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俄巨资开发千岛群岛 日本收"北方四岛"要泡汤?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9日11:33 国际在线

  

俄巨资开发千岛群岛日本收"北方四岛"要泡汤?

  北方四岛方位图

  敏感时刻在争议领土搞建设

  俄罗斯政府日前决定对千岛群岛进行大规模投资,这对于几十年来立志收回“北方四岛”(日俄争议领土,俄方称其为“南千岛群岛”)的日本来说,绝对是一个噩耗。8月4日,俄《报业报》刊登了一篇颇有“战斗气息”的文章。文章称:“从法律形式上讲,日本是唯一与俄罗斯处于战争状态的国家,因为两国至今没有签署和平条约。格列夫(俄经济发展和贸易部长)作出‘剖腹自杀’式的预算之后,俄罗斯就再也不会与日本谈什么和平了。日本人最好忘记‘北方四岛’,俄外交部也别惦记着与日本签署和平条约了。”

  千岛群岛骤然升温

  8月3日,俄罗斯政府通过了《2007年至2015年千岛群岛社会经济发展》的联邦专项计划,未来9年内俄政府将拨款179亿卢布(1美元约合27卢布)用于开发千岛群岛(包括南千岛群岛)。翻开次日的俄各大报章,一个个醒目的标题不禁让人怦然心动:《俄政府将为千岛群岛镀金》、《千岛群岛的居民将会生活得像日本人一样》、《千岛群岛将取代塞舌尔群岛——俄罗斯将为日本人建设现代化的度假胜地》、《俄罗斯将把日本从千岛群岛挤走》。一时间,千岛群岛这个“几乎被俄罗斯人遗忘的角落”变成了“最受联邦预算保证的地区”。

  俄罗斯所说的千岛群岛是一串位于西太平洋北部,绵延1200公里的弧形群岛,由近40个岛屿组成,总面积约1.56万平方公里。它北连堪察加半岛,南接日本海,西濒鄂霍次克海,东临太平洋,扼守鄂霍次克海进入太平洋的海上通道,战略位置非常重要。据格列夫透露,俄政府对千岛群岛的投资主要是四个方向:一是发展基础设施,建立交通体系,包括修建机场、海港和公路,目标是在2015年前使岛上的公路网及货运量翻一番;二是降低电力成本,修建地热站;三是大力发展渔业,建设国家养鱼场,吸引私人投资;四是利用地热资源发展旅游业。俄媒体认为,“政府简直就像许诺了一座金山”。《共青团真理报》为此算了笔账:俄政府每年将为千岛群岛拨款近 20亿卢布,而目前那里只有约1.9万人,分摊在每个居民头上就是将近4000美元,千岛群岛因此一跃成为俄罗斯人均投资额最高的地区。

  大开发背后有战略考量

  透过俄政府不惜斥巨资开发千岛群岛的慷慨之举,可以看出其背后隐含的多重战略考量。

  从经济上看,千岛群岛是俄罗斯最落后的地区之一。由于这些岛屿,尤其是择捉、国后、色丹和齿舞群岛始终存在领土争端,一般国家不愿在此投资,日本一直喊着要投资,但又以这些岛屿的基础设施太差为由,不愿帮当地发展经济,而只是目的性极强地搞一些“民心工程”。在这种情况下,俄方进行开发,确实能达到稳定环境、吸引外资、发展当地经济的目的。

  从政治上讲,千岛群岛大开发是俄罗斯固国兴邦的重要战略举措。此前,由于贫穷,千岛群岛的居民大量外迁,还有一些当地人想投入日本的怀抱。针对这种情况,俄政府在这次投资计划中表示,千岛群岛的人口将在2015 年前增加50%,即由目前的1.9万人提高到2.8万人至3万人。俄官方网站《国家网》认为,“政府的思维很简单,如果一个国家要想保住自己的领土,就必须对其进行开发和建设。”

  在军事上,由于苏联和后来的俄罗斯控制着萨哈林岛和千岛群岛,确保了通往堪察加半岛的海上运输线,掌握了自由通向太平洋的出击路线,这样就能够保卫滨海边疆区一带的军事设施,同时也能对美国和日本施加军事压力。其中,国后岛和择捉岛面积大,大型舰队部署在天然的深水良港中难以被发现。1941年,日本联合舰队就是从择捉岛东南岸的单冠湾出发,去偷袭美国珍珠港的。可以想象,一旦俄日交恶,“北方四岛”就可能成为俄军遏制日本的前哨和跳板。这次,俄方提出开发计划后,有日本媒体明确指出,俄方修建的机场和港口将是军民两用设施。

  从外交上看,俄罗斯政府对千岛群岛的财政支持表明,俄方不会将有争议的岛屿归还日本。尽管格列夫一再宣称此举与领土争议无关,但他话里话外还是道破了天机:“这个计划有理由使人相信,联邦政府不会对即将失去的领土进行投资。”有分析人士称,俄罗斯之所以现在投资开发千岛群岛,除国力日强等内部因素外,还有不少外部因素。首先,失去耐心的日本开始越来越多地利用美国因素。以前,谈到“北方四岛”问题,日本的立场是用经济援助换领土。但小泉内阁执政以来,日美关系尤其是军事安全关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紧密程度。一旦在领土问题上有所松动,俄担心出现在俄太平洋入海口处的可能不是日本自卫队,而是美国舰队。其次,国际环境有利于俄对争议领土进行开发。以前,日本走和平发展道路时,曾有不少国家支持日本的领土要求。但近年来,日本与周边国家的领土争端不断升级,其在亚洲受到孤立众人皆知。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不敢贸然介入,以避免刺激周边国家的安全神经,而日本根本无力独自对抗俄罗斯。以前,俄罗斯想尽快和日本缔结和平条约,但日方坚持先归还“北方四岛”。目前的国际环境使俄罗斯把包袱甩给了日本。第三,日本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和“清算历史”的思潮,随着日本经济的走强而不断升温,越早“解决问题”对俄罗斯越有利。另外,现在正值日本内阁换届,小泉在“北方四岛”问题上备受指责,如果他激烈反应,只会给自己招来更多骂声。几位首相热门人选已经被靖国神社问题搞得狼狈不堪,谁也不敢在“北方四岛”这个牛皮糖似的外交问题上轻易表态。

  岛上居民的领土意识很强

  俄日两国对于“北方四岛”的关注过去多集中在军事和政治领域,现在,该地区的经济价值日益凸显。据俄罗斯《消息报》等媒体报道,千岛群岛蕴藏着丰富的矿产和渔业资源。据俄自然资源部估算,千岛群岛周围海域的全部资源价值高达2.5万亿美元,其中仅在“北方四岛”周围海域,可利用的生物资源就可创造45亿美元的年收入。

  虽然脚下有“金银财宝”,但千岛群岛尤其是“北方四岛”的居民仍生活困苦。在二战末期,苏军从日军手中夺下了千岛群岛,为防止日本人卷土重来,苏联政府于1945年9月6日发布远东军人就地复员令,将数十个师的苏联军人就地安置在远东地区,仅“北方四岛”就安置了大约2000名来自中亚地区的复员军人。整个远东战役中被俘虏的52万日本军民被送到西伯利亚劳动,这彻底改变了这些岛屿上的居民结构。在千岛群岛民族构成的表格中,日本人榜上无名,因为只有300多名日本人生活在这些岛屿上,所占比例很小。

  目前,“北方四岛”中面积最大的择捉岛有居民8000人,国后和色丹各有居民三四千人,齿舞岛上只有边防军。近5000名俄军官兵分别驻守在4个岛上。从俄罗斯的大陆飞到择捉岛只需一个半小时,但由于经常遇到恶劣天气,航班耽误几天甚至一星期是家常便饭。俄副总理兼国防部长伊万诺夫是10多年里唯一视察过当地驻军的国防部长,他深有感触地说:“如果想通过海路向千岛群岛运送货物,就如同穿越百慕大一样危险,若想通过飞机空运,那么驾驶员应该被授予‘俄罗斯英雄’的称号,因为当地机场只有用于起飞的跑道,这是二战期间日本兵为自杀式战斗机升空而修建的。”俄《报业报》的记者一年前曾专门赶赴千岛群岛。当他踏上这片土地时,映入眼帘的却是一片让人寒心的衰败景象。尽管各家各户的屋顶上都安装着电视天线,但却只能收看到一两个俄罗斯的电视台,其余的都是日本的电视节目,而当地人看到的报纸也是一个月之前的“新闻”,上网对于当地人来说更像是天方夜谭。在岛上,日本的影子无处不在,当地居民看的是日本节目,穿的是日本防寒服,开的是日本的二手车,用的也大多是日本电器。尽管如此,这些俄罗斯人并不买日本人的账,全俄社会舆论中心提供的民意调查显示,73%的当地居民反对将“北方四岛”归还日本,俄罗斯人喊出的口号是:“我们的国家绝不是别人随便切着吃的蛋糕!”当地人萨布雷金说:“绝对不能归还四岛。这不仅是有关国家威望的政治问题,也是事关子孙后代的财富问题。如果我们让出四岛,那么就会产生连锁反应,比如加里宁格勒州就要归还给德国,卡累利阿共和国就应该归还给芬兰。”

  日本的反应十分低调

  也许是因为俄罗斯方面“计划周详”,开发千岛群岛的问题曝光后,日本的反应十分低调。主流媒体虽然在第一时间都进行了报道,而且流露出不满的情绪,但并没有像以往那样热炒此事,日本政界更是一片沉默。这与小泉上台以来轰轰烈烈地推动“北方领土”运动形成了强烈反差。最近,《产经新闻》等日本媒体已开始公开指责小泉执政的5年是日本在“北方领土”问题上空白的5年。虽然很多评论都将此归罪于日本外交的不作为和软弱无力,但了解国际政治的人都知道,日本失去解决领土问题的战略机遇期,恰恰与小泉执行的紧跟美国、挑衅周边的外交路线有关。

  中国驻俄罗斯前陆海空军武官、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高级顾问王海运少将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从长远看,俄罗斯政府和企业对千岛群岛的投资都将越来越多。因为俄罗斯的最终目标是永久拥有千岛群岛。而日本方面保持沉默,主要与日本的角色定位困境有关。俄罗斯投资自己管辖的区域,日本政府很难发表意见。从舆论角度看,日本媒体已认识到俄罗斯此举对日本不利,一向为政府说话的日本媒体自然会保持“冷静”,以免刺激民众的敏感神经。事实说明,小泉政府的对俄政策并不成功,日本国内已对其非常失望,都希望等换届以后再有所图。

  来源:环球时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