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记者经过“遥远的地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0日09:25 星辰在线-长沙晚报

  

记者经过“遥远的地方”

  “在那遥远的地方”——海晏。

  

记者经过“遥远的地方”

  列车上相互偎依的一家人。他们的幸福,将会随着青藏线的全线通车愈加浓厚。

  

记者经过“遥远的地方”

  一位藏族小伙正从西宁乘火车前往格尔木转乘汽车回拉萨。青藏线全线通车后,藏族同胞回家的路将更为便捷。本报特派记者 小刘军 陈国忠 千灵坡 摄影报道

  6月18日下午5时49分,在西宁进行了短暂的逗留后,记者搭上了西宁开往格尔木的N909次列车继续西进。这是一趟在长沙火车站已很难见到的“绿皮火车”,设施落后,就如同车窗外的土地,给人最直观的感觉是苍凉、贫瘠。

  ■遥远的地方不再遥远

  列车从西宁开出,记者连忙将手提电脑上了网,将之前采访的部分内容发回报社。由于信号不稳定,时有时无,几张照片竟发了两三个小时。好容易将稿子发完,列车刚好在一个小站停了下来。

  “乘客朋友们,海晏站到了……”海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个陌生的地名,然而提起民歌《在那遥远的地方》,可能就很少有人不知道了。海晏位于青海湖畔,古为羌地,汉时置西海郡,以汉族为主,还有藏、蒙古、回等少数民族。“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们走过了她的身旁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王洛宾写下的动人歌曲,为人们勾画了一幅绝美的图画,也给海晏留下了“遥远的地方”的历史定格。

  随着1984年5月1日青藏铁路西宁-格尔木段通车,这个“遥远的地方”的对外联系明显增多;特别是1992年原子弹氢弹爆轰试验场对外公开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后,小城海晏逐渐热闹起来。

  “我相信青藏铁路正式通车后,海晏会越来越好的,一个投资上亿元的帐篷城正在兴建,我对我的家乡充满了信心。”一名从外地返乡创业的小伙子告诉记者,他个性鲜明的“贝克汉姆式鸡冠头”特别打眼。

  ■朝圣的两个藏民家庭

  草草吃了晚餐后,记者一行开始在车厢内四处走动,看能否找到合适的采访对象。当走到最前面的一节车厢时,两个藏族家庭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两家人显然是结伴出行,他们中只有一个男子会讲一点点普通话。他说他叫藏布,记者和藏布的交流在结结巴巴中进行,费了半天的劲,才弄明白藏布一行是去拉萨拜佛的。

  他们的行程是从西宁坐火车到格尔木,再从格尔木乘汽车前往拉萨。“我以前去过一次,这次是和老婆、女儿一起去,她们没有去过。”和藏布同行的是他的好朋友丹巴,丹巴只会说藏语,记者和他的交流只能通过手势和藏布的简单翻译来进行。

  在交谈过程中,藏布4岁的小女儿柴旦卓玛始终在不安分地扭动着。和满身藏服的父母不同的是,卓玛的衣着打扮和汉族的孩子没有什么不同。正当记者准备离开时,一个男孩的脑袋突然从丹巴妻子的旁边拱了出来:原来小丹巴一直躲在母亲宽大的藏袍下睡觉,他没有睡醒,咕哝了两句话后,又沉沉睡去。

  在这节车厢的尽头,记者碰到了前来巡查的列车长。这名湖南人的女婿介绍,这趟列车条件不好,达不到进藏标准,因此车上藏民不是很多,自己也不会藏语。他说:“不过,7月1日通车后,新开的列车上的乘务员必须接受藏语培训,我的一些同事已经开始学习藏语了。”

  回头望去,小卓玛正剥开一个煮鸡蛋津津有味地吃着,母亲则拿着一瓶饮料不时喂给她喝。

  ■铁路开通带来的困惑

  在记者发稿过程中,一个神情腼腆的小伙子一直盯着记者的手提电脑看,充满了好奇。

  小伙子名叫苏来玛乃,汉名韩学林,他说他是撒拉族人,属于回族的一支。记者了解到眼前这名20岁的小伙子在格尔木拥有一台大货车,从格尔木到西藏跑货运已经4年。苏来玛乃说,自己小学毕业后就没有读书了,14岁开始跟着师傅跑运输,16岁时自己买了台中型货车独自从格尔木跑拉萨。“我们村子里男孩子15岁就可以结婚,就要开始养家了。”苏来玛乃说,自己今年元月才结婚,算是晚婚了。

  谈起自己的运输生意,苏来玛乃立刻没有了那份腼腆,显得成熟稳重起来。2005年,苏来玛乃换了一台大货车跑生意,也请了两个司机,自己则开始当起了小老板。“今年生意不好做,铁路开通了,赚不到钱。”苏来玛乃说,自从青藏铁路格拉段从5月1日开始货运试运行以来,运价急剧下降。“原来一吨货的运费是400元,现在最多280元。”说着,苏来玛乃皱起了眉头。

  “南方铁路网络那么发达,汽车运输的生意一样好得很。”记者安慰他。苏来玛乃的眉头舒展了许多,但看得出他依然将信将疑。

  ■没有逃过高原反应

  6月19日早7时许,终于到了格尔木了!从来没有如此迫切地盼望天亮,从来没有如此盼望列车早点到达目的地。在14个小时的行程中,9个小时是在漆黑的夜间:从西宁出发时,窗外是草原,但却看不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晚10时,乘务员熄掉了灯,并善意地提醒记者早点上床睡觉,因为11时许要经过海拔近4000米的关角隧道,怕记者有高原反应。

  高原反应是记者出行前听到最多的词汇之一,但由于西宁的海拔不太高,记者没有体验到。爬上铺位后,想尽了一切办法终于渐渐入睡,本以为可以逃过高原反应,没想到最难熬的一夜竟然是如此开始的:从当晚10时到翌日早6时,记者竟然醒过来十多次,时而头痛,时而呼吸困难。由于天气干燥,鼻腔和喉咙里面像刀子刮似的,每次呼吸都是一次痛苦的运动。鼻子内已经开始出现凝结的血块,一不小心碰到了就会流鼻血。列车员说,初上高原的人都难免有这些反应。(本报格尔木今晨专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