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陈言专栏:中日难以超越的媒体隔阂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30日10:05 金羊网-新快报

  在政治、历史问题上不断出现的矛盾隔阂,在两国媒体上表现得越来越充分。

  媒体观点难以达成一致,哪怕只是在部分内容上达成一致都不能够。

  同样在媒体工作,中日两国的媒体人员坐在一起时,却常常是话不投机半句多。中国的官方媒体比较重视报道责任、宣传口径、国家利益,市场媒体对新闻有所追求;而日本
媒体把话说得很简单:要客观报道。

  两国媒体在国家利益和客观报道问题上不断推手,分歧会越来越大,已经很难达成一致。但实际上,中国媒体也在讲客观报道,日本媒体当然更重视国家利益。与此同时,两国在政治、历史问题上不断出现的矛盾隔阂,在媒体表现得越来越充分。媒体观点难以达成一致,哪怕只是在部分内容上达成一致都不能够。不能找到一条让两国媒体共同运作的方式,不能找到共同遵守的规则,要想超越隔阂,实在不容易。

  对2005年北京发生的球迷对日本球队喝倒彩事件,中日媒体有着针锋相对的观点,报道方式也完全不同。喝倒彩、砸日本使馆汽车的镜头,在日本电视台反复报道了1500次以上,时间长达两三个月。日本媒体认为,北京球迷的举止有一定的代表性,今天在谈到日中关系时,日本媒体依然经常使用这些镜头。

  而同一时期北京的媒体,尽管有对球迷违法行动的批评谴责,但找不到触目惊心的砸车镜头,找不到那些极为个别的已经进入疯狂状态的球迷的镜头。

  在这件事上,日本媒体认为,对北京球迷的行为应该客观报道,值得在电视上反复播放上千次,今后也会无数次播放。新闻中的“新”并不重要,在“新”闻成为众所周知的“旧”闻时,日本媒体仍然需要发出中国存在“反日”情绪这一信号。当媒体需要制造一种舆论时,就会很“客观”地把发生过的事情在需要的时候播放出去。

  日本的记者和官员把中国的一些记者跑会、收取车马费看成是媒体接受贿赂。另外,他们认为,国外有品位的媒体是不会刊登血迹斑斑、杀人或是事故现场死者照片的,而中国的一些媒体则把这些当成了炒作的对象。

  中国的市场媒体受财力的限制,也因为取得赴日采访签证还比较困难,因此,对日本的报道往往会集中在政治方面,日本的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经济运营方式、企业风貌等等,这些虽然是中国媒体所希望报道的,但目前还很难做到。一些日本媒体人士看到中国媒体比较多地报道了日本政治,而其中中日政治上的隔阂又是一个焦点,因此他们认为,中国媒体在日本报道上存在偏差。如果对中国媒体的经济状况、受到的签证限制等因素有所了解,大部分误解应该是可以消除的。

  1972年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以后,中日媒体对对方国家的报道开始增多。到上世纪80年代末期为止,中国报道日本正面的东西比较多,日本对中国问题的报道用他们自己的评价是“比较客观”。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市场媒体渐渐兴起,对日本问题的报道开始追求新闻性,日本媒体对中国的报道也进入到一个比较宽泛的时期。进入21世纪以后,中日之间对政治问题的报道开始突出起来,而这些年在政治上(实际上更是在历史问题上)找到一个两国可以达成部分一致的观点,已经越来越困难。

  实际上,中日媒体的隔阂是两国政治隔阂的一个表现。也许我们需要用几年时间或者是更长的时间,才能超越这种隔阂。

  (子琦/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