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撞月行动”可能提前 最后一击将奉献天文奇观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1日07:36 新华网

  欧洲航天局日前预告说,格林尼治时间9月3日5时41分(北京时间3日13时41分),欧洲航天局发射的首个月球探测器‘智能1号’(SMART-1)将执行自己的最后一项任务———撞击月球。届时,全球部分地区的天文爱好者可以通过望远镜目睹这一惊人壮举。不过,‘智能1号’撞击月球的时间还存在不确定性,‘撞月’时间也有可能提前5小时甚至10小时。

  撞击时间·多次调整

  据欧洲航天局网站报道,按照计划,“智能1号”将在格林尼治时间9月3日5时41分(北京时间13时41分)左右,以每小时7000公里的速度撞向月球西南面的被称为“卓越湖”的火山平原,该撞击点位于月球南纬中纬度地区。负责操纵“智能1号”的控制中心位于德国法兰克福附近的达姆施塔特。

  今年6月至7月间,该中心技术人员进行了一系列操作,控制“智能1号”的推进器完成多次调整,从而确定了上述撞击时间。但欧洲航天局也指出,由于目前关于月球地形的知识并不完整,“智能1号”撞击月球的时间还存在不确定性,“撞月”时间也有可能提前5小时甚至10小时。

  “智能1号”控制中心“撞月”行动的负责人卡米诺-拉莫斯介绍说,让该探测器以撞击月球的形式结束使命早在计划中,但当初并未考虑撞击的地点和时间。如果不加以调整,“智能1号”撞击月球的时间应该是今年8月中旬,撞击点则位于月球背对地球的不可观测面。这位负责人说,虽然在9月1日至2日间还要进行最后的调整,但目前完全有把握准确控制“智能1号”撞击月球的时间和地点。

  撞击地点·利于观测

  此次撞击地点也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卓越湖”周围环绕着高地,而且撞击点土壤里矿物质呈现多样性,可以提供关于月球物理和矿物质的更多数据。

  从观测角度而言,撞击发生时,撞击点位于月球的近地面,且处于黑暗之中,接近月球上的明暗界限,即划分月球光面和夜面的分界线,“智能1号”撞出的尘埃将被地面反射的太阳光照亮。之所以把撞击点选在月球的夜面,是为了防止月光覆盖撞击产生的微小亮点。而撞击发生时,地球上可以看见1/4的月球,这也十分有利于地面观测。

  受欧洲航天局的邀请,多个地面国际天文台都加入了这次联合观测行动,瑞典的奥丁天文台也将从太空观察这次撞击。如果撞击产生的尘云飞起高度达到20公里,被太阳光直接照亮,天文爱好者用小望远镜甚至双筒望远镜就能观测到。科学家预计,探测器将会在月球表面撞出一个直径3至10米,深约1米的坑。数天后,溅起的尘云可能覆盖月球表面约1平方公里的面积。

  撞击力度·十分轻柔

  人类对月球的这次“袭击”是否会对月球造成伤害呢?据专家介绍,“智能1号”的撞击比迄今为止任何其它人造物体对月球的撞击都要轻柔。

  根据计算,“智能1号”撞击月球表面的速度相当于2公里每秒。这一速度比流星的速度低许多,比如狮子座流星群撞击月球的速度达到了70公里/秒。

  而且,它是以与月球表面几乎平行的1度角撞击着陆,垂直降落速度将只有每小时70公里,只相当于跳台滑雪的垂直降落速度。科学家预计,它可能会在月球表面“弹跳”几次,就像“石块在水面打水漂”一样。而且,“智能1号”也不会给月球带去多余的化学元素,因此撞击不会对月球造成很大的伤害。□综合新华社、中国日报报道

   相关报道:欧航局预告探测器“撞月”时间9月探测器撞月“打水漂”“擦”出10公里尘埃欧洲探月器9月3日“自杀”撞月

  来源:新闻晨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