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以军为何欲打又停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1日08:49 沈阳网-沈阳日报

  

以军为何欲打又停
8月9日,一些结束执勤任务的以色列士兵在以黎边境附近休息。目前,约有1万余名以军

  士兵正在黎南部地区、距以黎边境约6公里的范围内推进地面军事行动。新华社/路透经过6个多小时讨论,以色列安全内阁9日决定,大规模扩大以军在黎巴嫩南部的地面军事行动,并计划推进到黎以边界以北约30公里的利塔尼河一带。

  会议结束数小时后,一部分以军在坦克和装甲车掩护下开始北上,最远推进到距边界约9公里,占据了迈尔季欧云镇和布拉特村。这两处俯瞰利塔尼河谷,堪称军事战略重地。

  以军摆出架势,给外界以随时发起攻击的感觉,但以色列总理埃胡德·奥尔默特10日宣布,暂停实施扩大在黎军事行动的计划,以便给促成停火的外交努力留有余地。

  以色列欲打又停,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

  四大风险

  目前在黎南部的以军地面部队主要在距边界约6公里内的狭长地带活动。根据安全内阁的计划,扩大进攻规模意味着地面部队在30天内推进到利塔尼河地区,消除黎真主党从利塔尼河谷继续发射火箭弹的威胁。

  据以色列媒体报道,黎以冲突陷入僵局后,扩大地面攻势的设想已被摆上桌面,但以色列内阁迟迟未能最后拍板,原因是此举风险过大,用美国《时代》周刊记者托尼·卡隆的话说,以色列人担心重现1982年入侵黎巴嫩后遭遇的以色列版“越战”泥潭。

  扩大地面攻势至少会使以方面临四大风险。一是以军伤亡可能剧升。7月12日冲突爆发以来,以军已至少死亡80人,就在安全内阁开会前,以军在黎巴嫩南部与真主党武装激烈交火,15名以军士兵丧生,这是冲突迄今以军阵亡最多的一天。据安全内阁会议估计,扩大军事行动会使以色列再损失100至200名军人。《时代》周刊根据人口比例换算说,这相当于美军损失5000至1万人。

  其二,从军事层面讲,推进到纵深30公里,将使以军的机动能力大受影响。目前以军在黎南部的上万兵力并没有打持久战的打算,他们没有建立固定据点和营房,大多数士兵生活吃住均在坦克或装甲车队,燃料和弹药补给均在以色列境内,许多士兵还能时不时抽出一天半天回到边界附近的度假地会见家人。一旦远离边界,以军的后勤补给就需要在黎境内完成,为此必须建立固定据点和后勤补给线,以军的机动性必然下降,固定据点还容易成为真主党游击队员的理想袭击目标。

  其三,以军即使部署到利塔尼河地区,也不一定能彻底消除真主党火箭弹的威胁,因为喀秋莎火箭从利塔尼河以北仍能打到以色列北部人口稠密地区。

  此外,占领后如何撤出又是以方必须正视的难题。奥尔默特总理多次表示,以军没有重新占领黎南部的意思,但是,如果国际社会拟议中的国际维和部队迟迟未成落实,以军将面对2000年撤出黎南部前的痛苦处境。

  所以,以方一方面作出大军压境的姿态,一方面又按兵不动,显然是在权衡这一决定付诸实施后的风险和机会。另外,联合国安理会是否能最终通过一项停火决议,也将是以方作出何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两种选择

  在法国作出让步后,美国和法国5日就呼吁黎以结束冲突的联合国安理会决议草案内容达成一致,草案要求冲突双方“全面停止敌对行为”,但黎方认为这份草案偏袒以色列。法国接受了黎巴嫩的反对意见,要求重新修正草案内容,但遭美国拒绝,停火决议案陷入僵局,迟迟未能付诸安理会表决。

  法国要求,在结束敌对行为后,黎巴嫩往黎南地区派出1.5万军队,同时以色列撤出这一冲突区域,但美国支持以方要求,即在国际维和部队部署到位后,以军才能撤出。

  安理会常任理事国9日晚继续就决议草案举行磋商,法国最新提议,加入“呼吁黎巴嫩政府在结束敌对行为后开始向黎南部部署军队,同时,以军开始后撤至‘蓝线’外”。“蓝线”是联合国划定的黎以边界。美国目前还未对此提议作出反应,美国常驻联合国大使约翰·博尔顿强调,草案关键是“先后顺序”,也就是先派兵还是先撤军的问题。

  以色列外长利夫尼呼吁,国际社会尽快通过决议,国际部队尽快部署并协助黎巴嫩军队,“越快越好”。

  从这一背景看,以色列作出欲打又停的姿态,另外一个用意可能在施压国际社会,尽快通过停火决议。但是如果一系列外交努力失败,以色列就只有大规模挥兵北上这一选择。(冯武勇)(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