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黎以冲突盘点(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5日05:21 华商网-华商报

  

黎以冲突盘点(图)

  8月14日,两名开始撤离的以士兵归心似箭

  

黎以冲突盘点(图)

  8月14日,以军士兵在行动结束后休息

  新华社发黎以昨日实现停火以军开始撤离黎南

  在激战一月之后,硝烟弥漫的黎巴嫩大地终于迎来和平的曙光。格林尼治时间14日5时整(北京时间13时整),以色列军队和黎巴嫩真主党武装开始执行联合国安理会第1701号决议,实行停火。

  停火生效以来,黎巴嫩首都南郊一直没有听到以色列轰炸的声音,贝鲁特市恢复了平静,成千上万的黎巴嫩难民,拎着大包小包踏上了回家的路。黎南部城市提尔的目击者说,黎真主党武装和以军在提尔地区按时实行了停火,以军已经停止进攻。

  以色列军方表示,联合国宣布的黎以冲突停火时间过后不久,以已经开始从黎南部撤出部分军队,但是仍然占据一些重要高地,以控制周围地区。黎巴嫩真主党曾表示,如果以军停止攻击,真主党武装也将停止用火箭袭击以色列目标。

  停火前后令人揪心

  ■停火前6小时———以总理奥尔默特下令以军从格林尼治时间13日23时停止战斗,比联合国达成的停火时间早了6小时。

  ■停火前2小时———格林尼治时间14日凌晨3时,黎巴嫩警方称以军对提尔和希亚姆地区实施了空袭。

  ■停火前45分钟———距离停火前不到45分钟时,以军对黎发动新一轮空袭。

  ■停火后至14日中午———以军在黎南部开枪自卫,打死一名黎真主党武装人员,这是自联合国关于黎以冲突的停火决议生效后发生的第一起枪击事件。根据联合国停火决议,以有权实施防御性反击。

  ■14日中午至今日凌晨———整个交战地区的局势平稳,黎境内没有发生战斗。

  不幸事件

  就差两天命丧炮火

  以反战作家之子冲突中身

  以色列军方13日证实,知名反战作家戴维·格罗斯曼的儿子在一天前以军与黎巴嫩真主党的冲突中被打死。就在几天前,格罗斯曼与其他两名以国内学者呼吁政府寻求外交渠道解决冲突。

  以军官员说,在以军12日对黎南部发动的攻势中,真主党发射的一枚反坦克导弹击中以军坦克,格罗斯曼的儿子、现年20岁的以军上士乌里·格罗斯曼在这起袭击中身亡。而这离14日实现黎以停火,就差两天。

  乌里的父亲戴维·格罗斯曼积极倡导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和解,以及结束对约旦河西岸的军事占领,其关于以巴关系以及以色列文化的文章被译成20多种文字出版。

  黎以冲突大事记

  ■7月12日,黎巴嫩真主党对以色列发动越境袭击,俘虏2名以士兵,黎以冲突随即爆发。

  ■7月15日,以军空袭摧毁黎首都贝鲁特的真主党总部大楼。

  ■7月17日,以地面部队首次越过边界进入黎南部,与黎巴嫩真主党游击队展开地面战。

  ■7月26日,黎南部的联合国观察员办事处被以军炮火击中,4名来自中国、加拿大、奥地利及芬兰的观察员丧生。

  ■7月30日,以军空袭黎南部加纳村,造成至少60名黎平民死亡,其中包括37名儿童。

  ■8月1日—3日,2万以军分四路进入黎巴嫩。至8月8日,黎死亡人数超过千人,黎巴嫩总理哭诉以军“蓄意屠杀”。

  ■8月12日,以军24名士兵死亡、100多人受伤。这刷新了黎以冲突以来以军的单日死亡纪录。

  记者连线

  中国驻黎外交官感受停火

  记者14日拨通了中国驻黎使馆的电话,迟广胜武官向记者讲述了停火第一天的情况———

  贝鲁特目前已恢复了平静,昔日的炮火声不再,周围显得非常安静。从使馆的窗户向外望去,附近街道上车辆、行人渐渐多了起来,大家也轻松了不少。目前8名留守人员依然紧张,十分担心局势的发展,大家仍旧呆在地下室中,只是偶尔出来透透气,并且出于安全考虑,我们还将在地下室中呆上两三天,观望局势,直到确信安全后才会正式回到地面办公。

  现场特写

  以军士兵迫不及待要回家

  遵照安理会的决议,从当天开始至停火后的第十天,以军陆续从黎南部撤军,苦打一个月的士兵们终于喘了口气。

  一名以军士兵在接受以色列电视10台采访时,疲惫不堪的脸上露出少见的微笑:“太激动了,停火了!”一些士兵虽然还不能及时“回家”,但停火的消息也让他们十分兴奋,面对记者的照相机,几名以军士兵摆出胜利的姿势在坦克上合影。

  随着以军陆续撤离,黎政府军及联合国派驻的军队将进驻黎南部地区,这支国际部队可能来自法国、土耳其、西班牙以及意大利。

  经济损失

  冲突一个月黎以俱伤

  黎巴嫩将倒退几十年

  黎总理西尼乌拉:“冲突爆发一个月来,以色列的进攻已将黎巴嫩打倒在地,这将我们的国家倒退了几十年,我们至今还无法从震惊中恢复。”

  人员伤亡:黎真主党至少500人身亡;黎政府军及平民615人死亡,另有3600人受伤;80万人流离失所,黎巴嫩1/5以上人口成为难民。

  经济损失:以军空袭重创黎旅游业,粉碎了黎今年经济增长5%的希望。黎基础设施重建需3至5年,需花费约25亿美元至100亿美元。此外,以军轰炸还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大型设施:30余座大型设施被摧毁,包括贝鲁特机场、码头、水厂、发电站等。

  基础设施:以军炸毁了黎145座桥梁、7000余所住宅、9000余个工厂、商店和农场被夷为平地。

  对外贸易:黎对外贸易损失惨重,对外商品出口基本停顿,95%的工厂停工,涉及到黎12.5万劳动力。

  以色列GDP降1.5个百分点

  以旅游业同样遭受重创,旅游业专家估计,复兴需要1年半的时间。

  人员伤亡:以117名士兵、31名平民死亡,有近100万居民因安全原因不得不生活在掩体下。

  经济损失:据以国防部估计,截至目前,以直接用于作战的花费已达16.1亿美元,加上其他的人员、财产损失,黎以冲突预计给以带来超过51亿美元损失。冲突还将使以今年的GDP降低1.5个百分点。

  基础设施:自黎以冲突爆发以来,真主党武装向以境内发射了4000多枚火箭弹,造成数百处房屋建筑损毁。

  商业活动:北部地区的大多数商业活动被迫处于停止状态。

  政治得失

  黎得大于失以失大于得

  黎巴嫩《每日星报》14日刊登的社论标题为《黎巴嫩能从严酷战争中变得更强大》。比起以色列媒体一片批评和反思之声,黎巴嫩媒体显得充满信心,尽管它在冲突中遭受的人员和物质损失比以色列更大。

  多数媒体认为,以一方失大于得,总理奥尔默特因此遭受来自国内各派强大压力。奥尔默特开始对黎真主党发起战争时有两个既定目标:摧毁真主党和让两名被真主党抓走的以士兵获释,如今都没有实现。以军没能达到作战目的。虽然以军在摧毁桥梁、发电厂、加油站方面效率很高,但在与黎真主党游击队作战时明显效率低下。

  赢家

  阿拉伯新星纳斯鲁拉

  冲突使他威望大增

  

黎以冲突盘点(图)

  12日,黎真主党控制的“灯塔”电视台提前宣告了胜利,他们在电视镜头上打出横幅,上写“我们赢了!我们已经击败了不可战胜的敌人!”

  从联合国安理会停火决议来看,美以在这场黎以冲突中的核心目标没能实现———决议没有强制要求解除真主党武装,也没有确保黎巴嫩政府能够统治全国,包括目前真主党控制地区。而相反,被美国视为恐怖组织头目的黎真主党领导人纳斯鲁拉在阿拉伯世界威望大增,成为不少人心目中的英雄。因此,这场冲突中最大的赢家无疑是纳斯鲁拉,其地位空前高涨。

  输家

  奥尔默特将面临难关

  冲突“打倒”以总理

  

黎以冲突盘点(图)

  “这场战争开始时,奥尔默特几乎拥有整个国家的支持;结束时,他却留下了一个受伤的国家,一个感觉已经缺少领袖的国家。”———以总理奥尔默特曾经的一名支持者这样形容他。

  奥氏腹背受敌长期以来,黎以之间一直处于敌对状态。以多次对黎实施军事打击,其后果往往对以政坛产生重要影响。一系列事例证明,黎巴嫩问题往往能“拖垮”以政坛领导人。此次黎以冲突结束后,以总理奥尔默特面临政治生涯的战争。以最新民意调查显示,奥尔默特的民众支持率已从冲突初期的75%降至48%。目前,不仅右翼和左翼党派都有议员要求奥氏下台,就连属于前进党的女外长利夫尼也与奥氏发生矛盾,奥氏地位面临崩溃。

  面临三大考问“奥尔默特现在必须对遭打击的以民众解释,从这场损失148人并让更多以色列人在拥挤防空洞躲了一个月的战争中,他们到底得到了什么?”黎以停火后,奥尔默特将面临民众的一系列考问:

  ■号称拥有中东最强势军力的以色列,为什么不能够摧垮真主党武装?

  ■以军军事行动为什么一直集中于难以阻止火箭弹袭击的空袭方式,而不是通过地面攻势瓦解北部地区100万居民受到的火箭弹威胁?

  ■在外交斡旋过程中,以为什么迟迟不发动大规模攻势,而等到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已经出炉时,以军为何又开始实施这一军事行动?本组稿件据新华社、国际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