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苏联解体15年—历史不会淡忘苏联的记忆(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3日05:00 山西晚报

  苏联解体成为俄罗斯人心中永远的痛。不过,俄媒体也指出,“与上世纪90年代初的全盘否定相比,人们对苏联和苏共的认识更趋理性化。”

  俄罗斯总统普京身高1.74米,体重75公斤,今年54岁,他的人生经历充满传奇色彩。他出生在俄罗斯的圣彼得堡,成长在昔日社会主义强国苏联的红旗下,曾在赫赫有名的“克格勃”系统干了15年职业“特工”,后来又投身“民主派”,被叶利钦看中并选定为“接
班人”,从容地登上总统宝座。

  普京执政以后,强调俄要“寻找自己的改革之路”,既不能回到过去,也不能照搬西方。普京的治国方略,带有“第三条道路”的特色,既不同于左派俄共的道路,也不同于右派政党的道路,而与介于两者之间的中派政党相吻合。普京的所作所为,时隐时现地表露出那种由传奇式经历所产生的四大“情结”,通过四大“情结”对解读普京的治国方略和探析俄的发展道路或许有所帮助。

  

苏联解体15年—历史不会淡忘苏联的记忆(图)

  苏联情结

  2004年7月3日,普京(中)首次邀请曾是苏联联邦成员国的首脑来到莫斯科观看赛马。

  

苏联解体15年—历史不会淡忘苏联的记忆(图)

  普京的四大“情结”

  苏联情结:爱恨交加

  普京是在苏联红旗下成长起来的。普京的爷爷曾当过列宁和斯大林的厨师,父亲曾参加卫国战争并负了重伤。普京既经历过苏联红旗的高高飘扬,也目睹了这面红旗的最后降落,对苏联自有一番爱恨交加的复杂心情。

  其一,普京主张一分为二地评价苏联历史。1999年12月,时任政府总理的普京,既指出苏联时期付出了“巨大代价”,又强调这一时期取得了“毋庸置疑的成就”。2000年2月,普京在竞选总统期间引用俄家喻户晓的一句话说:“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这种说法,既反对右派为苏联解体而兴高采烈,也反对左派要求“恢复苏维埃政权”。2004年2月,普京在俄举行军演时强调:“苏联时期,苏联的存在以及它的核力量曾是世界强有力的稳定因素。”这种看法显然与那种一味指责苏联扩军备战、威胁世界和平、拖垮国内经济的流行观点有很大不同。

  普京对斯大林的评价也一分为二。2002年1月,普京在接受采访时说:“斯大林是一个独裁者,这毋庸置疑。但问题在于,正是在他的领导下苏联才取得了伟大的卫国战争的胜利。”普京在2004年2月还亲自参加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60周年的庆祝活动。在普京的影响下,俄国内目前已再次出现正面赞扬斯大林功绩的社会现象。

  其二,普京坚持沿用苏联国歌旋律和红旗。当时,普京的主张遭到前任总统叶利钦的反对。叶利钦批评说,老国歌只代表官僚权力的苏共党代会,年轻一代不会喜欢,总统不应该盲目崇尚民意。但普京强调:苏联国歌曲调激昂、振奋人心;否定苏联时期的一切象征性标志从原则上讲是错误的。

  其三,普京强调保存列宁遗体供人瞻仰。在叶利钦时期,一些人强烈要求把原苏联缔造者列宁的遗体迁出红场,送回列宁家乡进行安葬,为此引起激烈争论。叶利钦当年也主张“将列宁土葬”,强调“列宁给俄带来许多苦难”。普京主政后,主张维持现状不变。

  其四,普京确认苏联解体是“悲剧”。2000年3月,普京在回答“什么时候退出苏共”的问题时说:“我没有退出。苏共不存在了,我就把党证放在抽屉里。”2004年2月,普京发表讲话说:“苏联解体是全民族的重大悲剧”,其间“大多数公民一无所获”;当时存在的问题“本可以在一个国家框架内在新的基础上加以解决”。

  圣彼得堡情结:“西倾”色彩

  普京的出生地圣彼得堡,是俄的历史名城,它始建于1703年,坐落在涅瓦河两岸,岛屿错落,风光旖旎,素有“北方威尼斯”之称。彼得大帝当年决定在此建城时,就赋予它特殊的使命,要让它成为通向欧洲的门户和连接欧亚大陆的桥梁。后来,圣彼得堡长期作为俄国的首都,直到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迁都莫斯科,它被改名为列宁格勒。普京从小在这里上学,并在该市最高学府“列宁格勒大学”毕业。他当年的导师就是后来著名的“民主派”代表人物索布恰克,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1989年,普京从国外回到圣彼得堡,立即投入“民主派”的怀抱,成为该市市长索布恰克的亲信和助理,不久又当上该市第一副市长。

  圣彼得堡也是他获得爱情的地方,更是他从政的起点。普京从圣彼得堡出发,走向莫斯科,登上俄政坛的最高峰,成为一个大国的元首。这一切,使普京具有一种特殊的“圣彼得堡情结”。普京本人对此也不回避,他就任总统后将很多重要国事活动安排在这里举行,以进一步提高圣彼得堡的知名度。同时,普京把当地的精英大批提拔到中央机关,依靠他们来帮助治理国家,形成著名的“圣彼得堡帮”。在此背景下,社会上一再流行迁都的传言,说要把俄的首都从莫斯科迁移到圣彼得堡,还说要把圣彼得堡改名为“普京格勒”。俄议会上院议长米罗诺夫等人甚至正式建议,要求赋予圣彼得堡某些首都职能,在税收和财政预算方面具有与莫斯科同等的特殊优惠。

  普京的“圣彼得堡情结”,包含浓厚的“西倾”色彩和对彼得大帝的崇敬。普京赞赏并继承彼得大帝的一句名言:“给我20年,还给你一个奇迹般的俄罗斯。”普京强调:俄属于“欧洲文明”,是“欧洲国家”,应“回归欧洲”;俄应建立“欧洲式”的政党体系,采用欧洲国家那样的市场经济模式;俄的对外政策要把同西欧的关系“摆在最重要的位置”。2003年5月下旬举行的圣彼得堡建城300周年庆典,无疑也同普京的“圣彼得堡情结”有关。这次由普京亲自担任庆典委员会主任的盛大活动,事先由俄联邦和地方财政拨出30多亿美元巨资来维修名胜古迹和重整市容,并热情邀请包括美国总统布什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内的40多个国家的首脑前来参加,还举行了一系列重要的会谈和会见。普京的目的,显然是要借助圣彼得堡这个“通向西方的门户”,展现俄罗斯的风貌,提高俄的国际威望,显示俄重振大国地位的决心,以稳步实现“融入欧洲”、面向世界的最终目标。

  克格勃情结:以此为荣

  普京在上小学时,就崇拜苏联的间谍英雄。他在老师布置的一篇作文中写道:“我的理想是做一名出色的间谍,用我的恶名去换取敌人的失败,用我的牺牲去赢得祖国和人民的胜利。”大学毕业后,普京真的投身“克格勃”,经历了15年的“特工”生涯。长期的“克格勃”经历,使普京心中充满爱国热情,养成敢于冒险、不怕牺牲的勇敢精神,以及谨言慎行、善于幕后操作的神秘作风,并形成一种独特的“克格勃情结”。

  第一,普京始终以“克格勃”经历为荣。普京上台伊始,就下令将已经流失的苏联“克格勃”著名领导人安德罗波夫的一块牌匾找回来,使之重新悬挂在原来的地方。2001年6月,普京面对西方记者关于他出身“克格勃”的挑衅提问时自傲地说,“克格勃”经历使他学会如何同人交流,学会处理吸收大量的信息,还教会他“更加热爱国家”。同年11月,普京在访美前夕对美国记者说:“走谍报工作这条路我从不后悔。我自认为是个卓有成效的情报官,我始终在为祖国利益而工作。”他在访美回国后讲话说:“现在的美国总统也是前中央情报局局长的儿子,我们拥有相似的背景。”

  第二,普京乐于从原“克格勃”系统中寻觅人才。普京在用人方面的一大特点,就是重用“克格勃”干部。一开始,普京把“克格勃”同事召来帮助对付寡头和惩治腐败。后来,又把“克格勃”干部引进政权上层,作为自己的左膀右臂。现任国防部长伊万诺夫,就是普京的同乡、同学和“克格勃”时期的同事,据说此人已被普京视为头号“接班人”。另据报道,来自“克格勃”系统和其他强力部门的干部目前已占居俄政坛25%的高级职位,他们控制着国家行政、经济、司法和监管媒体的大权。这种干部的比例,在叶利钦时期为11%,在戈尔巴乔夫时期仅为3%。这一切,使人们得到一种“铁腕治国”的深刻印象。

  叶利钦情结:知恩图报

  普京7年前当上总统,全靠叶利钦的提携和“保送”。1996年5月,普京在圣彼得堡官场失意之后来到莫斯科,被叶利钦的“大管家”博罗金引进总统办公厅。3年后,普京被选定为叶利钦的“接班人”,从容地登上总统宝座。“接班”那天晚上,普京自称思想“毫无准备”,因此“没有欣喜若狂”,但也“几乎动情落泪”。由于深受“传位”之恩,普京自然产生某种“叶利钦情结”。这有三件事情可以说明。

  第一,普京积极评价叶利钦时代。普京刚出任代总统,便在2000年新年献词中说:俄“走上了民主和改革的道路”,成为“一个强大的独立国家”,这都是叶利钦的“伟大功劳”。2004年年初,普京在接受法国记者采访时又说,叶利钦是“俄罗斯变革的领袖人物”。几年来,普京一直同叶利钦保持亲密联系,不仅向他通报情况,而且向他讨教问题,听取建议。

  第二,普京下令保护叶利钦及其家人。普京当上总统之后签署的第一个命令,就是为辞去总统职务的叶利钦及其家人“提供法律保障”,不仅使其生活待遇受到国家保护,而且使其今后不被追究法律责任。对于这个总统令,俄共认为它违反宪法,因此向国家杜马提出动议,要求取消叶利钦及其家人的起诉豁免权,但遭到失败。后来的情况说明,普京的这项命令意义重大。叶利钦在辞职前不仅本人险遭国家杜马反对派的弹劾,其家人也因“洗钱”等丑闻受到检察机关的调查。另据俄媒体2002年3月公布,叶利钦女儿塔季扬娜名列俄十大女富豪名单榜首,总资产达1.8—2亿美元。这些财富显然是在叶利钦当总统时积聚起来的,但她始终没有受到任何质疑。

  第三,普京长期沿用叶利钦的执政班底。普京当代总统时,据说曾向叶利钦作出承诺,上台一年之内不更换原有执政班底。后来,普京开始从圣彼得堡同乡和“克格勃”系统中搜罗人才,以逐步取代“叶利钦帮”。但这一过程进行得相当缓慢,经历了4年之久。

  俄罗斯人为何仍喜爱斯大林

  赫鲁晓夫曾孙女、纽约新学院大学国际事务教授尼娜·赫鲁晓娃8月12日发表文章:为什么俄罗斯人仍然喜爱斯大林?认为这是因为斯大林领导人民取得了巨大成就,鼓动人民的爱国热情。苏联时代结束,人们没有了民族自豪感和长期坚持的信仰。由于精神和物质贫乏,人们渴望恢复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而斯大林的形象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白。

  文章说,上个世纪70年代住在苏联的时候,我痛恨的人是苏共总书记勃列日涅夫。1956年,在苏共第20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赫鲁晓夫向全体代表作了“秘密报告”,全盘否定了斯大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人们把苏共下台后的“民主”俄罗斯社会的种种弊端都归罪于我的曾祖父。而独裁统治者斯大林的名声却正在恢复。民意测验结果表明,斯大林极受人们的喜爱,尤其受年轻人的喜爱,这不足为奇。1991年苏联解体后出现了无政府时期,国家一度陷入混乱、贫困、犯罪、寡头、愤怒和失望,结果证明俄罗斯人并不喜欢这种新“自由”。我们发觉自己都怀念过去的统治者,譬如伊凡雷帝和斯大林,因为他们曾使社会稳定而有秩序,并鼓动人民的爱国热情,让我们觉得我们是一个大国。的确,他们曾杀戮和压制人民,但是他们领导人民取得了多么巨大的成就!

  文章说,批评赫鲁晓夫的人认为,苏联的解体是戈尔巴乔夫、叶利钦的错,同样也是赫鲁晓夫的错。原本人们期望共产党统治的垮台会带来民主,但事实并非如此。俄罗斯人急欲清除苏联时代留下的不好东西,结果他们也丢弃了好的东西。上个世纪90年代,俄罗斯拒绝承认共产党统治时代积极的一面。苏联时代结束,帝国解体,人们没有了民族自豪感和长期坚持的信仰。由于精神和物质贫乏,人们渴望恢复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而斯大林留着八字须的形象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白。因为是赫鲁晓夫全面否定了斯大林,所以人们把俄罗斯诸多社会弊端归咎于赫鲁晓夫。

  “我得到好收入却失去祖国”

  卓娅·费多罗夫娜,莫斯科友谊大学退休教师。虽然记者开始接触她时,她表示不愿意就8·19事件谈些什么,但在记者坚持下,她还是回忆了当时发生在身边的事。

  “其实直到现在,我仍然觉得1991年8月的那段日子跟做梦一样,理不清什么头绪,一切都乱哄哄的,每个人都很焦躁不安。当时我的感觉是,局势变化让人的大脑疲惫不堪,到最后真是有种‘随它去好了’的想法。

  “那段时间,局势一直动荡。当时不断有关于一些加盟共和国寻求独立的消息,大家都在关心国家到底会怎么样。在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上台前的那段日子,一家人经常围在电视机前连续看新闻。

  “知道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上台的消息是19日上午。很快就有消息说,戈尔巴乔夫总统被软禁了,随后又听说他被打死了。家里的电话铃响得也很频繁,朋友们都在打听有什么最新消息。后来就听说聚集在市中心的人越来越多,军队也好像要开进市区了。不过当时的城市交通没有瘫痪,附近的商店也都开着门,我先生仍然出去上班。

  “那时很担心真的发生流血冲突,因为当时看新闻,在白宫(原议会大厦、现俄罗斯联邦政府大厦)前面聚集了上万人,反对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人都在那里,包括叶利钦。当时我觉得很迷茫,不知道国家到底会怎样,会不会真的打起来。”

  “人们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这是记者向卓娅提出的问题。卓娅告诉记者,可能回答这个问题还需要时间,也许50年以后、甚至100年以后,人们才能够真正明白他们得到和失去的是什么。不过她并不反对戈尔巴乔夫在接受回声电台访谈时,提到的关于俄罗斯人失去了祖国这个观点。

  记者在莫斯科回声电台的网上留言里看到,一位叫安德列的钳工写道:“感谢尊敬的戈尔巴乔夫先生,由于您让苏联解体了。在新的经济政策下,通过辛勤的劳动,46岁的我现在工资不低,有两辆汽车,有自己的房子以及两个可爱的孩子,我想这是我得到的。不过我失去了自己的国家、稳定的生活和对未来的信心。而且,我对我孩子的明天也感到恐惧。”

  

苏联解体15年—历史不会淡忘苏联的记忆(图)

  叶利钦险些逃往乌拉尔山中落草

  15年前震惊世界的8·19事件中,时任俄联邦总统的叶利钦跳到“白宫”前的坦克上发表演讲,成为扭转局面的关键之举。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勇敢的叶利钦也有胆怯的一面。当年指挥保卫“白宫”和叶利钦的科别茨将军披露:叶利钦当时差点儿当了“逃兵”,准备通过地下通道逃离位于莫斯科河边、被重重包围的“白宫”。

  揭秘新书惹出反对意见

  以经常发表轰动性时政调查闻名的俄国家杜马(议会下院)议员亚历山大·欣施泰因,刚刚完成了一本讲述俄首任总统叶利钦往事的新书。

  8月16日,《共青团真理报》发表的部分内容谈到8·19事件,并援引当时负责指挥保卫“白宫”和俄联邦领导人的科别茨将军的话说,“白宫”保卫者准备炸毁滨河的堤坝,并通过那里先用快艇、再用直升机护送俄罗斯领导人到茹科夫斯基机场,再从那里坐飞机离开莫斯科,到乌拉尔山。这段内容发表后在读者中间引起了强烈反响,一位名叫帕维尔·加夫里连科的莫斯科军官打电话到报社编辑部,在对欣施泰因的“胡说八道”表示不满的同时,要求报社找科别茨将军核实情况。

  叶利钦曾计划“逃”到乌拉尔

  为了核实具体情况,《共青团真理报》立即联系了已经退役的科别茨将军,并请他回忆了当时的行动意图。

  他说,他们曾经有过一个撤离计划。当时有传闻说,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准备下令强攻“白宫”,于是我们开始计划撤离的路线,有关“堤坝”的建议确有其事。不过,我们当时所指的“堤坝”其实是堤岸下厚厚的塑料隔板,那是用来防止水进入地下通道的。“我们准备从洞中下水,在指定的时间那里会停泊一艘快艇,它将驶向上游前往一个河上客运站,在那里会有一架直升机接应,负责把叶利钦送到茹科夫斯基机场。”

  克格勃最后时刻撤销逮捕令

  据欣施泰因在书中介绍,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原本有机会逮捕叶利钦,但是在最后关头,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撤销了命令。

  “8·19事件”发生时,叶利钦刚刚结束对哈萨克斯坦的访问归来,由于受到热情款待多喝了几杯,已经晕晕乎乎地睡了。这时,克格勃特种兵“阿尔法”小组已经奉命前去逮捕他。“阿尔法”指挥官卡尔普欣将军讲述说:“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亲自向我下达了武力逮捕叶利钦、将他押送到扎维多沃一处已经安排好的地点的命令。我们立即赶至指定地点。”不过,不知什么原因,这一方案没有付诸实施。后来,克留奇科夫下令“阿尔法”小组返回,这几乎成了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最大失误。

  苏共历任领导人

  列宁:1917年10月6日-1922年4月3日(联共(布)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斯大林:1922年4月3日-1953年3月5日(苏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赫鲁晓夫:1953年9月7日-1964年10月14日(苏共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

  勃列日涅夫:1964年10月14日-1982年11月10日(苏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964年10月14日至1966年4月8日为苏共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

  安德罗波夫:1982年11月12日-1984年2月9日(苏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契尔年科:1984年2月13日-1985年3月10日(苏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戈尔巴乔夫:1985年3月11日-1991年12月25日(苏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那些重要的事件

  191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人在俄罗斯取得了政权,随即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在随后的几年里,由托洛茨基指挥的红军通过残酷的内战,击败了白军和协约国的干涉。

  1922年12月30日,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共同组成了苏联。苏联的缔造者列宁于1924年逝世。斯大林获得政权,通过残酷手段清洗了所有的政治对手,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同时以肃反的方式对党、国家和军队的领导人展开大清洗。虽然他被西方国家和一部分苏联人视为一个屠杀各民族人民的暴君,但是成功地把苏联改成了一个工业和军事强国。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对苏联发动了突然进攻。在同盟国的大力援助下,苏联红军和盟军在1945年攻占了纳粹德国全境,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1953年,斯大林逝世。随后赫鲁晓夫掌握了政权。他在1956年苏共二十一大上的秘密报告批判了斯大林及其个人崇拜的严重后果,苏联的政治斗争从此向更加人道的方式转变。由于意识形态上的分歧,从1959年开始,苏共与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一系列的辩论和争吵。

  1964年,赫鲁晓夫下台,勃列日涅夫获得政权。文化大革命期间,中苏关系处于低谷,并发生过诸如珍宝岛事件和铁列克提事件的边境冲突。在勃列日涅夫时代,苏联对外推行扩张政策。勃列日涅夫提出了“有限主权论”,认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主权是有限的,他提出这个理论实际上是为了剥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主权,将别国变成苏联的附庸国。1985年,共产党改革派人物戈尔巴乔夫接掌政权。他试图改进政治和经济方面的治国方法,在国内实行改革和公开化政策,对历史错误进行清算。但另一方面,他的改革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后果。随着中央权力的下放,各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开始寻求更大的自主权力。随着“公开化”的日益深入,苏共的历史问题和历史罪行得到揭露的同时,导致其失去民心。

  1991年8月19日,苏共中的保守派发动了一场不成功的政变,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下令宣布苏共为非法组织。1991年年底,他同白俄罗斯及乌克兰的总统在白俄罗斯首府明斯克签约,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1991年12月25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将国家权力移交给俄罗斯总统。

  山西晚报综合编辑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晚报网络编辑:闫芳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