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能源合作:好事需多磨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5日07:41 大众网-大众日报 | |||||||||
俄罗斯自然资源垄断问题研究所所长萨基扬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指出,实现能源出口地区多元化是俄罗斯能源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俄罗斯是中国重要的能源进口市场,俄中能源合作潜力很大。目前远东输油管道建设已经启动,2008年俄将开始建设保障俄向中国西北出口天然气的“阿尔泰”输气管道。两国在俄向中国出口电力方面的合作也拥有广阔前景。
石油领域合作取得进展 今年以来,中国与俄罗斯在石油领域的合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两国在积极扩大石油贸易的同时,还在石油资源开发方面达成一些共识。 目前俄罗斯通过铁路向中国出口石油。今年前7个月俄通过铁路向中国出口石油540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22.9%。预计今年全年俄通过铁路对华出口石油不少于1200万吨。 今年6月,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中石化)在俄罗斯乌德穆尔特石油公司96.86%的股份竞标中获胜,从而成为首家进入俄罗斯石油开采领域的中国公司。 虽然今年以来中国对俄石油领域投资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中国公司参与俄石油资源开发的规模还非常有限。俄能源政策研究所所长米洛夫指出,俄政府正在制定相关法律,对外资进入俄油田开发等战略领域实施限制,这一法律将影响中国公司大规模进军俄石油开发领域。 米洛夫认为,对俄罗斯来说,扩大中国公司参与俄石油开采规模的前提条件,是中国应允许俄罗斯能源公司以零售形式直接向中国消费者提供能源产品。 天然气合作仍存在“瓶颈” 向中国出口天然气是俄罗斯减轻其对欧洲天然气消费市场过分依赖的重要举措,目前俄准备修建两条通往中国的天然气管道,并计划从2011年开始向中国出口天然气。但是,俄自然资源垄断问题研究所所长萨基扬认为,俄中天然气合作仍然存在不确定性。 据俄能源政策研究所所长米洛夫介绍,在可预见的未来,俄罗斯每年将向中国出口600亿至800亿立方米天然气。其中初期供应规模为每年300亿至400亿立方米,天然气将来自西西伯利亚气田。但是目前还不清楚,西西伯利亚的天然气是否可以同时满足中国和欧洲对俄天然气的需要。因为目前俄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在西西伯利亚的大型气田开采潜力不断萎缩。 此外俄方人士认为,俄中天然气合作仍存在其他不确定性。比如,目前俄方不能确定中国经济对天然气的长期需求量。另一方面,俄希望向中国北部和西北地区提供管道天然气,但不能确定的是,中国对天然气的需求缺口是否完全由俄罗斯来弥补,因为中国在与俄罗斯商讨天然气供应问题的同时,还与土库曼斯坦签署了进口天然气协议。 电力合作需过“价格关” 俄罗斯在加强与中国在石油和天然气领域合作的同时,还将电力领域视为双方能源合作的另一个优先方向。俄方准备扩大对华电力出口,并希望利用本国设备参与中国的电站建设,但是价格问题仍然是俄对华电力出口的主要障碍。 米洛夫指出,中国煤炭储量丰富,水电开发前景广阔,有能力扩大本国电力生产规模。中国电力短缺将是临时性的,可以通过发展本国电力基础设施来解决。 米洛夫说,中国对俄罗斯的电力需求可能会存在,但是会比较有限,这样中方就会在价格方面争取让俄方作出更大让步。中方要求从俄方进口电力的价格不会超过中国自己电力生产成本。 (本报综合新华社莫斯科9月4日电) ■新闻链接 中国九成进口石油靠外运 挪威船级社(DNV)日前发布报告指出,今后5年至6年内,中国大型航运公司将增加50艘超大型石油运输船,以满足其日益增加的进口原油运输服务需求。 目前,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90%以上的进口石油依赖国外油轮运输。专家指出,为保障能源安全,中国的油轮业必须以更快速度发展。 DNV报告指出,目前中国日均进口将近300万桶石油,相当于中国日均消费总量的43%,而这些进口石油目前大多由外轮公司承运,其不稳定性和不经济性显而易见。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局局长李连仲说:“只有达到50%以上的远洋石油运输能力,才能保障国家的石油安全。” 为此,国家有关部委曾多次召集国内三大石油公司和五大石油运输商,讨论“国油国运”问题,并制定了初步的发展规划:2010年建成运输7500万吨进口原油的船队,2020年建成运输1.3亿吨进口原油的船队。 (据新华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