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求同存异是周恩来为我们发明的一件法宝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8日12:33 世界知识杂志

  张宏喜

  周恩来为我们创造了很多宝贵财富,“求同存异”的提出及运用即为其一。

  求同存异是周恩来的创新

  求同存异是当今人们常用的一个词,但查一查权威的《辞源》和《辞海》,里面没有收集这个词,可见它是后来产生 的新词。最通俗常用的《现代汉语词典》对这个词的解释是:“找出共同点,保留不同点。”《新华成语词典》将其作为一个 成语解释为:“寻求共同之处,保留不同意见。指不因个别分歧而影响在主要方面求得一致。”1986年11月出版的《汉 语大词典》对这个词的解释及举例是:“找出共同之处,保留不同之处。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 矛盾总是有的,目前只要大体过得去,可以求同存异,那些不同的将来再讲。’《人民日报》1965年3月23日:‘共同 点是基本的,分歧是局部的,可以求同存异。’”这部词典在做解释时大都是引用古书,这里却仅仅引用毛泽东和《人民日报 》的文章,可见在古书里没有找到这个词。2000年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外交辞典》有“求同存异”的条目,其解 释为:“中国对外关系中遵循的基本方针之一。周恩来1955年4月在万隆会议上首次提出。他宣布,‘中国代表团是来求 同而不是来立异的’。亚非国家都受过并受着殖民主义造成的灾难和痛苦,有求同的基础。他们中存在的不同思想意识形态和 社会制度,‘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此后,他将这一方针的应用扩大到所有国家。他说 ,世界各国为了在世界上一起生存,‘应该撇开不同的思想意识、不同的国家制度’,寻找‘共同点’,保留不同点。这一方 针是周恩来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并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该辞典把求同存异提得很高,视为中国外交的基本方针之 一和周恩来外交思想之一。笔者所查资料证明,《中国外交辞典》所说求同存异是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首先提出来的是正确的 。《汉语大词典》引用的毛泽东的话是1957年1月27日说的,晚于周恩来。《人民日报》的说法更晚。

  再往前查,《论语》里孔子说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对于这句话专家们有不同的解释。笔者认为,孔 子在这里主要是说君子和小人的,他经常说到君子和小人,在这里的意思是说君子与君子之间虽然有不同意见但能和睦相处, 因为君子有很高的涵养,心胸开阔,顾全大局,不斤斤计较个人的私利;而小人则不然,他们即使有共同的地方,也很难和睦 共处,因为他们各怀鬼胎,各有自己的私利,把自己的私利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而不管别的,他们之间相处不过是相互利用而 已。从君子的“和而不同”中似乎能联想到求同存异的意思,因为只有求同存异才能达到“和而不同”,不然相互有不同意见 的人之间是无法和睦相处的。

  但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与周恩来的求同存异存在明显的差别,孔子是讲君子与君子之间,周恩来的“求同存异” 是指有不同意见的人们之间特别是国家与国家之间寻求共同点,不存在谁是君子谁不是君子的问题。也许可以说求同存异是由 “和而不同”引申而来,但它毕竟已是个新词,意思不同,所以说求同存异是周恩来的发明创造是站得住脚的。

  如果有谁能查出在周恩来之前有人用过这个词的话,笔者可以对本文加以纠正,但即使在周恩来之前有人用过该词, 也没有产生多大的社会影响和效果。而周恩来在1955年4月19日的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提出的求同存异则产生了巨大的 影响,不但在那次会议上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从而使会议沿着符合亚非国家利益的正确方向发展,而且开启先河,产生了 深远的历史影响,从此求同存异成了深入人心的国家与国家之间不能不遵守的规则。

  不过笔者认为,自从人类文明史开始以来,战争时间短,和平时间长,而只要是和平时期,人类就得求同存异,没有 求同存异就没有和平。可以说人类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相互求同存异的情况下生活的,也就是说求同存异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 现象。但在周恩来之前,没有人把这一点总结和提出来,是周恩来首先总结并提出了求同存异。

  求同存异的目的何在

  求同存异不是目的,而是为大家的共同目标服务的,求同存异之后要做什么是最重要的。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指出, 亚非地区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殖民主义在这个地区的统治并没有结束,经济上还很落后,因此这一地区的国家不仅要求政 治上的独立,同时还要求经济上的独立,改变经济落后面貌,争取完全独立。为此就要保障世界和平,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友 好合作。而要实现这个目标,亚非国家之间就应该求同存异,不要因意识形态和国家制度的不同而造成分裂。

  “维护世界和平”,“谋求相互间的亲善和合作,建立友好和睦邻的关系”,是周恩来当时着重强调的。周恩来还指 出,“和平是有可能维护得住的”,“我们并无意于使亚非国家同其他地区的国家对立,我们同样需要同其他地区的国家建立 和平合作的关系”。中国为什么要这样,周恩来说:“正像其他的亚洲国家一样,我们迫切地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 展我国独立自主的经济。”请看,我们现在所强调的外交政策,同周恩来于半个世纪以前的说法有多少不同呢?可以说是完全 一样的。这除了能说明我们的外交政策是一贯的外,也说明50多年前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至今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这里需要防止一种误解,即当时我们力量弱,所以才强调求同存异。当时,大家有共同利益和共同点,而且这是主要 的,因此有求同存异的必要。周恩来在那次会议上明确讲道:“国家不分大小强弱,在国际关系中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 由此可见,不管是大国对小国,还是强国对弱国,求同存异都是适用的。

  求同存异是周恩来的一贯思想

  在亚非国家万隆会议之前的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就提出了“互相尊重主权、互不侵 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是新中国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之后,在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等国时,和平 共处五项原则被写进了联合公报,并被国际社会所广泛接受,成为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就是在求同存异的 思想指导下提出来的,就是体现求同存异的结果,如果没有求同存异的观念和行动,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怎么能做到和平 共处呢?

  再往前推,1951年1月20日,周恩来在中共中央统战部举行的茶话会上发表讲话说:“我们同党外人士合作就 是在共同的大前提下,接受他们的好意见,丰富我们的主张。只要大的方面有了共同性,小的方面存在差别是允许的。”这些 话已经把求同存异的意思讲得很清楚了。这里说的是在处理国内问题上。可见,无论是处理国内问题还是国际问题,在周恩来 看来,求同存异都是需要和适用的。

  其实,周恩来是把求同存异贯彻终身的。他最著名的话是“相忍为党”,这是什么意思?笔者认为就是求同存异。在 周恩来看来,只要是为了革命的胜利,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维护党的团结,大目标上就是相同的,他就可以容忍,而其他的 方面,包括不同意见,可以互相保留,其中最可贵的是他毫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和荣辱,为了人民和党,他可以忍受一切。

  周恩来的求同存异的思想观念既来源于中国的优秀传统思想,如上述“君子和而不同”的孔子学说,又符合马列主义 的辩证唯物主义,指出了人类社会的统一性、矛盾性以及妥善处理矛盾的原则。可以说这是周恩来把中国的优秀传统思想与马 列主义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来的一个理论观点。

  求同存异在人类生活中

  具有普遍意义

  实际上求同存异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与人之间、团体与团体之间、阶层与阶层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 、宗教与宗教之间、文化与文化之间,直至国家与国家之间,不都得按求同存异办事吗?尽管有时是有意识、积极主动的,有 时却是无意识、消极被动甚至是被迫的。如果不按求同存异办事,将会如何?一是进行战争,一方用武力进攻另一方,或者对 方毁灭,或者自己毁灭,要不就共同毁灭。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也。二是进行冷战,相互不容,彼此对抗,不是我整垮 你,就是你整垮我,要不就是两败俱伤。如果按求同存异办,又会如何?就是和平相处,世界安宁,共同发展,大家受益,和 谐家庭,和谐社会,和谐国家,和谐世界。无休止的对抗甚至发动战争是绝大多数人所厌恶和反对的,那就求同存异吧,除此 别无选择。和平与友好相处是绝大多数人所渴望和追求的,那就求同存异吧,除此别无选择。如果有人说对抗和战争也是人类 社会的一种规律,是人类竞争的表现,只有这样人类才能发展进步,优胜劣汰,那么我要问,这是指什么时代,具体的历史背 景和事件是什么?如果是指人类处于野蛮的远古时代,也许是这样;如果是指历史上各国人民起来推翻反动腐朽黑暗的政权, 如果是指为了反抗和赶走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侵略和统治,保卫国家,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那是正确的。如果是德国法西 斯和日本军国主义者所主张的那样,自称是“优等民族”,别的是“劣等民族”,所以要发动战争,消灭那些“劣等民族”, 实现“优胜劣汰”,那么我们能认同这种法西斯逻辑吗?在文明发展到今天的时代,用求同存异的办法和平共处比什么都好。 承认别人的存在,承认世界的多样性是最明智的。这半点都不妨碍正常的相互促进的竞争,其实求同存异正好为正常的竞争创 造了良好的环境,使竞争成为良性而非恶性,有序而非无序,带来进步和文明而不是混乱和破坏。在“求”和“存”当中,也 不无斗争,但那种斗争是指讲理、对话、谈判、协商、妥协,而不是对抗、冷战。

  这些年来中国比较好地处理了同各国的关系,特别是比较好地处理了同惟一超级大国美国的关系,我们凭的是什么? 当然可以列出很多条经验,但我认为运用求同存异是很重要的一条,甚至可以说这是我们的一个法宝,我们用这个法宝战胜了 美国的霸权行径,告诉美国中美之间存在着多少和多么重要的共同利益,使美国认识到同中国保持正常关系的重要性,使美国 明白除了同中国寻求共同利益、求同存异外,别的都行不通。我们这样的做法还是比较灵的,基本上取得了成功。这是不是我 们较好地处理中美关系的诀窍之一?而这个诀窍就是周恩来为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设想一下,如果这些年我们不是用求同存 异而是用对抗同美国打交道,现在会是什么样?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运用求同存异需要智慧

  周恩来是世界公认的对全世界有影响、对人类历史有影响的外交大师,所以他靠自己的智慧提出求同存异,他又运用 自己的智慧把求同存异运用得恰到好处、完美无缺。钱其琛说:“周恩来同志善于在尖锐的矛盾中求同,善于在适当的条件下 存异,他因这种高超的外交艺术被誉为‘处理外交难题的能手’。”我们这些后来人需要对他的这一重要思想和实践进行深入 研究和学习。在运用求同存异时不能搞偏了,因为什么是“同”、什么是“异”都得好好斟酌;如何去“求”,又如何去“存 ”,都有很多名堂;什么时候和什么问题适用求同存异,什么时候和什么问题不适用求同存异,更是学问很大。这些都需要智 慧。有以下几点似值得注意:

  第一,应对整个世界形势、发展方向和与我们打交道的主要国家、重点地区、热点问题,有个全面、客观、准确的认 识。有这个认识,就能把握好什么时候用求同存异,什么时候不用;如果要用,去“求”什么“同”和“存”什么“异”,以 及怎么去“求”又怎么去“存”。要区别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性质的问题,在“同”和“异”上采取不同的取向,在“求 ”和“存”上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周恩来在这些问题上的判断是很准确的,所以他能在万隆会议上利用很短的中午休息时间 ,临时起草出一篇可以折服出席会议的各国代表、在外交史上流传千古的杰作,领一代风骚。在当今世界上,有的国家就没有 搞准这个问题,对形势、对别国没有一个正确认识,所以该同别国求同存异时却既不去“求同”又不去“存异”,只想要人家 跟着它跑,甚至用武力强制人家跟着它跑,结果可想而知,陷入泥潭,走又走不了,呆下去也很难受。

  第二,对自己眼前的和长远的正当利益、目标,对自己当前的力量和在世界上的地位,要有清醒、准确的认识。明白 自己的利益是否正当,正当的利益就坚持,不正当的就放弃;符合自己正当利益的就做,不符合的就不做;明白自己的力量有 多大,力所能及的就去做,超越自己力量的就不去做;即使利益正当,但力未能逮者也不去做;明天才能做的,今天不急着做 ;集中主要力量用于最主要的目标,干扰主要目标和分散力量的不做。请看我们那个一衣带水的邻国,既对当今整个世界没有 一个正确认识,又对自己没有一个准确估计,尽干一些蠢事,路子越走越窄,不可理喻,智慧都被鬼吃了。而当年的周恩来, 一生饱经风浪,身为大国总理,终身强调实事求是,总是冷静思考而不走极端,对我们的利益、目标、力量、地位和整个形势 、趋势比谁都认识得清楚和准确,这应该是周恩来当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的很重要的原因。现在需要我们注意 了,我们的力量比周恩来所处的时代有较大的发展,国际地位有所提高,这很容易使一些人头脑发热,对自己的力量估计过高 ,老是嫌我们这也软弱那也不强硬,总想学学人家力量强大的国家的样子,认为人家那么欺负我们,不痛痛快快地跟它干一场 ,还与它“求”什么“同”、“存”什么“异”。

  第三,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孙子兵法》人人读,但打起仗来仍有胜负。外交的事总是千 变万化,昨天、今天、明天很不一样;有的是能预料到的,有些突发事件事先无法预料,只能凭现场的高级外交人员把原则性 同灵活性很好地结合起来,临时处置。因此,平时必须训练外交人员,特别是高级外交人员随时随地将原则性和灵活性很好地 结合起来,训练他们的临时应变能力,学会像周恩来那样能临时决定将事先准备好的发言书面散发,能当机立断地很快写出一 篇符合现场情况的新发言。有时间请示的当然要请示,来不及请示的要敢于负责任,有胆有识地独自把事情处理好。此点是作 者从周恩来能现场机智地提出求同存异这一千古名言联想而发的。我们当然无法达到周恩来的水平,但仍得努力向他学习。

  当今世界最需要的

  就是求同存异

  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给世界人民最重要的教训就是对抗、威胁、军备竞赛对谁都没有好处。不要以为苏联垮台了,就 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完全胜利了。苏联垮台了,原来的那一大片土地还在,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还在,所以美国等并 没有因为苏联的垮台而罢手,因为他们显然仍然认为那片土地和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民依然是他们的心病,这就是为什么他 们还要在那些国家搞什么颜色革命、在周围谋局布子予以包抄的原因。如果苏联原来的土地和人民都成了美国或欧洲国家的土 地和公民,成了美国的第51个州及以后的各州,或者成了欧洲国家的省份,而且那里的人民都服服帖帖、心甘情愿地当顺民 ,美国等就不会在那里搞什么颜色革命和进行包抄了。现在他们这种搞法与冷战时期的做法骨子里差别不是太大。看来他们还 是把观念转变一下为好,把冷战思维或变相冷战思维变为求同存异观念,这比什么都好。至于一个国家内部如何变化,要那个 国家的人民自己决定,如果他们认为美国、西欧的那一套好,他们自己会选择,用不着美国等去千方百计地煽风点火,特别是 要人家国家的人选谁不选谁,管得实在太多。还有穆斯林世界,有那么多人民信仰伊斯兰教,那是他们自己的选择,别人有什 么权利说人家这不好那不好?有什么权利去改造人家?如果人家也认为你这不好那不好,也要去改造你,你干吗?如果双方都 抱着这种改造对方的态度行事,世界哪能有和平?很好笑的是,一个

伊拉克已经够忙乎了,还要改造整个穆斯林世界。更好笑 的是,有人总想打中国的主意,13亿人民的主意是好打的吗?如果总这么你想把我搞垮,我想把你打倒,大家的日子就都好 过不了。说来说去,还是周恩来的办法高明,求同存异吧。不是连美国的总统和许多名人都夸奖周恩来吗,那就老老实实按聪 明智慧的周恩来为我们总结和提出的准则行事吧。

  按求同存异办就前途光明、大家受益,违背求同存异就遭受挫折甚至灾难临头,这好像是无数历史事实验证了的。从 这个意义上说,求同存异简直就是全人类应该遵守的共同宪章。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