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不可再生的还有文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0日10:03 解放日报

  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8日晚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开幕,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名代表将在历时9天的会议期间探讨保护世界遗产问题。此外,本届大会还将审议30个国家和地区申报的37个世界遗产地候选项目,评审结果预计12日揭晓。

  就在同一天,石油输出国组织即欧佩克宣布,该组织的11种市场监督原油一揽子平均价升到历史最高点。

  两条新闻,若从受重视程度而言,后者无疑会略胜一筹。作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能源,石油价格的每次变动都会吸引全球的目光。因为石油是不可再生的,而迄今为止,人类尚未寻找出它的替代品。

  然而,有一点千万不应也不能忘记:自然和文化遗产同样具有不可再生的性质,就像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一旦消失即是永远的遗憾。

  事实上,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的生存现状并不容乐观:阿富汗的巴米扬佛像石雕被炸毁、伊朗的巴姆城在地震中严重受损、贝加尔湖遭受工业污染、厄瓜多尔的戈拉帕格斯群岛的珍贵动植物种在非法捕猎中灭绝、印度的汗皮市因过度旅游开发而失去古城原貌……还有满目疮痍的伊拉克,位于巴格达的考古博物馆在战争中被洗劫一空,古巴比伦文明为此蒙受了巨大损失。

  自然灾害、环境污染、非科学城建项目、旅游资源过度开发、非法捕猎以及战争等因素都对世界遗产保护工作造成了威胁,导致众多的自然和文化遗产面临消失的命运。据悉,直到目前为止,全球仍有34处人类遗产受到上述因素的威胁,并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在这些名单中,非洲13处、阿拉伯国家7处、欧洲和北美2处、拉美4处。而亚太地区亦是“重灾区”,共有8处“濒危遗产”。

  人文遗迹和自然景观是自然、历史、文化与艺术相融合的统一体,是自然与人类共同发展的最有力见证。它们不仅属于当代人,也是我们应当为后人保留的一笔宝贵财富。人们对世界遗产的重视和保护,其实也体现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不同文明和谐发展的追求和向往。倘若文化变得同一,自然变得单一,世界还有何精彩可言?人类的精神家园又将变得如何贫瘠和缺乏活力?其实我们应当庆幸,仍然生活在一个物种多样化、文明多元化的时代。我们所要做的,除了保护“濒危”,更重要的是珍惜现在,未雨绸缪。

  葛小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