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吴建民:日本不可能不加入亚元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4日14:16 新华网

  “东亚正处在大变化、大发展的前夜。”这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反复强调的一个主题。

  这位资深外交官认为,如果说过去30年东亚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区内贸易合作已具相当规模,那么,展望未来,人们会发现,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历史经验告诉人们,每当一个地区的经济高速增长,贸易合作不断深入,区内各国经济互补性增强之时,大规
模投资合作的时机就要到来了。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2006东亚投资论坛”将于7月29日在山东威海举行。

  东亚思想库提供智力支持

  《环球》:投资合作是“东亚投资论坛”的主要议题。那么,除了为投资者提供一个交流平台之外,投资论坛还具有哪些功能?

  吴建民:“东亚投资论坛”的功能,是把潜在的合作伙伴聚集在一起开展合作。这个论坛首先是为聚集合作者提供便利,通过相关信息的介绍与合作者的相互交流来发现合作的可能性。如果有关方面有合作的意向,论坛可以进一步追踪,然后是调动外交资源来推动合作项目取得进展。

  “东亚投资论坛”是在东亚思想库网络框架下运行的,该网络为东亚一体化进程提供智力支持。如果有些问题需要政策上的支持,那么东亚思想库网络就可以提供政策建议。它是一种学界、政界和经济界的三方互动,通过互动来产生一些成果。这些成果是从政策上予以推动的,它来自于实践,而不仅仅是学者之间的交流。

  《环球》:为推动东亚一体化,发展基础设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请问环亚高速公路和环亚铁路建设现在的进展如何?

  吴建民:环亚铁路的思想早在1995年就由时任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提出,5年后,时任中国总理朱基表示支持这个构想。

  环亚铁路有东线、中线和西线三种方案。东线方案的好处是可以把现有的基础设施大量地利用——如果能把柬埔寨的金边到越南的胡志明市这段铁路利用起来,那么整个环亚铁路就可以运行了。实际上这个方案已经在运作之中。

  同时大家也觉得要发展一个地区公路设施也是必不可少的。现在中国也打算参与环亚公路建设,目前正在进行具体的研究工作。因为参与进去涉及到很多部门,我们要研究中国到底需要拿出多少公里的公路参加环亚公路网的建设。

  至于环亚交通线路何时能建成,现在还很难预测。但是我们要看到有利的条件:各国的经贸关系在飞速发展,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在上升,只要有需求,再有加强合作的政治意愿,就会大大地推动公路、铁路的建设,困难也会随之迎刃而解。

  《环球》:您提到了问题的两个方面,一个是大家对发展经济的需求,另一个是加强合作的政治意愿。那么您觉得东亚国家在政治上的立场有无分歧?

  吴建民:尽管大家的政治立场不同,但是各国也都愿意把东亚一体化作为发展的长远目标。从目前来看,大家在政治上比较关注的一个是中日关系,另一个就是美国因素如何处理。

  对于东亚一体化,美国一开始是反对的,但是1997年以后美国的态度有所改变。现在美国没有意见,但是希望东亚一体化过程中的有关情况自己也能够了解。我认为东亚国家的合作对美国是有好处的。东亚一体化不是为了对抗美国,而是为了发展这个地区,同时深化同世界各地区的合作,美国当然也会从中受益。

  《环球》:但是在一体化过程中,好像也有一些国家一直在担心中国的主导?

  吴建民:实际上中国无意争夺主导权。如果争夺主导权,那么东亚一体化进程就无法推进。我们关心的是结果,就是这个地区的共同发展。共同利益呼唤着加强一体化进程。

  各国已经达成一致,就是由东盟来主导,我们也尊重东盟的主导作用。比如去年底的东亚峰会,参与国的标准是由东盟提出的,我们没有意见,而是支持他们的方案。我们尊重东盟的主导作用,无意争夺主导权,这一点我们对日本也讲得十分清楚。

  在东亚一体化的过程中,各国在政治层面上的了解会相互加深,困难会逐渐克服。

  “东亚一体化更为包容”

  《环球》:与欧洲一体化和北美经济一体化相比,您认为东亚一体化的前景如何?

  吴建民:三个地区有各自的特点,如何往前走取决于各个地区的本身,而不是照搬其他地区的模式。

  北美经济一体化主要是自由贸易区,还没有提出共同体的概念,但是他们今后可能会朝这个方向发展。欧洲从煤钢共同体到经济共同体,只经历了50年的发展,虽然现在遇到了一些问题,但是再过50年呢,可能前景更为光明。

  亚洲国家要建设一个经济共同体,大家都有这样的意愿,但是在政治和安全层面,目前各国谈得不多,这要看今后的发展。大家的利益趋同,就有可能建立影响更为深远的机制。

  世界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像犯罪、自然灾害、气候变化、传染性疾病这样的问题,都是一个国家无法靠自身力量予以解决的,这就使各国的共同利益在增加。去年胡锦涛主席讲过一句话,人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休戚与共,这是有道理的。

  亚洲国家虽然起步比较晚,但是发展势头非常好,尤其是1997年以后发展得相当快。快是因为经济上有共同的需要,快的过程中大家都得到了利益。所以大家现在劲头比较足,愿意继续往前走。

  《环球》:除政治和经济因素外,欧洲一体化也拥有一定的宗教和文化基础,您认为在东亚一体化进程中宗教和文化因素是否同样重要?

  吴建民:亚洲文化的特点是包容性强。中国从来没有经历过宗教战争,儒家文化的包容性非常强,而其他东方文化也有类似特点。所以我觉得东亚一体化的过程当中,东亚文化的优势会展现出来——它追求的是宽容与相互借鉴——这对于东亚共同体的建设是大有益处的。

  “日本不可能不加入亚元区”

  《环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就是货币的联合,那么您如何看待亚元的前景?

  吴建民:大家关注亚元的前景,第一个原因是欧洲的成功经验。欧元问世几年以来,它的好处已显而易见。首先就是欧元区的内部交易成本大大下降,促进了该地区的经济合作。其次是欧洲的货币开始变得稳定,不易遭致攻击,这对经济发展有很多好处。欧洲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开始了货币的联合,这是必然的趋势。

  第二个原因是亚洲经济也在快速地发展,亚洲国家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其路径之一就是在货币上实现自己的联盟。前不久,在上海召开的东亚金融合作会议上,有学者甚至提出了走向亚元的路线图,这说明大家在深刻地思考这个问题。思考可以推动政策的发展。

  我个人的看法是,只要亚洲的经济一体化在稳步地向前发展,那么亚元就是一个必然结果。

  《环球》:在欧洲,英国是美国的铁杆盟友,其经济政策及福利制度也与欧洲大陆有明显区别,英国至今还游离在欧盟核心的边缘,也没有加入欧元区。与此相比,亚洲的日本也是美国重要的盟国,两国之间还有安保协定,那么在将来的东亚共同体中,日本会不会也成为一个边缘分子?

  吴建民:虽然日本也是美国的盟友,但是在去年底的东亚峰会上,日本也签署了《吉隆坡宣言》,宣布把建设东亚共同体作为长远目标。日本有自己的特点:它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经济总量比英国大得多;现在日本要从“脱亚入欧”转变为重返亚洲,就要处理好同亚洲国家的关系,毕竟它在地理上还是亚洲国家。因此,日本与英国不能完全类比,如果有一天亚洲国家要搞亚元,日本是不可能不参加的。

  中日关系看9月以后

  《环球》:在欧洲一体化过程中,有一个关键因素是法德和解,但是在东亚地区,中日关系却持续地紧张。

  吴建民:中日关系从1972年邦交正常化以来,在经济、政治、文化和人员交往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今天,中日关系碰到了困难。这并不是偶然的。日本面临着新的形势: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发现它的邻居逐渐走向衰落,但是今天,日本却不得不面对一个崛起的中国。甚至有日本人认为,203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将超过日本。

  中日关系遇到困难,是与1972年以来两国关系发展的大潮流相悖的。我们已经把这个问题非常明确地向日本指出了。关键是看9月份以后日本将如何发展。

  在日本国内,反对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的声音在增多。日本几家主要的媒体都已明确表示反对。对于靖国神社的问题,过去其他国家很少表态,但是现在美国和欧洲出现了很多反对的声音。美国开始劝说日本找到解决的办法。对于中国反对参拜,美国是表示理解的,美国认为中日关系紧张对他们不利,他们说要努力推动这个问题得到解决。(《环球》杂志记者/刘新宇)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来源:新华社/《环球》杂志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