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对不起,此路不通--评黎以局势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2日10:24 新华网

  

对不起,此路不通--评黎以局势

  8月13日,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南郊遭到空袭后废墟一片。新华社/法新

  达 巍

  以色列对黎巴嫩狂轰滥炸几十天之后,应该明白,飞机坦克无法消灭真主党。即使是驱赶,其效果也未必持久。谁也无法保证多国部队就能保证真主党未来不卷土重来。

  伊拉克持续动荡,哈马斯上台并继续与以色列严重对立,再加上最近的黎巴嫩形势,这些信息告诉我们的并不仅是“一个更加动荡的中东”。让笔者感兴趣的是一个“方法论”问题:一个(一些)民族国家对另一个(另一些)民族国家,这种传统的国际关系思维方式和互动形势,今天是否需要重新加以思考。

  现代国际关系体系自17世纪形成以来,整部国际关系史就是由民族国家之间的故事所构成的。无论德法历史上的恩怨,还是中日百余年来的侵略被侵略,抑或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在冷战中的对峙,本质上都是政府行为。就如同当肯尼迪决定封锁而赫鲁晓夫决定后撤,美苏就可以避免核战;当毛泽东与尼克松决定握手,中美关系就能够实现转变。

  但是最近发生在中东的情况则完全不同。

  我们常犯的一个错误是把当前的冲突称为“黎以冲突”。我们都知道黎巴嫩政府并不支持真主党,其军队也没有卷入战斗。这正如“基地”和其他恐怖组织不隶属任何国家一样。而美国和以色列的对策,却仍然是国家对国家。

  先看军事思路:9.11袭击美国的是一个恐怖组织,但是美国却去更迭了一个民族国家(阿富汗)的政权,然后继续以此为借口(还有其他借口),又搞掉了萨达姆;十几万美国士兵在推翻萨达姆政权之后,在伊拉克街头继续追剿反美武装。极其相似的是,绑架以军士兵的是真主党游击队,以军却封锁黎巴嫩海岸线,轰炸贝鲁特乃至黎北部甚至直接出兵。是的,贝鲁特以及黎巴嫩北部可能有真主党,就像美国在战前一直宣称萨达姆政权支持恐怖分子一样。问题不在于这种看法是否正确,关键是方法。正如一个西方评论员所说的:如果贝鲁特的一栋居民楼的一个房间里藏匿了一名真主党武装人员,以色列就可以发射导弹炸毁整栋居民楼吗?

  再看政治的思路:以美目前在黎的目标是,把真主党赶出黎南部,由黎政府控制该地区,由此实现持久和平。显然,美以寄希望于民族国家黎巴嫩的政府能通过有效治理来创造和平;在伊拉克美国相信,只要伊拉克人民选举产生的合法政府产生,安全形势就可以好转,也是寄希望于民族国家伊拉克政府的有效治理。在巴勒斯坦,还记得2003年的“中东和平路线图”吗?核心就是“两个国家、两个民族和平共存”。核心还是软硬兼施,让中东国家的政府实施“良治”,从而消除恐怖主义的温床。可是,动荡不止的伊拉克、通过民主选举上台执政的哈马斯,已经显示了这个思路的问题。

  笔者以为,更大的问题来自这些地区对全球化的“不适应”和“不接受”。有美国学者将当今世界划分为两个地区:一个是全球化成功运作的“核心国家”,主要包括北美、欧洲、中国、俄罗斯、印度和南美大国;另一个是全球化未能成功扎根的“断裂地带”,例如中东、非洲、中亚等。实际上,在一个地区融入全球化的漫长而痛苦的过程中,出现冲突是历史的常态。回想一下俄罗斯从沙俄时代到苏联解体之前与外部世界的冲突与紧张关系,回想一下中国从1840年到改革开放前与外部世界的恩恩怨怨,我们可能就能够理解所谓“断裂地带”为何多发冲突的原因了。接受全球化,就意味着要改变自己的本质,这种痛苦引发冲突并不难理解。不同之处仅仅在于,今天的“断裂地带”虽然拒绝经济、政治、文化的全球化,却接受了暴力的全球化,并以此来反对前者。这也正是反恐战争惨烈和危险之处。

  因此,问题不能仅靠几个民族国家对几十个民族国家使用武力、高压、利诱等手段来解决。我们需要的可能是“核心国家”与“断裂地带”之间的一个“大协议”,一整套关于经济、政治、文化以及暴力全球化的安排。“核心国家”除了保护自己的安全之外,可能需要更多地节制(经济)欲望、包容多元(文化)、耐心等待(政治转型)。而且这不仅仅是美国、以色列或者欧洲的事情。

  

对不起,此路不通--评黎以局势

  点击图片进入相关专题

  

对不起,此路不通--评黎以局势

  点击图片进入相关专题

  来源:世界知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