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十七棉变身创意“新天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4日08:04 东方网-劳动报

  东外滩规划轮廓渐显

  本报讯(记者罗菁)当北外滩建设如火如荼时,紧密相邻的东外滩板块也在紧锣密鼓筹划中。记者昨日了解到,如果把2010年世博会“水门”之一的复兴岛作为“鱼头”,已确定成为“渔人码头”的江浦路当作“鱼尾”,那么在这其中的“鱼身”将成为一个创新创意基地。

  据悉,曾是上海棉纺行业鼻祖之一的十七棉,将整体搬迁至江苏大丰。但它留下的厂房不会被夷为平地,将建设成一个以纺织为主题的时尚类服务业园区。

  棉纺厂成创意地标

  在人们心里,“大杨浦”总是给人一种工业区的概念,轰鸣的厂房、高耸的烟囱以及那一辆辆呼啸而过的载重卡车,成了杨浦区黄浦江沿线经常可以看到的场景。

  近年来打出“知识杨浦”口号的杨浦区,把眼睛盯住了这样一条总长15.5公里,土地可利用面积达到550公顷的区域。这是一块未来的“风水宝地”。

  “杨浦区滨水而生,因港而兴,上海近代文明的孕育和发展就发生在这里。”杨浦区经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但随着上海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沿江的传统产业和老港区功能正在逐步衰落,建设创新创意产业基地,将进一步推进杨浦区老工业基地的结构调整,实现二三产业的互动。

  尽管目前创意基地的具体方案还没有确定,但在征集专家意见时,不少人都不约而同地把眼光同时聚焦在了一个点上———十七棉。

  在上海体制改革研究所提出的设想中,十七棉附近的区域将成为“主干企业区”,主要吸纳各类家纺设计机构。

  专家在设想中指出,长三角家纺集群目前基本还处于“量大价低”的尴尬局面,提高产品档次已成为必然趋势。而在杨浦的这块区域中,原本就有大量的纺织企业,一方面,它们的工业用地可直接商用化;另一方面,历史的底蕴和发展方向又是如此相同,把它们转化为创意中心最适合不过。

  “纺织记忆”不会消失

  十七棉厂办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大丰厂房还在建设中,因此短期内还不会搬迁,但企业外迁已经确定。

  “这块土地上的历史保护建筑都不会被拆迁,在我们搬走后,它就将摇身一变,在这里面将有最新的纺织作品发布会、最优秀的设计工作室、最先进的面料展示厅……”她肯定地告诉记者,在这里你照样可以闻到纺纱的味道,不过那不再是油腻,而是时尚的气息。

  上海纺控集团办公室卢勇在谈及该地块时告诉记者,自己原先也来自江浦路、平凉路附近的手帕一厂。“现在这个厂也已经消失了。”

  卢勇表示,走高端、走科技、走时尚的发展道路,是上海纺织的必然选择。“如果再走传统工业化的道路,和上海今后的发展目标以及城市形象都不相符。”

  目前,上海纺织提出了“科技纺织、绿色纺织、品牌纺织、时尚纺织”的口号,重塑当年辉煌。卢勇告诉记者,十七棉的外迁正是走“脑体分离”道路的典范,一方面积极走出去,打造新的生产基地,以科技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进一步增强竞争能力;另一方面,在上海市区积极利用优质地块资源发展时尚产业,不断推动自身的生产技术能级提升,做大做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