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阿特兰蒂斯”当梦想照进现实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1日02:55 海峡都市报

  

“阿特兰蒂斯”当梦想照进现实

  “阿特兰蒂斯”静待发射

  

“阿特兰蒂斯”当梦想照进现实

  “阿特兰蒂斯”航天飞机总装大楼上空阴云密布

  N本报记者 毛慧娟

  当梦想照进现实,总会有一些不如意的地方。在蛰伏3年之后,“阿特兰蒂斯”号,带着重启国际空间站建设和全人类对太空探索的期待再度出击。在泡沫危机、螺栓危机、雷击、风暴等的威胁下,“阿特兰蒂斯”的升空之旅被一再推迟,甚至一度被撤下发射架。美国宇航局可得快点了,要是再拖下去,跟俄罗斯“联盟”号“撞车”,造成空间站堵塞,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命运多舛

  发射时间拖到3年之后的今天,泡沫脱落问题、通讯天线固定螺栓问题、雷电、风暴……升空还是不升空,“阿特兰蒂斯”号已经忽悠了世人好几回。

  其实,“阿特兰蒂斯”号本应在3年前就发射升空了。因为“哥伦比亚”事故一拖3年。定在8月27日的升空计划,也出现了一波三折情况。

  先是因为航天飞机主通讯天线4个固定螺栓中的两个长度过短问题,“阿特兰蒂斯”号8月19日进行了紧急检修,对这两个螺栓进行更换。不过,这个技术问题其实在“阿特兰蒂斯”号25年前建成之时就存在,可是这期间它往返太空26次,都没有因此出现危险。

  还有一个就是导致“哥伦比亚”号爆炸的罪魁———泡沫脱落问题。虽然泡沫脱落问题没解决,美国宇航局依然决定按原计划发射。“发现”号不是在有泡沫脱落的情况下安全回来了么。美国宇航局负责航天任务的副主管比尔·格斯腾迈尔表示:“参与这个项目的所有成员都赞成按期发射,没有一个人持反对意见。”大家都知道有问题却都同意冒险,所谓的“富贵险中求”,讲的应该就是这种情形。

  除了上述的技术问题,天公也很不作美。雷击、风暴,生生地把“阿特兰蒂斯”从发射架上吓下来了。25日,雷电击中了发射台顶部的一根金属线,虽然没打坏什么,可是风太大,发射计划不得不推迟了48小时。随着热带风暴“埃内斯托”的逼近,29日,美国宇航局为保安全索性直接将“阿特兰蒂斯”号从发射架上撤回机库避风。

  因为“埃内斯托”的减弱,“阿特兰蒂斯”在路上晃悠了5小时后返回了发射台。不过,返回的“阿特兰蒂斯”需要8天时间来准备发射。下次发射时间可能在9月6日或者7日。如果届时还不能发射,宇航局就不知道要等多久了。毕竟人家俄罗斯发话了,如果你美国推迟到9月7日,俄罗斯就推迟6天到9月20日左右发射;如果到时候美国还发射不了,那不好意思,就让我们“联盟”号先上吧。毕竟“联盟”号和“阿特兰蒂斯”号的目的地都是国际空间站,如果大家到达的时间一样,那以空间站的资源,可能支持不了,粮食氧气都可能出问题,到时候可真的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NASA有时把经济利益摆在很不恰当的位置,会由于某种偷工减料而最终酿造悲剧。‘哥’号事件,是隔热板最终出的问题,他们明知道隔热板已经老化,早就该换,但在最后一关检验时,他们却‘对付’过去了。这也是航天飞机失事偶然中所含的必然。”

  ———中国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天文学家李竞

  肩负重任

  重振美国航天士气、重启国际空间站建设、11天内3次太空行走,“阿特兰蒂斯”号的6名机组人员这次任务可不轻。

  在“哥伦比亚”号失事后,嗷嗷待哺的空间站一直依赖俄罗斯:空间站的人员配置、给养和科研设备的补充。不过俄罗斯给美国提供的免费服务已经结束,由于美国自己的一条法律,美国甚至不能出钱雇用俄罗斯的“联盟”号。这也是美国迫切让“发现”、“阿特兰蒂斯”重返太空的原因之一。

  自从“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2003年失事以后,国际空间站的建造工作一直陷于停顿,美国航天的士气也大受影响。而这次“阿特兰蒂斯”号的主要任务是为国际空间站送去连接架构和太阳能电池板等设备。据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国际太空》杂志副主编庞之浩介绍,航天飞机与空间站对接后,6名机组人员计划进行3次太空行走安装这些设备,是“哥”失事后首次进行的空间站建造行动。而此前“发现”号的两次升空,主要是为了检验经过改造的航天飞机的安全性。继“阿特兰蒂斯”号之后,美国宇航局还计划14次发射航天飞机升空。目标很明确:争取在2010年前如期完成国际空间站的建造工作,届时航天飞机也将正式退役,被新型航天器所取代。

  不过,由于民众对太空探索热情的减退,以及美国政府的资金投入减少,国际空间站计划已经大大缩水。布什总统2001年以前提出将空间站每年的费用控制在50亿美元,因为他要把更多资金应用于他自己构想的太空计划。2004年7月的时候,参与国际空间站建设的美、俄、加、欧洲等开会决定,按比例缩减国际空间站上航天员人数和开展科学实验的数量,就是为了帮助美国实现在2010年前完成其所承担任务。“我们正在从一个巨大的悲剧中走出来。载人入太空并非一件我们可以愉快地完成的日常活动……其他的考虑,比如以什么次序以及在什么日期组建完国际空间站,都只能往后靠,以确保在载人上天时的认真态度。”美宇航局局长格菲如是说。

  “第一代航天飞机的技术缺陷,以及布什政府太空政策产生的经济问题,使得整个空间站的建设被迫往后推,受影响的是人类的整个航天计划,包括人类登陆火星的计划也都要被迫推迟。”

  ———李竞

  □问题点击

  专家: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国际太空》杂志副主编庞之浩

  问:航天飞机的发射窗口是不是集中在七八月或者12月到2月的时间,有没有其中的一些原因?

  庞之浩:不是的。

  航天飞机发射有几个重要的因素,一个是航天飞机发射的时候一定跟空间站在一个轨道上,因为我们是跟空间站对接的;第二个要由南向北发射,遇到特殊情况可以在美国其他的着陆场紧急着陆;第三个最好是在白天发射,便于操作;第四个是天气的问题,云层不能太厚,阴天不能太阴了,浓度低于50%,还有雷电,有强雷电是不行的,另外是大风,风速太快也是不行的,一定天气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才能保证航天飞机的发射安全。另外,窗口不能太密集发射,要进行维修啊,检测啊,还有涉及一些费用的问题,本来美国宇航局最早想到一年发射十几次,二十几次,但是费用太高,检修一次周期也比较长,现在基本保证一年发射四到五次。

  问:现在都说“发现”号是用来检验安全性的,那“发现”安全从太空往返了,这能保证“阿特兰蒂斯”也不出问题么?

  庞之浩:上述两架航天飞机的改进措施是一样的,主要的改进目标是保温泡沫材料,这是一个老问题了,航天飞机从第一次发射就掉保温泡沫材料,现在改进措施是有效的,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这次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航天飞机上天以后,还要对航天飞机进行检查,在发射过程中,有多种观测的设备,相机、摄像机,地面的雷达,还有侦察卫星,都要进行使用。上天和空间站对接之前都要进行检查,跟空间站分离以后,还要对航天飞机进行检查,一定要保证它的安全性以后才能回来。如果万一有情况,也有备用的措施,航天员先到空间站里,派另一架航天飞机去救援。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