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9·11五周年祭 决胜之战全球掀起反恐新浪潮争取胜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1日00:44 东方今报

  在“9·11”事件5周年来临之际,联合国大会8日一致通过了有关在全球范围内打击恐怖主义的《全球反恐战略》,以协调加强联合国各个成员国在打击恐怖主义方面的努力。此前,美国白宫5日也发表了《反恐战略报告》。同时,国际著名反恐专家认为,加强与阿拉伯世界的沟通并孤立恐怖分子,这才是制胜之道。

   联大通过《全球反恐战略》

  联合国大会8日一致通过了有关在全球范围内打击恐怖主义的《全球反恐战略》,以协调加强联合国各个成员国在打击恐怖主义方面的努力。这是联合国192个成员国第一次就打击恐怖主义的战略达成一致意见。

  《全球反恐战略》由一份决议和一个行动计划组成。决议说,恐怖主义是国际和平与安全面临的最为严重的威胁之一,因此要“坚决和明确地强烈谴责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不论其在何处发生、何人所为和何种目的”。

  决议还重申了国际关系中的一些普遍准则,例如维护所有国家的主权平等,尊重各国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不采取有悖于联合国的宗旨的行为,不以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来处理国际关系等。决议强调,为最终达成全面的国际反恐公约,成员国将尽一切努力来解决悬而未决的问题,其中包括出台“恐怖主义”的法律定义。

  行动计划中包括了各个成员国在打击恐怖主义方面的原则承诺和具体措施,如执行所有联大和安理会有关打击恐怖主义的决议、在打击恐怖主义的过程中遵守包括《联合国宪章》在内的国际法、消除滋生恐怖主义的因素、加强和发挥联合国的作用、实现共同发展目标等。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当天发表声明,祝贺联大在“9·11”恐怖袭击事件5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通过《全球反恐战略》。他说,联大以此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息,即无论是谁从事恐怖活动,也无论恐怖活动的原因是什么,恐怖主义都是不可接受的。他呼吁成员国迅速采取行动,全面贯彻和落实《全球反恐战略》。

  美国发表《反恐战略报告》

   美国白宫9月5日发表了一份反恐战略报告,在长达23页的反恐战略报告中陈述了美国反恐的主要成绩:把“基地”组织赶出阿富汗并建立了民主政府;在伊拉克与盟友一起共同打击恐怖分子等等。报告最后得出的结论是:“9·11”袭击以来,美国比以前更安全了,但还没有达到完全安全的目标。

  “一份报告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变化,不能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安全。”民主党参议员拉斯·法因格尔德对此说。“如果总统在4年前就让阿富汗山区的美军放手大干一场,击毙本·拉登,那么他今天就不用在报告里讲这些套话了。”民主党参议员约翰·克里说。

  目前,全美上下针对美国是否更为安全的讨论也进入白热化。布什总统提出新的反恐策略,指出美国的确“更加安全”,而美国民众似乎没有总统这般乐观。9月1日公布的民调显示,三分之一的受访者担忧自己的社区将遭受恐怖攻击,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质疑反恐的代价过高。此外,更有三分之一的美国人认为,美国打输了这场反恐战争。

  “我们的策略没有做到的是打击宗教圣战主义者的心理,削弱‘基地’组织的意识形态对人们的吸引力。所以,我们打击到的不过是冰山一角罢了。美国现在的做法是见一只蟑螂就打死一只,而不是有策略地应付他们。”国际著名反恐怖问题专家詹金斯指出,“其实,不少恐怖分子对生活现实感到寒心,对恐怖主义的幻想也日趋破灭,有些人随着年龄增长而改变对未来的展望。对这些人,美国不能只是给他们死亡或关塔那摩监狱两种选择。”

   “软硬结合”才是制胜之道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著名反恐怖问题专家约瑟夫·奈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9·11”5年以来的反恐历程表明,仅依靠军事力量等“硬实力”无法战胜恐怖主义,只有将谈判、沟通能力等“软实力”和“硬实力”结合起来,才是制胜之道。

  在他看来,布什政府反恐政策最大的失误在于过度依赖军队、情报、警察等“硬实力”,而忽视使用“软实力”争取阿拉伯世界主流对反恐的支持。奈认为,美国过去5年来与恐怖主义打了两个回合,第一个回合是在阿富汗,美国只投入有限的军事力量,便使“基地”组织失去根据地,这个回合的胜利属于美国。然而,布什政府悍然入侵与“9·11”事件和恐怖组织并无直接联系的伊拉克,不仅没有铲除恐怖主义,反而将伊拉克变成恐怖分子滋生的土壤,美国在这一回合已经失败。

  奈说,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过度使用“硬实力”,不仅没有削弱恐怖主义势力,反而损害了美国的国际形象和“软实力”。有关民调显示,受伊拉克战争和美军虐囚等丑闻的影响,印度尼西亚等宗教国家民众对美国抱有好感的人数比例跌到目前的40%左右。

  奈说,本·拉登和他的“基地”组织对付美国使用的是所谓“柔术”战略,即以小搏大,借力打力,让强大的对手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因此,恐怖分子非常乐于见到美国在伊拉克越陷越深。他认为,正确的策略应该是运用“软实力”加强与阿拉伯世界的沟通,团结阿拉伯国家爱好和平的主流力量,孤立少数恐怖分子。如果不这样做,反恐是无法获胜的。

  ■相关新闻

   重游五角大楼

  纪念活动开始

   上千名来自美国国内和世界各地的民众9日参观了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的五角大楼,纪念2001年“9·11”事件中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参观者首先来到五角大楼外曾遭到飞机撞击的外墙边。墙壁经过重建后,只有少数几个标志物默默地告诉人们5年前发生的悲剧。其中一个标志物是位于撞击点右侧15米处的一块被烧黑的石块,上面写着“2001年9月11日”。

  参观者随后进入五角大楼内部,那里有一个简单的纪念堂和一个小教堂。纪念堂的墙壁上镶有刻着死难者名字的黑色面板。紧邻的小教堂里摆放着184朵玫瑰花,代表184名死难者。参观者在悼念册上纷纷签上自己的姓名,以示哀悼。同时,美国各地的纪念活动也纷纷拉开序幕。

  ■新闻分析

   重建世贸难

  重建美国信心更难

   2001年的9月11日,纽约世贸中心的双子塔楼在被恐怖分子劫持的民航客机撞击下坍塌,昔日作为美国财富象征的世贸中心只留下一个十几米深的大坑。

  5年过去了,世贸中心遗址大坑依旧,重建工程步履维艰,在那些盼望新的世贸中心大楼早日拔地而起的人们心中留下诸多遗憾与悬念。

  “9·11”事件发生后不久,纽约市政当局在很短时间内就清理完堆积如山的瓦砾,随即着手在全世界范围内征集新的世贸中心大楼的设计方案,并于2003年2月选定由波兰裔美国建筑师利贝斯金德设计的自由塔为最终入选方案,这一切都让广大民众对重建充满了信心和期盼。

  世贸中心纪念馆的修建同样一波三折。由于纪念馆的设计和建设牵动着美国社会各界,特别是遇难者家属的情感,有关各方从一开始就围绕各种具体问题展开争论。

  在“9·11”事件中最后倒塌的7号楼成为世贸中心遗址第一个重新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大楼,交通枢纽工程自投入使用以来在连接曼哈顿与新泽西的交通,方便民众出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毕竟世贸中心遗址大坑依旧,人们期待的热气腾腾的建设场面始终没有出现。

  本月7日,负责纽约世贸中心遗址重建工程的有关当局公布了即将修建的3座摩天大楼的设计方案,使纽约市民得以在“9·11”事件5周年之际一览2012年重建工程竣工后曼哈顿下城的风貌。

  根据这一方案,世贸中心遗址东侧将修建3座写字楼,分别为78层、71层和61层。纽约州州长帕塔基称,这3座大楼保持了世贸中心遗址圣洁的氛围。

  面对一些纽约市民认为世贸中心遗址重建工程进展太慢的批评,一些官员称,这是最复杂、最富于挑战性的重建工程,最要紧的就是每一步都要走对。

  的确,各种因素决定了世贸中心重建工程将是一个艰难而漫长、充满争议的过程。不过,许多美国人都认为,在当前美国身陷伊拉克不能脱身、反恐战争陷于僵局之际,重建美国人对国家安全的信心比重建世贸大厦更加困难。

  均据新华社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