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黎以冲突看伊核危险前景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4日08:05 东方网-文汇报 | |||||||||
本报首席记者郑若麟 正在德黑兰访问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今天在与伊朗总统内贾德会晤后向新闻界透露一个早已众所周知的事实:伊朗谈判大门敞开,但中止轴浓缩的“小门”则紧闭。现在西方面临的问题是:怎么办?谈判,经济制裁,还是军事打击?今天欧盟外交代表索拉纳表示在下周与伊朗谈判代表见面前,欧盟将仍然“以谈判为主”;欧盟愿意“继续给伊朗思考的时
科索沃模式失效 法国国防部专家认为,完全按美国的空中打击结合地面进攻战略行事的以色列,在黎以冲突中未能达到其军事和政治目标,这对美国同样是一个巨大的冲击。以军开始时认为两周时间将足以用空袭的方式消灭真主党武装,并对真主党领袖进行“斩首”。很快这一战略遭到挫败。以军于是按科索沃模式将轰炸目标扩大至黎基础设施。令特拉维夫吃惊的是,此举同样未奏效。于是以军发动了地面进攻。更令以军没有想到的却是真主党在地面上也具有一定的反击能力。以军118名士兵丧生,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地面“对称战斗”中被打死的。 事实证明只要真主党仍然得到黎什叶派民众支持,以军就无法打赢一场类似的战争。 伊朗坚信不会失败 从真主党对以军的反击来看,伊朗的空对海、地对空导弹均有大量杀伤敌军的威力。一旦发生美伊全面战争,美国在海上、特别是驻扎在伊拉克的15万军队将很有可能在数天内便遭到超过伊拉克战争开始时期的伤亡。 与此同时,一旦战争爆发,本地区什叶派占多数或对美以怀着强烈仇恨的各种军事力量,包括真主党、哈马斯,包括基地恐怖组织,包括其他一些逊尼派为主的阿拉伯国家,都有可能站在伊朗一边。特别是在美军占领的伊拉克,无疑会爆发大规模的反美恐怖袭击。 更重要的是,通过黎以战争,伊朗确信美以空中力量无法摧毁伊朗军队和导弹。黎以冲突表明,光有炸弹并不能解决问题。还必须有确切的情报。而目前美以在伊朗的情报机构早就失效。中情局和摩萨德名气虽大,但恰恰无法渗入什叶派的伊朗。因此,在黎以冲突后,伊朗自信心大增。从伊朗最近的一系列军事演习就可以看出这种自信的表现。正是因为德黑兰坚信自己不会失败,才制定出立足于打的战略。这也是内贾德总统坚持强硬立场的主要原因。 美以押宝军事打击 反过来,美以坚决不让伊朗获得核武器的决心也没有丝毫动摇。以色列从美国引进了五百多枚能够摧毁深埋地下的军事设施的高爆炸弹,法国专家们普遍认为这当然是针对伊朗的。在认定伊朗即将在核技术上取得突破时,铤而走险将是美以的最后一张牌。而且美国的新保守派确信美国将在军事上打赢这一仗。事实上美国对伊朗的做法,与当年准备对伊拉克发动战争前几年有着惊人相似的地方。先是利用联合国通过对伊不利的协议,随后谋求对伊进行经济制裁,进而在经济和军事上尽可能地削弱对手,最后进行军事打击。 当伊朗通过黎以战争认定自己在军事上不会被打败,因而处于一种强势地位时,双方的谈判便无法找到突破口。双方都在各自的战争逻辑上向前迈进了一步。目前伊朗核危机仍然处于胶着状态,但维持这种状态的时间已经不多。伊朗并不担心经济制裁,美国也不相信经济制裁的效果,以色列更不相信。此间传言以色列已经向美国下了“最后通牒”:美国如不能在六个月内解决伊核问题,以色列将出手解决,而如果以色列再度攻击一个伊斯兰国家,这不能不令人担忧中东地区爆发一场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 欧盟能否找到解决这一危机的锦囊妙计,将是对欧洲人外交智慧的巨大考验。正因如此,全球镜头都对准了欧盟外交代表索拉纳下周与伊朗谈判代表的会晤。 (本报巴黎9月3日专电) 相关专题:伊朗拒绝停止核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