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外滩画报专题 > 正文

十三行的瑞典记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7日17:43 外滩画报

  十三行的瑞典记忆

  在以十三行为代表的中国商人眼中, 瑞典人的形象不错。在瑞典“哥德堡号”博物馆里,至今保存着一幅画像,是一个穿着清朝三品官服的中国人。据考证,这就是曾任十三行总商的潘振承。

  文/ 李琴

  “哥德堡”号重返广州,由此,中国近代史上显赫一时的广东行商及他们的行会——十三行,再度成为一个热闹的话题。

  十三行,在今天的广州不过是一个普通的路名。这条不过百米的“十三行路”现在是一个服装集散地,很多本地人早已记不得十三行的本来故事了。

  1686 年,广东地方政府招募了13 家较有实力的行商,指定他们与到达黄埔港的外国商船做生意并代海关征缴关税,始称“广东十三行”。之后,商行数目屡有变化,多时达几十家,少时则只有4 家。由于垄断海上对外贸易的特权,十三行逐渐成为与两淮的盐商、山西的晋商并立的行商集团,行商多巨富。在此后的100 年中, 十三行竟向清朝政府提供了40% 的关税收入。

  “ 中瑞贸易在很多历史细节上留下了遗存。” 广东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李庆新说。1932 年,广东行商第一次见到了来自瑞典的商人。

  瑞典人有着不错的口碑。李庆新介绍说,当时的广州口岸,瑞典被称之为“蓝旗国”,或者被翻译成“瑞国”,瑞典商行被称之为“瑞行”。曾有广东巡抚这么评价:“美国、印度、菲律宾以及荷兰等国之商人虽不温和守礼,倒也不奸诈顽固,惟英国人最为固执难缠..瑞典人最为谦和温顺”。由此推断, 中国商人对瑞典人印象不错。

  瑞典拥有更详细的关于中瑞贸易的资料。瑞典人奴德·奎斯特在《哥德堡号历险记》一书中描述了“哥德堡号”船员第一次看到中国行商的情形,“我们第一次看见这么多的中国人。他们皮肤呈黄色,眼睛向上斜吊,大部分人个头矮小。那些商人做生意时只收白银..有钱人衣着鲜艳华丽,留有长胡须,很少看见他们的夫人。” 在瑞典“哥德堡号”博物馆里,至今保存着一幅画像,是一个穿着清朝三品官服的中国人。据考证,这就是曾任十三行总商的潘振承。在当年的海上贸易中,这是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

  中瑞贸易中断后不过几十年,十三行也迅速消亡。1840 年代,五口通商开始,繁华的广州失去了唯一对外贸易港口这一特权, 著名的广东十三行也由此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上一页] [1] [2]

  相关专题:外滩画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