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以军仍在发动新一轮大规模进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3日02:44 深圳商报

  关注黎以冲突

  安理会通过决议呼吁黎以全面停火

  以军仍在发动新一轮大规模进攻

  【新华社供本报特稿】联合国安理会11日晚一致通过1701号决议,呼吁黎以冲突各方“全面停止敌对行动”。黎巴嫩内阁将于12日开会讨论决议,以色列内阁计划于13日对决议案投票,尽管美国国务卿康多莉扎·赖斯预计,两国政府都会接受这份协议,但它是否能为黎以民众带来和平还是一个未知数。

  以方照打不误

  以色列外交部官员吉德翁·梅厄当天晚些时候说,总理埃奥尔默特已经接受这份决议草案,并向美国方面通报了决定。梅厄说,奥尔默特将在13日的内阁会议上正式提议批准这一决议案。

  决议通过几小时后,以色列军队12日凌晨在坦克和战机掩护下大举深入黎巴嫩南部腹地。以政府发言人12日宣称,新一轮大规模进攻的“目的是阻止黎巴嫩真主党武装向以色列北部地区发射火箭,它没有时间限制”。

  以军战机当天继续对黎巴嫩空袭,炸毁一座重要桥梁和一处发电站。以色列《国土报》网站援引以色列外交部发言人马克·雷格夫12日一早的讲话说,以色列将继续在黎巴嫩南部展开军事行动,直到内阁批准联合国决议。

  “我们的逻辑是,即使在这一决议框架下,如果你把一个更干净的黎巴嫩南部交给黎巴嫩军队,一个你已经把真主党清除掉的地区交给黎巴嫩,这会让黎巴嫩政府的麻烦少许多。”

  以色列总理埃胡德·奥尔默特11日晚和美国总统布什通了8分钟电话,这是两人自7月12日黎以冲突爆发以来首次直接通话。

  美联社报道说,以军11日的军事行动造成至少25名黎巴嫩人死亡,真主党发射的火箭弹则在以色列北部城镇造成7名以色列人受伤,另有一名以军士兵被真主党武装打死。

  黎方表示怀疑

  黎巴嫩总理西尼乌拉12日说,安理会旨在解决黎以冲突的决议草案符合黎巴嫩的国家利益。

  赖斯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采访时说:“我们已经听到黎巴嫩政府说,他们也相信这是一份符合他们利益的决议”。

  但黎巴嫩代理外交部长塔里克·迈特里对决议能否实现停火表示怀疑。他指出,“不完全的停火不是真正的停火,条件不能落实的停火不是停火,保留一方拥有不停火权力的停火不是停火”。

  他的另一段讲话似乎是直接说给还在“帮助”黎巴嫩政府扩大控制区域的以色列听的。他说:“我相信你们清楚,黎巴嫩人期待停止敌对行动,而且期待你们一方有强烈决心立即实现这一点。黎巴嫩人,坦白的对你们说,对以色列能区分自卫和进攻没有信心。停止军事行动应该是无条件的。”

  存在未知因素

  安理会这个周末将继续举行会议,就一项后续决议进行磋商,设定一个停火时间表。

  赖斯也说,决议的通过仅仅是个开端,指望所有暴力能立即停止是不现实的。她表示,美国将把对黎巴嫩的援助增加到5000万美元,并呼吁包括伊朗和叙利亚在内的其他国家尊重黎巴嫩的主权。

  但在很多评论家看来,停火实施的未知因素不在黎巴嫩,更不在伊朗和叙利亚一边,而在以色列,因为以色列接受停火协议将让奥尔默特遭受巨大压力,现在以色列国内已出现要求他下台的呼声。

  法新社12日援引以色列右翼议员尤瓦尔·斯泰尼茨的话说,“如果接受停火,政府将不得不辞职,因为它将胜利交给了真主党”。以色列前外交部长西尔万·沙洛姆也说,以色列接受决议将“是灾难性的,因为真主党将占据优势重新武装”,“战争将被拖上几年,那时不仅以色列北部会受到火箭弹威胁,而且整个以色列都将受到威胁”。(黄恒)

  相关报道

  中方呼吁各方切实执行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刘振民11日在联合国安理会通过有关黎以冲突的决议后发表讲话,呼吁冲突各方切实执行安理会决议。

  他说,在决议草案的磋商过程中,中方反复强调,安理会任何决议和解决方案都要尊重有关各方,特别是黎巴嫩和阿拉伯国家的关切。中方认为,目前决议在吸收黎巴嫩政府7点主张基础上,包含了一些重要因素,如全面停止敌对行动,黎巴嫩政府向黎南部地区部署部队的同时以色列军队撤回“蓝线”(联合国划定的黎以临时分界线)以方一侧,这些为下一步实现黎以问题的长期政治解决打下了良好基础。

  刘振民说,中方希望有关各方切实执行该决议,尽快就全面、持久、公正的政治解决框架达成共识,早日恢复当地的和平与稳定。同时,国际社会应加大向黎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救援的力度,帮助黎巴嫩人民早日重建家园。(新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