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联黎指挥权花落意大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6日02:39 新京报

  希拉克决定向黎增派1600名士兵,法国指挥权将保留至明年2月

  

联黎指挥权花落意大利

  法军士兵乘登陆艇抵达黎巴嫩南部港口。法国第二批部队25日抵达黎巴嫩。

  

联黎指挥权花落意大利

  意大利总理普罗迪24日与来访的以色列外长会面,商讨向黎派兵维和问题。

  综合新华社等媒体消息 欧盟25个成员国外长25日下午在布鲁塞尔欧盟总部举行特别会议,协商欧盟各成员国参加联合国驻黎巴嫩维和部队的问题。这个预定为期半天的会议由欧盟轮值主席国芬兰外长图奥米奥亚主持,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会上宣布,从2007年2月开始将由意大利领导联合国驻黎维和部队。意大利此前曾宣布,要派遣3000名士兵前往黎巴嫩维和,并表示愿意承担联合国驻黎巴嫩维和部队的领导责任。

  安南在会议开幕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他相信能说服欧盟国家派出足够多的兵力参加联合国驻黎维和部队。而图奥米奥亚在会前则表示,希望欧盟各成员国出兵人数能占联合国驻黎维和部队总人数1.5万人的一半。

  希拉克为法国“主动请缨”

  法国总统希拉克24日宣布法国将增派2个营参加联合国驻黎维和部队,从而使法国在黎巴嫩的总兵力增加到2000人。希拉克说,由于已经得到了联合国明确的授权和黎以双方对于联合国部队进驻的支持和维和人员安全的明确保证,“我已经决定再派遣两个营,扩大我们在驻黎部队中的人数,那么在黎巴嫩,就会有2000名法国士兵站在联合国旗帜下。”他还说,如果得到联合国允许,法国准备继续领导联合国驻黎维和部队。

  此前,希拉克与法国总理多米尼克·德维尔潘以及外交部长、国防部长和军队高级将领召开会议,作出这一决定。

  约150名法国维和官兵25日上午抵达黎巴嫩南部。这是黎以停火以来法国派出的第二批维和官兵。

  法将军指挥权行使至明年2月

  25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发言人迪雅里克说,法国的佩莱格里尼将军将继续指挥联黎部队,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对此“非常支持”。

  法国国防部长16日曾暗示,到2007年2月佩莱格里尼将军任期结束之前,法国准备一直掌握联黎部队的指挥权。

  任命联合国维和部队指挥官属联合国秘书长职权范围,按照惯例,指挥权将交给派兵最多国家的一名军官。法国24日宣布增派1600人加入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联黎部队),从而将使这支部队中的法国官兵增至2000人。

  ■新闻分析

  意大利重新“回归欧盟”

  巴黎政治学院教授、中法社会科学中心(北京)主任杜明教授认为,意大利积极寻求驻黎部队指挥权的表现,是意大利新政府回归欧盟和希望提升自己国际声誉的一种表现,对于进一步解决黎以冲突也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与贝卢斯科尼的亲美政策不同,普罗迪政府希望能够在欧盟中扮演一个更加重要的角色。而且,由意大利领导的联合国驻黎部队,也是在中东问题上起主导作用的美国乐于接受的。

  在此次联黎部队指挥权之争中,虽然意大利的外交表现令人刮目相看,而且又获得了驻黎部队的指挥权。但是,在即将展开的维和任务中,它要面临的问题还多如牛毛,也是对意大利军事和外交能力的一次考验。

  对于法国增兵黎巴嫩,杜明认为,前一段时间法国表示不打算派重兵进入黎巴嫩南部参与维和,实际上是“缓兵之计”。对于法国国家战略而言,中东占有及其重要的位置,而黎巴嫩又是法国介入中东问题的一个基石,所以绝对不会轻易放弃。它只是希望借此得到联合国更明确的授权和黎以双方对维和任务的支持以及对维和人员人身安全的保证。如今既然希拉克已经得到了各方比较明晰的答复,法国自然会增兵黎巴嫩,并希望执掌维和部队的指挥权。

  (龚峻岭)

  ■相关反应

  部分欧盟国家表态派兵

  除法、意外,多个欧盟国家也表示派兵参加联黎部队。据西班牙的欧洲新闻社报道,西班牙政府计划向黎巴嫩派遣700人到800人的一个营。瑞典政府24日同意派1艘巡逻舰和80名海军士兵加入联黎部队,但不准备派遣地面部队。

  丹麦外交大臣默勒23日说,丹麦政府将派遣1艘轻型护卫舰和2艘巡逻艇,维护黎巴嫩沿海的安全。此前,挪威政府已决定派4艘导弹快艇和100名人员,前往黎巴嫩海域执行巡逻任务。此外,波兰已表示可以增派数百名士兵参加联黎部队,拉脱维亚、芬兰等国也表示将派兵参与。

  德国总理默克尔不久前表示,德国已决定不派地面部队和警察参加联合国在黎南部的维和行动,但可以派海军警戒黎巴嫩海域,向黎巴嫩海关和警察提供援助,并可能提供后勤支援、航空运输和空中侦察等。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