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其实,天下本是一家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09日01:47 深圳特区报

  其实,天下本是一家人

  美学者在国际权威的《自然》杂志上发表惊世之论:世界各地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祖先,而且这个人离我们并不遥远

  有一些神话含糊地告诉我们,人类有着同一对鸿蒙时代的祖先,甚至在巴别塔的工
地上顶着太阳埋头苦干的时候,人们还互相称兄道弟。生物学家则直接找出了几百万年前的南方古猿“露西”,把它供为人类的“老祖母”。和他们相比,美国基因学家史蒂夫·奥尔森提供的人类家谱要薄得多,他最近在国际权威的《自然》杂志上撰文指出,世界各地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祖先,而且这个人离我们并不遥远,也许就生活在5000年前。

  数学推导:数千年前,我们有共同的祖先

  在与众不同的“寻根之旅”中,史蒂夫·奥尔森没有一头扎进图书馆的故纸堆,去苦读大部头的神谕经典,也没有跑进深山老林,用鹤嘴锄去采集化石样本。他的研究方法充满了信息时代特有的“闭门造车”的味道——奥尔森先建构了一套模型,然后借助一台超级计算机,在统计学家和计算机专家的辅助下进行缜密的运算分析,最后得出结论:现在肤色、语言和宗教大相径庭的人们,在5000年或7000年前却是同源的。

  奥尔森说他的研究是“数学推导的结果”。因为他的模型基于每个人都有两位亲生父母,4位祖父母,8位曾祖父母。如果一代一代地推算下去,接下来祖先的数量就是16,32,64,128......就这样子又有父,父又有祖,父父祖祖无穷匮也。

  如果照奥尔森的模型,这样倍增推算到15世纪的话,那么一个人会有100万位祖先。如推到13世纪,他的祖先就有10亿位。而在约9世纪的时候,也就是40代以前,则有惊人的1万亿位祖先。

  但事实上,即使在“人口爆炸”声不绝于耳的当代世界也没有这么大的人口基数,就更别说人口远不能和现在相提并论的9世纪了。所以可以设想一下,一个生活在1200年前的男人,他的女儿是你母亲的第36代曾祖母,他的儿子是你父亲的第36代曾祖父,这名男子将因此出现在你的家谱图中的两个分支的交合点上,一个属于母系的分支,另一个属于父亲的分支。可事实是,生活在1200年前的人非常可能不只在我们的家谱中只出现两次,而可能是几千次,因为当时的世界只有2亿人。用1万亿除以2亿,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那时每个人都会在我们所有人的家谱中出现过5000次。

  当然,5000只是个计算出来的平均数。因为出于战乱、疾病、灾祸等各种各样的原因,有许多生活在9世纪的人没有留下后裔,他们的名字并不会出现在当代人的家谱上。所以,另一些人在家谱中出现的次数会超过5000次。

  而且,正所谓天有不测风云,在漫长的1200年中,说不定哪代就会出现断层,为那一支的家谱画下一个悲情的句号。这样推算下去,会有越来越少的人出现在当代65亿人的家谱之中,到了某个时候,有一位祖先将至少在每个人的家谱中都出现一次。再推算下去,总会在一个时候,地球上的每个人都是当代人的祖先,除非他们没有留下延续到今天的后裔。

  根据奥尔森的这个模型,继续推演到约5000年或7000年前的话,那么当今的每一个人在那个时候的祖先就完全重合了。

  叶茂根浅:“地球村”很小,家谱书很薄

  就像阿历克斯·哈里著名的黑人小说《根》所描写的那样,对自己的祖先充满好奇是每个人的天性。人们都想知道自己的祖先是谁,他们住在哪里,他们过得怎么样……这种对血脉承传的关注,甚至可以超越空间和时间。人们翻阅着古老的家谱,收集先祖的遗物,探访早已芳草萋萋的祖屋,为的就是寻找祖先当年留下的蛛丝马迹,并在整理历史的时候为自己在错综复杂的家族网络中找到一个清晰的定位。

  奥尔森借助数学建模的研究成果无疑打通了各家家谱间的联系,使个人定位变得容易很多。因为在历史演进中,家谱间存在无数交集,而且在某一点上,虽然这些家谱以不同文字写就,但最后却很可能是殊途同归的。

  奥尔森的研究还发现,每个家族扎入历史的“根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深厚。研究谱系的专家们虽然掌握DNA这把独一无二的“身份密码”,但在追踪比较某些血亲的时候,也大可不必将目光投到比石器时代更久远的时空中,因为奥尔森甚至认为7000年也略显保守,他曾认定如果有机会回到2000年至5000年前—甚至很有可能仅仅在2000年前—可能就会碰上一个人,他是目前在世的所有人的祖先。

  所以,当大家兴致勃勃地参观博物馆中古埃及文物展览的时候,那些精美的雕像、奇特的象形文字、神秘的圣甲虫......很可能就出自他们的某位祖先之手。而那静静地躺在展厅中、用黑耀石制成的双眼不断审视着过往观众和千年历史的木乃伊,也极可能是他们的一位祖先。

  对此,奥尔森进一步解释说:“无论我们讲什么语言,无论我们的肤色是什么颜色,我们都有共同的祖先,他们曾在长江边种水稻,在乌克兰的草原上驯马,在美洲大陆上猎取树獭,在埃及修建胡夫金字塔。”

  这样的“寻根”研究显然得到了广泛关注。牛津大学统计学家约顿·海因认为,奥尔森研究成果非常“令人惊讶”。他说:“假如你在公元前3000年走进地球的任何一个村庄,你碰到的第一个人可能就是你的祖先。”

  但是,如果把这个“四海之内皆兄

  弟”的结论和充满纷争的现实进行比较的话,就会发现世界上到处充斥着苦涩的黑色幽默。这意味着在加沙城,每个充满仇恨的巴勒斯坦“人弹”都与他的以色列袭击目标有相同的祖先;而在美国,不断叫嚣着“白人至上”的每个三K党成员的家庭也都无一例外有皮肤黝黑的祖先。

  移民迁徙:一张覆盖全球的血缘网

  有些人一辈子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小山村里,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老死不与外界往来。而有些人却如迁徙的鸟,一直在四处奔波。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多,趋吉避凶、趋利避害的本能也进一步壮大了后者的队伍。事实上,正是迁徙的人口带来了居住在不同地域人们间的交流,当然也包括和“上门媳妇”、“上门女婿”这种通婚带来的血脉交流。

  在奥尔森的数学模型中,设计者选择了一个人口迁徙比率范围。有些地方的居民咬定青山不放松,一门心思生于斯、长于斯,而在其他一些地方则会有高达20%的人喜欢离开故土出去闯荡。在公元前5000年,就是在现代人那个“共同的祖先”生活的时代,人们基本不怎么喜欢东游西逛,可是到了2000年前,云游四方的人就大大增多了。

  俗话说“树移死,人挪活”。迁徙带来的不仅是个人境遇的变化,从更大范畴来说,这种移民也是导致全人类联成一体的关键。不管是欧亚大陆腹地的游牧民族赶着牛羊逐水草而居,还是“五胡乱华”中伴随刀兵反复出现的民族融合,都会积小流而成江河,逐渐编织出一张覆盖全球的血缘大网,其中的男性皆为兄弟,女性多是姐妹。

  当一些人在背井离乡的远方留下自己的子嗣,他们到一个新迁去的村庄里定居,并同当地人通婚后,就会将他们背后巨大数量的祖先同这个村庄原有居民的祖先连在一起,他们的子孙后代也将拥有来自远方的先祖。

  也就是说,如果在一个人数以百万计的祖先中有一位是来自于另一个族群,那么以那位祖先为桥梁,此人就会和那个族群所有的祖先扯上关系。所以,每个被船中途遗弃留在他乡的水手、每个心怀梦想去外地淘金的年轻男人、每个跟外来的游脚商人弃家私奔的女人,都会成为族际融和的媒介,只要他们生养后代,就一同造就了把不同人群联系起来的“兄弟连”。

  人们以前一直认为,在工业化社会来临之前人口迁徙很少发生,大多数人的生老病死都是发生在方圆几十里的一个小圈子里,外来的移民凤毛麟角。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战争是导致人口大规模迁移的一个重要动因。亚历山大大帝通过征服建立了跨越大洲的帝国,他将从希腊到印度北部的地盘都纳入了自己的版图,而在他的承传中就留有波斯人的血脉。此外,不论是在海上称王称霸的北欧维京海盗,还是横扫亚欧大陆的蒙古铁骑,他们动辄千里行兵,布武天下,这些军事行动都对定居的人口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平时期人们也越来越不愿拘囿于一地。在中世纪,拖家带口的吉普赛人从印度北部一直迁徙到了欧洲;在美洲新大陆上,印第安人中最大的纳瓦霍部族从加拿大西部搬到了现在位于美国西南的聚居地。而爱斯基摩人也经常跨越白令海峡,从西伯利亚游荡到阿拉斯加。就在这样大规模的移民中,随着人口的代际繁衍,宗族谱系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合集”。

  尽管不同的文化、语言、宗教信仰会成为族群间通婚融和的樊篱,但多姿多彩的历史却从来都不缺乏改宗换教、异族联姻、私生庶出这些“花活”。而且,就像现在全世界的人都爱往美国跑一样,在大浪淘沙的历史中还有另外一些促进民族融合的“大熔炉”,比如说法老王统治下的埃及、古罗马以及中世纪的西班牙等,就在那里,族群间的距离被一代代人大大拉近了。

  根深叶茂的大树通常是人类谱系的象征,但根据史蒂夫·奥尔森的观点,“人类之树”的根系并没有通常人们想象的那样深。图为澳大利亚悉尼皇家植物园的一棵龙血树。

  史蒂夫·奥尔森

  就职于美国国家科学院、白宫科技办公室和基因研究学院,著有多部书籍,其中的《人类基因的历史地图》曾入围2002年美国全国图书奖最终评比,并赢得美国全国科学作家协会所颁发的科学融入社会奖,还被《探索》等杂志选为2002年最佳科学读物。他为《大西洋月刊》、《科学》等报刊撰写的人类基因方面科普性文章为他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