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纽约时报将吸纳更多“草根文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9日03:03 东方早报

  “到2010年,全球的所有报纸都将变成小报型。”这是2004年6月世界报协的年会上,英国著名的严肃报纸《独立报》总编辑凯乃尔根据调查报告作出的预测。“作为美国报业的标杆,美国百年大报纽约时报一般不为时尚所左右。”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喻国明昨晚接受上海东方早报记者采访时强调说,“但在眼下新媒体的冲击下,就是纽约时报也不得不作出妥协。”报纸“一小就灵”

  早在上个世纪末期起,英国和澳大利亚开始将区域性的大报版面变小,拉开了严肃大报小型化的序幕。英国《独立报》的小型化更是加速了大报小报化的进程。《独立报》在2003年,该报日发行量从1990年的40多万份锐降至20万份,为求起死回生,报社决定将报纸“做小”。2004年3月,《独立报》改为小报。有200余年历史的英国老牌大报《泰晤士报》在2003年到2004年,发行量整整下降了24%。于是,《泰晤士报》的现任老板———70多岁的默多克决心对《泰晤士报》实施改革。2004年底,大报型的《泰晤士报》功成身退。

  让《独立报》和《泰晤士报》的老板大喜过望的是,报纸“一小就灵”,两家报纸也做了瘦身运动后发行量大增,咸鱼翻身。

  一种新报纸broadloid(小开张大报,由大报broadsheet小报tabloid延伸出来的词)作为新的势力加入报业角逐,“小报化”策略使英国报业市场重新洗牌,并在世界范围产生很大影响。小报化是大势所趋,据国际报业营销协会统计,在澳大利亚、南美、西欧、北欧近30个国家和地区,全国发行报纸中半数以上是小开张的。“太过成熟的烂苹果”“尽管世界报纸瘦身风潮风起云涌,但美国报纸则处于相对保守的态势,美国新媒体技术层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报纸附和新媒体兴起作出的形式上的改变则相当滞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喻国明比拟道,“有一种说法,美国报纸是过于成熟的烂苹果。”只有《华尔街日报》2005年10月改为四开小报,那也只是它的欧洲版和亚洲版。但不可避免的是,在新媒体颠覆了传统媒体绝对“话语权”的形势下,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起,美国报纸发行量从整体上呈缓慢下降趋势,“所以现在连纽约时报也不得不屈从市场压力做了形式上的颠覆。”报纸变小优势多多,其一,方便人们在地铁和公共汽车的车厢内阅读。其二,大报改小,读者的阅读心理更加放松。其三,小报意味着对树木等造纸原料的节省,对于报社来说可以节约一大笔开支。“纽约时报的这次改变不仅仅只是形式上的革新,报纸的内容和整体风格也会有大动作。”喻国明分析说,“不变是因为报纸要标杆精英文化的权威性,而变则意味着纽约时报会吸纳更多的‘草根文化’信息。”

文 方晓 洪燕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