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感受超越血统的亲情(中俄友谊之旅(16))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4日03:15 人民网-人民日报

  几经周折,中国记者们终于找到了伊万诺沃体育大街21号,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大片连成一体的三层红砖楼,这里就是闻名于世的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

  儿童院的简介这样写道:“1933年,在国际救助工人组织成员的倡议和斯塔索娃的协助下,为了救助欧洲国家那些被捕或被害的反法西斯主义者的孩子们,创建了国际儿童院。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的历史犹如一面镜子,折射出20世纪的所有事件。” 斯塔索娃是列宁
的助手、俄罗斯救助工人组织的领导人。

  一谈起儿童院的历史,头发花白、性格开朗的库兹涅佐娃滔滔不绝。她在儿童院工作39年了,以前当老师,如今负责儿童院博物馆的工作。上世纪20年代后期,保加利亚、德国、捷克斯洛伐克的一些共产党员纷纷被捕,他们的孩子也陷入了非常危险的境地。伊万诺沃的工人决定救助德国共产党员的孩子们。他们筹集到了一些资金,在德国建立了一个儿童院。

  1933年,德国纳粹头子希特勒上台执政,德国境内的儿童院被迫关闭。为了救助那些失去了父母的孩子,伊万诺沃的工人们决定在他们的城市建一所同样的学校。在两年的时间内,伊万诺沃的工人们靠筹集到的捐款和义务劳动,建成了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后来,德国的法西斯势力逐渐波及到整个欧洲,一些革命者的后代被秘密转移到伊万诺沃儿童院上学。此前,他们的父母要么被捕,要么被杀害,要么蒙冤入狱。

  库兹涅佐娃向记者展示了一张张珍贵的历史照片。她指着一张照片问:“看见毛泽东了吗?看见朱德了吗?”记者仔细一看,教学楼上方的确有毛泽东和朱德的画像,其下有一行标语:“以地球上所有杰出的共产党员为榜样。”我们还看到了毛泽东的儿女毛岸英、毛岸青和李敏等人的照片。库兹涅佐娃自豪地说:“大家都知道,毛泽东的孩子们曾在这里就读。朱德、刘少奇和另外一些中国革命者的孩子也在这里上过学。”“中国来的学生是儿童院的骄傲。因为中国学生学习很刻苦,自律,进取心强。”

  2003年,当伊万诺沃儿童院庆祝建校70周年时,22名当年的“中国孩子”坐车来到这里。当时正值中国发生非典疫情。外面下着雨,“中国孩子”乘坐的汽车停在教学楼前。校长办公室里坐着一位医生,他对校长说:“绝不能放他们进来。”可该校的老师们冒雨跑到了汽车跟前,和这些已经是老大爷、老奶奶的“中国孩子”拥抱在一起,互相亲吻,甚至高兴得流下了眼泪。

  库兹涅佐娃介绍后,舍夫琴科校长带领记者去参观教学设施。在这里,教室、实验室、手工制作室、篮球场、游泳池等一应俱全。据舍夫琴科介绍,从上个世纪以来,该校主要招收俄罗斯及其他独联体国家的学生。他们都有比较相似的经历:家庭贫困,没有父母或父母丧失了抚养子女的能力。目前,该校共包括1—11个年级,有360名学生在读,学生毕业后可报考大专院校。“我们正计划招收其他国家的学生,我们已经同中国大使馆磋商过,计划从中国招收部分高中生,等他们毕业后再报考俄罗斯的高等学院。”

  汽车开动了。车上车下的人挥手告别。记者发现,库兹涅佐娃眼里噙着泪。再看教学楼上,一扇扇窗户里露出一个个小脑袋,孩子们向我们拼命地挥手。

  (本报伊万诺沃电)

本报特派记者 张光政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