“甘肃鸟”骨骼中空程度低,因此较重也较笨拙。 科学家说,“甘肃鸟”所处环境要更温暖湿润,它们可能以鱼、昆虫为食,偶尔也吃植物,其饮食结构只有找到头部化石后才能确定。 “甘肃鸟”是今鸟类已知最古老成员。今鸟类包括所有现代鸟类及其直接化石祖先,出现于1.4亿年到1.1亿年前的白垩纪早期,它与肩部骨骼结构相反的反鸟类是鸟类进化中两大分支,都源于“始祖鸟”。 参与研究的美国卡内基自然历史博物馆的马修·拉曼纳说,今鸟类化石“在白垩纪早期相对罕见,这是‘甘肃鸟’令人激动的原因之一”。尤海鲁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指出,这次的化石发现将已知今鸟类的进化研究提前上千万年到白垩纪早期,昌马也成为以今鸟类为主的最古老鸟化石遗址,而10年前曾发现“长羽毛的恐龙”的中国辽宁西部多出土反鸟类化石。 “甘肃鸟”化石发现于1981年,那时只找到鸟类的部分后腿化石。 黄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