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小泉访问中亚两国旨在紧盯能源牵制中俄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1日06:07 中国青年报

  本报驻日本记者 裴军

  “对资源小国日本来说,强化战略性的资源外交是最重要的一个课题。”8月30日的《读卖新闻》社论这般为小泉的中亚之行作了注脚。

  对于任期仅余不足一个月的小泉来说,此次出访哈萨克斯坦及乌兹别克斯坦创造了“
日本首相第一次访问中亚国家”的纪录,也算得上在最后时刻为饱受指责的“小泉外交”留下一个“亮点”。

  有分析认为,从28日至31日为期4天对中亚两国的正式访问不是小泉卸任前心血来潮的外交举动,与本月10日的蒙古之行联系在一起,可以清晰地看到日本正在展开新一轮的能源外交,而日本媒体更是齐声喊出了另外一个潜在目的——牵制中俄。

  小泉中亚行盯着能源和民主

  小泉此行的目标之一是从两国获取短缺的石油和稀有金属资源;目标之二是协助美国推动中亚国家的民主化,而这也正是近来日本极力主张的“在民主人权价值观基础上”推动价值观同盟的外交战略。

  28日,小泉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与哈总统纳扎尔巴耶夫签署了《关于日哈进一步发展友好伙伴合作关系的共同声明》。声明称,今后日本要与哈萨克斯坦保持定期首脑政治对话,并加强两国议员间的交流。哈欢迎日本企业积极参与对哈境内的石油、铀等天然资源的探测、开发及加工。双方还签署了关于在和平利用核能领域进行合作的备忘录。“哈方对日本在社会民主化、市场经济的推进以及保护人权方面的支援表示感谢,并将继续在这些方面进行努力”。

  哈萨克斯坦表示希望日方能在石油化学、机械制造、电子技术、冶金等各个领域进行直接投资。日本表示将以人才培训为中心加大对哈的ODA(政府开发援助)援助。

  29日,小泉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与乌总统卡里莫夫发表共同声明,强调要继续发展“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确认“民主发展、市场经济、社会保障的提高以及拥护人权诸原则对政治安定和经济繁荣至关重要”。日本通过“人才培育奖学金计划”向乌提供3.9亿日元的无偿资金援助。

  日本中亚外交推出三大方针

  小泉访问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都突出强调强化“中亚+日本”对话机制的重要性,并提出在此基础上加强在国际事务和地区事务中的合作。这个对话机制是由前外相川口顺子2004年访问中亚时提出的,在今年6月麻生太郎主持的的日本中亚外长会议上,再度确认了这个对话框架,并推出日本针对中亚的三大外交方针。

  一是“从全局看地域”。强调日本的中亚外交必须具备全局视点。具体而言,就是提出打通“南方路径”,即将中亚的能源通过南方阿富汗、巴基斯坦后接入海港,通过海运输往日本。

  二是“支援开放的地域合作”。强调主角是中亚诸国,日本则是“中介”,负责提供各种援助。在这方面日本的ODA具有相当大的优势。

  三是“以普遍价值观基础构建合作伙伴关系”。准备将日本的民主人权模式和市场经济制度植入中央各国,在该地区形成一个“民主同盟圈”。

  用外相麻生的话来说,就是要在“中亚、阿富汗和西南亚建造一个和平安定的长廊”。这个长廊中流动的是摸得着的资源和摸不着的西式民主化进程。

  日本的中亚外交如何牵制中国

  虽然无论是小泉还是麻生,都不承认日本的中亚外交有针对中国的意思。不过,看近期的日本各大媒体,和“资源外交”同样频繁出现的词汇便是“牵制中国”——小泉访美是为牵制中国,访蒙也是为牵制中国,这次的中亚访问还是为了牵制中国。远至非洲、拉美,近到家门口的东亚,仿佛当前日本的每一个外交举动均是以牵制中国为核心展开的。

  日前《朝日新闻》指出,“今年6月由日本召集的日本中亚外长会议几乎与上海合作组织首脑会议同时进行”,“日本的考虑是将对中亚的参与作为针对中俄的外交牌”。报道说:“首相的中亚之行是欲牵制中俄的迂回外交。不过,小泉首相9月末就要下台,且日俄关系的北方领土谈判停滞不前,日中关系的首脑会晤尚是未知数,在这种情形下,难以看到‘迂回外交’的成果。”

  此间分析人士指出,日本认识到在中亚地区资源外交的起步落后于中国,并开始奋起直追。日本的资金和技术优势对于中亚各国具有不小的吸引力,所以日本对中亚地下资源的渗透应该能够取得突破。但日本如果把对中亚国家的外交看成零和游戏,以为只要日本和中亚加强双边和多边关系就能牵制、抵消其与中俄间的战略关系,并削弱“上合组织”的地区影响力,则未免显得过分天真了。

  本报东京8月31日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