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泉再次挑战国际正义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6日07:58 新华网 | |||||||||||||||||||||
8月15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左)在首都东京悍然再次参拜了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 新华社/法新 历史上常有一种恶例,有些政治家越是临近末路途穷,其作为越是带有不计后果、
尽管一个时期以来日本各界反对参拜靖国神社的声浪逐渐上扬,否定首相参拜供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的比例已经超过国民总数的60%,而中韩等国已经明确发出警告,规劝小泉不要再做出破坏国际关系的举动。但是,小泉还是在8月15日身着礼服到靖国神社奉安殿参拜,并签署了“内阁总理大臣小泉纯一郎”名号,公然向国内外反对参拜的人们发出挑衅。 小泉这种冥顽不化的态度与执拗的行为方式再一次告诉人们,在他的政治天平中,无论是日本民族利益与国民福祉,还是与东亚邻国关系的平稳发展,统统抵不上贯彻大国主义政治目标的分量。为了自己的所谓“政治承诺”,小泉尽可以挑战国际正义,践踏人类良知。 然而,日本首相参拜行为却得不到日本公众与政界的支持。最近披露的前天皇笔记已经把小泉的所谓“心情”的伪装剥得一干二净。小泉内阁中的法务副大臣河野太郎也公开表示“日本在靖国神社问题上应当考虑适当的妥协”。就在小泉第六次参拜靖国神社之前,媒体还披露出日本前驻华大使阿南惟茂去年致书小泉,劝阻其参拜靖国神社的消息。值得注意的是,阿南前大使的父亲阿南惟几曾在战争期间担任陆军大臣,并为抗议政府接受波茨坦宣言而自杀,死后供奉在靖国神社里。即便阿南前大使这样特别身份的人,也因其谙熟靖国问题起因与危害,坚持首相不应参拜靖国神社的主张。 小泉这种怙恶不悛的表演,在留下一笔负面政治遗产的同时,也给后人出了一道难题——因为靖国神社与改善邻国关系毕竟不能两全。无论是谁接替小泉的位子,都无法绕开这一敏感的课题。从逻辑上讲,一个月后登场的日本新首相将在靖国神社问题上面临非此即彼的艰难选择:要么是萧规曹随地继续小泉的做法,并不断利用各种口实为参拜辩解;要么是改弦更张,转而实行缓和邻国关系的务实外交政策。显然,前一种做法无疑只会使问题愈加恶化,而后者对内可以显示新首相“从善如流”的政治气度,对外可以展示新政权修复邻国关系的诚意。 靖国神社之所以成为日本内政外交中十分棘手的“问题”,其根源在于日本强硬派政治家的战略选择。同样,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也在于日本政治家能否采取正确的选择。“解铃还需系铃人”,遮遮掩掩终究不能了局。中日关系发展的需要,以及日本民众与国际社会的交往,都需要日本政治家克服小泉造成的被动局面。在这里试图“打擦边球”的做法——既想保持小泉强硬路线的成果,又不愿意过度激怒中韩;既让日本国内主张恢复与中、韩关系的温和派满意,又不想失去自己鹰派色彩的考虑,是要不得的。当然,如果今后替代小泉执掌国政的日本政治家能够在民意推动的基础上,拿出足够的诚意和智慧,这一长期困扰日本政坛和阻塞中日首脑外交多年的症结,还是可以化解的。(高洪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06-08-16 第01版 )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相关多媒体音视频内容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