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评论:中国奇迹PK日本奇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4日11:28 国际在线

  作者:王南

  《日本世界第一》出版25周年国际研讨会在东京举行的时候,主题竟然成了“中国的崛起”。

  哈佛大学教授弗格尔深有感触地说,中国在当今世界中的情势,使人想起从前的日
本。

  从1978年起,中国经济以年均9.6%的速度增长。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行,“龙的腾飞”正在成为世界舞台上激动人心的篇章。而日本在二战以后,也有过狂飙突进的高速增长,正是通过1964年东京奥运会、1970年大阪世博会,日本向世人宣布已经从战败的废墟上重新成为世界强国。

  中国奇迹和日本奇迹可以相提并论吗?从日本高速增长的遗产中,我们能否得到些许教训,以避免玫瑰色的愿景之下可能存在的致命陷阱呢?

  速度

  关于日本高速增长,国内学者有“从50年代到80年代将近40年”之说。《高度成长的时代》作者、长期担任日本内阁府经济社会综合研究所所长的香西泰则特指从“1945到1970历史上、国际上都少有的近10%的年增长率”。曾任日本经济研究中心理事长的金森久雄认为经历战后约10年的混乱之后,日本经济才进入高速成长时期,“从1955到1972年,达到平均9.3%的实际增长率”。

  至于中国,虽然世界银行1992年的报告中就有“中国奇迹”的说法,但中国经济的真正发力是自那时开始。根据经济普查的最新结果,从1978年到2005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达到9.6%,考虑到2008的奥运效果,连续超过30年的高速增长应能实现。而根据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逊的研究,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1978年至2004年间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加了370%,年趋势增长率为6.1%。然而1950年至1973年,日本的人均GDP增加了460%,趋势增长率为8.2%。

  日本1952年的时候,生产已经恢复到战前的水平,但国民生产总值只有法国或者英国的1/3,到1968年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1970年代晚些时候,已经相当于法国和英国的总和了。中国GDP2003年按汇率计算是1.4万亿美元,排在美、日、德、英、法、意之后。但也有一种算法,若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1995年就超过日本达到世界第二。

  根据世界银行《东亚奇迹》的数字,从1960年到1985年,日本人均收入增长了4倍。按香西泰计算,1950年日本人均国民收入只有美国的1/9,1978年达到美国的80%,和西欧发达国家达到同一水平了。中国的数字按世界银行的算法,人均收入从1980年的220美元增长到2003年的1100美元,也增长了4倍。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从1978年之后的25年里,扣除物价变动因素,中国的人均GDP和消费分别增加了6.4倍和5.2倍。

  质量

  平等 但奇迹是每个人的奇迹吗?日本和中国的情况可能有所不同了。世界银行对东亚奇迹本质的定义是“快速而平等的增长”,其中包括的是日本、四小龙和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三个新兴工业国。对于为什么不把中国包含在内,世界银行解释说,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国的增长不平均。哈佛大学教授弗格尔的《日本世界第一》,对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又拥有社会的平等给予高度评价。日本学者也对“有特色的中产阶级社会共享繁荣”引以为豪。南亮进认为中国和日本的高速增长不可比,原因即在于地域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不平等。根据他的研究,地区消费差距指数日本最大为1.5倍,而中国为13倍;衡量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基尼系数,日本是0.24,美国是0.40,而中国是0.44。按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中国城乡居民基尼系数为0.47,成为世界上城乡差距最大的国家。

  环境污染 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一段时期,生产规模的扩大就意味着环境的恶化: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光污染、化学污染、赤潮等“典型公害”频发。由于水 病等引起的针对污染企业的声讨和诉讼,一度成为社会热点。1970年的第64届国会因提出修订14部与污染公害相关法律、强化大气水质等规制而被称为“公害国会”。著名经济学家都留重人《公害的政治经济学》1972年出版;当时日本媒体上甚至出现了这样的口号:“GNP见鬼去吧!”之后,随着环境立法、行政指导、民间运动,70年代产业活动的环境污染问题基本解决。80年代重点解决都市生活垃圾问题。90年代后环保重点转向地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

  中国今天同时面临这三重环保难题。联合国的资源报告1995年就将中国的环境污染列入“最坏”一组,污染状况最严重的世界50大城市中,中国占了17个。要想使环境状况明显改善,环保投入须达到GNP的2%,基本解决要达到1.5%。按国家环保局的统计,1981年环保投资对GDP的比例为0.52%,90年代后半期达到0.93%,2002年为1.33%。“局部改善、总体恶化”的情况,看来还会持续下去。

  科技含量 日本有“技术立国”的传统。高速经济增长的历史,在香西泰等日本学者看来,也就是一连串技术创新的历史。技术的引入和消化吸收功夫,堪称世界典范:大型发电机组第1号是输入,随后彻底研究开发,第2号就是地道的国产品了。日本和美国贸易产品争端从纺织品到彩电、钢铁、汽车再到半导体的升级历程,就可以看出日本技术创新的历程。至1989年,石原慎太郎和商界领袖盛田昭夫要《对美国说不》,依仗的也正是日本产品技术上的优势。

  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机构(NUIDO)的报告,中国高技术制品出口1985年还不能入围25强,1998年却升到第11位;中等技术制品1985年也在排行以外,1998年达到第13位,而占第一位的还是低技术产品。反映一个国家工业实力的工业竞争力指数(CIP),中国从1985年的61位上升到1998年的37位。德意志银行报告称中国高附加值产品未来3到5年将以30%-40%的年增长率强劲提升。这些标志着中国在技术方面正在进步,但考虑到其中外商投资企业所占比重、以及研发投入和体制弊端等因素,中国能否真正自主创新,还需更长时间观察。日本东海大学教授唐津一2004年12月出版了《中国追不上日本》,依据就是日本技术方面的自信。

    遗产

  企业 日本企业模式(终身雇佣、年工序列、主银行制度)的功勋和局限至今仍在争论,但毕竟诞生了一批像索尼、丰田、松下等世界级企业,它们作为日本产业活力的基础,使得国民的生活由贫乏变成富裕,也提升了日本的国家竞争力。哈佛大学教授弗格尔将日本企业、尤其是大企业归结为日本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1958年日本只生产不到10万辆客车,整个1970年代早期,德国大众都是美国市场首屈一指的出口者。但是很快,丰田和尼桑在美国的销量就超过了大众,1978年本田又将大众甩在了后边。日本企业的竞争力如此之强,以至于为避免政治反弹,他们在出口欧美方面不得不实行自主规制。日本学者认为,日本真正的底力是私人企业不可遏止的活力:它源自明治维新时期出售官办工厂,历经战后“财阀解体”洗礼、80年代的国铁电报民营以及“失去十年”的重组的凄风苦雨,从近来经济复苏的足音之中可以听到它最新的回响。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遗产之一是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犹如希腊神话中奥吉亚斯的牛圈,养了3000头牛,30年没有打扫,积重难返可想而知。而民营经济在量上虽占半壁江山,但何时能够产生日本那样国际上有竞争力的企业,尚难预料。日本企业走出国门一箭多雕:冲抵货币升值对出口压力、缓解贸易摩擦、提升国家影响力,其中经验,值得正探索“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借鉴。

  政府 早期研究日本经济奇迹的国际学者,较多强调政府产业政策、行政指导的作用,世界银行在解析日本、东亚奇迹时,也对政府公共政策的作用给予高度评价。不过后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对政府作用的重要性和效率提出了质疑。例如香西泰这样的官方经济学家直言不讳地说:“日本的高增长率不是少数精英计划的结果,而是靠国民勤劳精神以及日本企业家进取不已的努力来达到的。”一些从通产省出来的人还曾对它的荒谬政策及恶果提出过辛辣批评(津上俊哉)。至于小宫隆太郎,贯穿其所有著作的主题,是对于经济计划和政策当局的干预能带来什么好处表示怀疑。但尽管如此,日本发展过程中相对廉洁的政府和高效的社会治理系统,仍不失为值得深陷腐败泥潭的发展中国家效法的典范。

  日本也有研究中国问题的学者曾就政府作用问题将中国和日本相提并论,例如神户大学教授、现任驻华公使的加藤弘之认为,相比很多发展中国家高效率和廉洁的政府官僚严重不足,“日本和中国经验中共同点是政府官员队伍中有着最为优秀的人才”。对天儿慧、中兼和津次等多数学者而言,中国的腐败问题要比日本令人头痛。对此中国学者有着更切身的体会。林毅夫等把腐败问题列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中最令人忧虑的问题之一,而吴敬琏则数十年如一日不停地用“寻租”解释腐败的成因及其对经济和社会的毒害。

  社会 伴随着日本高速经济增长,物价飞涨和环境污染等“阴影”也日益突出,导致国民对经济增长目标深刻的失望,并在1960年代后期和1970年代初期,酿成大规模的学潮和工潮,社会一度动荡不安。1974年日本政府的《经济白皮书》便以“超越增长经济”为副题,注重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通过立法和再分配政策,调整收入差距,治理环境污染,改善生活质量,为一个以中产阶级为主体、平等享受发展成果的法治社会奠定基础。中国2003年提出科学发展观,2005年提出建设和谐社会,具体路径尚在探索之中。

  日本驻华公使加藤弘之日前在北京的一次演说中提到,从两国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看,中国比日本落后40年。当时一位听众提问:“中国追上日本,还需要多少年?”加藤弘之回答:“不知道。”

  这是一个问题。但更现实的恐怕是如何改善增长质量,实现繁荣共享,以及避免日本高速增长之后泡沫崩溃的悲剧。从这个意义上说,答案取决于我们自己。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