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冷却地球(多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7日12:09 合肥报业网-江淮晨报

  还未到三伏天,全国已经开始“高烧”,6月11日至18日,河北南部、山西南部、河南中北部及陕西东南部极端最高气温达38~40摄氏度,局部地区超过40摄氏度。专家预计,与1961年至1990年的30年平均气温相比,2020年全国年平均将升温1.3~2.1摄氏度,到2030年升温1.5~2.8摄氏度,2050年升温2.3~3.3摄氏度……趁着地球还没有变成一个巨大的压力锅,一些科学家提出五花八门的设想,给地球降温。

  人造出大片“乌云”

  随着地球气候变暖,环境成为了热门话题:从冰川消融到海平面上升,从温室效应到臭氧层破坏,从印尼海啸到加勒比海飓风,从西北高原的沙尘暴到笼罩在全球所有大都市上空的烟雾……环境既是媒体的焦点,也是各国政府对内对外政策不敢忽略的内容。就在大气环境窒息着人们呼吸、社会环境混淆着人们视听的时候,一些专家学者正在实验室里制定着大胆的计划,那就是:冷却地球。

  美国著名物理学家、氢弹之父爱德华·泰勒在95岁辞世前,出过一个惊人的主意——遮光法。通俗地说,就是像天女散花那样在大气层中播撒铝和硫磺粉末,人为制造一大片“乌云”,用来部分遮挡太阳光芒的直接照射。

  泰勒不仅提出了骇世惊俗的设想,而且为这一设想做出了精密计算:只要撒100万吨铝和硫磺混合的粉末,就可以使日照时间减少1%,刚好抵消温室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

  其实,泰勒这种设想的灵感来自火山爆发。1991年6月,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大规模喷发,火山灰形成的“乌云”覆盖了周围几百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和海域,使这一地区的温度在数星期内下降了0.4度。泰勒茅塞顿开:人类虽然无法让火山在指定的时间、指定的地点按规定的强度爆发,但完全可以使用各种技术手段制造“火山喷发”的效果。他设想过让飞机飞行在1.3万米的高度“航播”粉末,也考虑过动用美国海军在赤道海域向空中施放粉末“礼花”。正当泰勒为这个计划自鸣得意之时,生物化学领域的专家向他发出了警告:飘浮在空中的铝和硫磺的粉末颗粒将对同温层造成严重破坏,扰乱大气环境的平衡。

  遮光法行不通,老科学家还有新招儿:把5万个巨型反光镜送上卫星轨道,将一部分灼热的阳光反射到太空中去;或者干脆在地球和太阳之间安置一颗超大型人造卫星,直接遮挡太阳的光芒。美国政府对这种离奇的想法倒是十分认真,甚至愿意拨款资助这类项目的研发。

  诗情画意的“反光法”

  为了给地球降温,想出这类疯狂点子的学者并非泰勒一人。2004年1月,英国剑桥大学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共同举办了一次专题研讨会,“为避免危险的气候变化”寻找解决办法。会上,主持美国核计划的著名物理学家洛厄尔·伍德提出了一个更为大胆的设想:在太阳和地球之间引力互相抵消的平衡点上,安置一个直径2000公里的半透明滤光镜,以减弱射到地球上的阳光的强度。这个“遮天蔽日”的滤光镜还可以通过变换倾斜角度来调节透光量,达到调节地球气温的目的:当地球气候变热时,它可以减少透光量为地球降温;反之,当地球遇到冰河期时,它又可以增加透光量为地球加温。想法不错,可是谁会为这个投资超过1000亿美元的项目买单呢?

  与“遮光法”、“滤光法”不同,美国大气研究中心的约翰·莱瑟姆提出了更富有诗情画意的“反光法”。他的思路是让乌云变成白云,从而增加地球的反光率。他设计的具体做法很像人工降雨,即用分布在四大洋中的上百台巨型涡轮机把海水喷到数千平方公里的云层中,使云雾中细微水滴的数量增加10%以上。这样,层积云就会变得又白又亮,好似一面巨大的反光镜将阳光反射回太空中去。

  还有的学者提出了更为简便易行的办法:干脆往大海中倾倒几十亿个高尔夫球,让蓝色的海洋白浪滔天;或者把地球上所有建筑的屋顶都刷成白色,使每一片屋顶都成为一块高效反光板……

  气象专家普遍担忧

  美国人的疯狂设想引起了全球气候专家的普遍担忧,他们知道,大气环境是一个复杂而微妙的整体,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比如,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气候变暖导致了南北两极冰山的融化,冰山的融化导致了海平面的上升,海平面的上升又导致了荷兰、孟加拉国等国海水倒灌……对于美国人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法国地球化学专家、法国全球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让·儒泽尔直言不讳地表达了他的不以为然:“这些计划是愚蠢而危险的,它们会给未来已经失去控制的气候问题增添更多的风险因素。美国人宁可支持这样一些疯狂的计划,也不愿反省自己破坏环境的生活方式。”

  事实上,温室气体的排放与人类的活动有着密切联系。据统计,世界各国的热电厂、水泥厂、钢铁厂、炼油厂等重污染企业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30%。如果采取有效措施回收废气,逐渐减少乃至最后消除这些企业的二氧化碳排放,就会大大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

  虽然处理废气要付出每吨30-60欧元的高昂成本,但总比把成百上千的美元抛向太空来得实际些。美国人似乎也明白这个道理:2003年2月,布什总统宣布建造世界第一座零排放煤炭发电厂。这应是继1997年联合国“京都协定书”之后,美国在控制二氧化碳方面的重大举措。

  含有二氧化碳的废气回收之后,总要找个安全的地方储存。在这方面,挪威第二大石油公司海德鲁公司很有经验。该公司从1996年起就开始将其北海钻井平台排放的二氧化碳气体回灌到开采完毕的油气井里,回灌总量已超过100万吨。其实,除了报废的油气井可以回灌,遍布世界各地的煤矿、矿井以及透气岩层都是适合储存废气的地方。据科学家计算,全球的地下“空间”总共可以储存12万亿吨二氧化碳气体。

  给大海“补铁”白忙活

  另外,海洋也是可供选择的天然“储气罐”。海洋每年自然吸收的大气二氧化碳气体高达180亿吨,这就给研究人员提供了极大的想象空间。上个世纪末,美国伯克利大学和劳伦斯-利弗摩尔国家实验室开始进行一项研究,将经过液化处理的二氧化碳注入3000米以下的深海,利用海水的巨大压力将这些废气永远“禁闭”在海底。对于这种做法,生物学家颇不以为然,姑且不说这些散落在大洋深处的“废气湖泊”会给海洋生物带来怎样的危害,只要想想因地震和火山爆发而将这些气体重新带回大气中给人类造成的灾难,就足以让人毛骨悚然了。

  于是,科学家们想到利用海洋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然而经过数年调查研究,海洋学家们惊奇地发现,浮游生物在南太平洋几乎绝迹。加利福尼亚州的海洋生物学家约翰·马丁认为,这是因为缺铁,于是他建议给大海“补铁”以刺激浮游生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活动。这招还真灵,经过四次大规模的“补铁”,美国和澳大利亚的科学家们看到,浮游生物的数量竟增加了三四十倍。这时一个叫迈克·马克尔的人看到了商机,注册了一个“绿海洋风险公司”,专门从事给海洋“补铁”的工作。他断定,只要撒下25万吨的铁粉,培养出来的浮游生物就可以“通吃”全美国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碳,一想到那些为达到废气排放减量目标而需要使用他的服务的大公司,迈克似乎已经看到了滚滚财源。

  可是不要高兴太早。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并不意味着二氧化碳的最终吸收。人们注意到,当这些微小的绿色藻类死亡时,大多数都在海面上分解了,只有小部分沉到了海底,与二氧化碳“同归于尽”。这对迈克无异于当头一棒,因为随着浮游生物在海水表面的分解,释放出来的二氧化碳又回到了大气当中,让他白忙活了一场。还有人为迈克算了一笔经济账:他开采、加工、运输铁粉所消耗的矿物燃料远远超过他储存在海底的二氧化碳。说白了,就是别指望大海能清除我们人类制造出来的二氧化碳。

  的确,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已经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如果人类不用心呵护地球,等待我们的就不是一个“热”字了。冷却地球听起来像个神话,但是通过人类的努力,它也许又不是神话。

  ·据《世界博览》·

  ■探索

  午夜航班加剧全球变暖?

  虽然被安排在午夜飞行的航班(即俗称的红眼航班)能为那些经常出差的人节省不少时间,但英国科学家却发现,这些航班是全球变暖的帮凶。他们的相关论文已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最新一期的英国《自然》杂志上。

  飞机在飞行时排出的热废气,遇到冷湿空气会形成由水滴和碎冰组成的凝结尾流,它能持续数小时并可能延展到2000米的宽度。根据过去的研究,这种尾流会吸收从地球表面散发的红外辐射,从而加剧全球变暖。英国里丁大学的尼古拉·斯塔博等人利用计算机模型研究了在北大西洋航线上的飞机所产生的凝结尾流,结果发现,在冬季飞行的飞机对全球变暖的影响更大,因为这个季节易形成凝结尾流。

  而更加令人吃惊的发现则是这种差异在白天和夜晚之间也很明显。尽管夜间航班只占所记录航班量的25%,在无云条件下,其凝结尾流造成的升温影响却占所有航班的80%。这是因为,凝结尾流在白天还有反射太阳辐射的能力,从而减弱了其负面影响。

  英国科学家还发现,在飞过美国东海岸的航班中,有36%都被安排在晚上,这些夜间航班对气候变暖的影响占到了53%。在所有飞过北大西洋航空走廊的飞机中,有48%为夜间航班,它们对升温的影响为58%。斯塔博表示,由于很难预测何时何地会产生凝结尾流,减小升温影响的最简单途径就是精心安排白天的航班时间,尽量减少夜间航班。

冷却地球(多图)

  爱德华·泰勒被称作“氢弹之父”

冷却地球(多图)

  地球接受太阳的能量大气阻碍能量的反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