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评论:反对恐怖主义不能成为"文明的冲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1日09:38 国际在线

  作者: 潘洪其

  今天是“9·11”事件五周年纪念日。

  2001年9月11日,美国纽约、华盛顿等地遭到恐怖分子的突然袭击,世贸双塔轰然倒塌,五角大楼严重损毁,宾夕法尼亚郊外一片焦土。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恐怖袭击,3000多
人不幸罹难,6000多人受伤,人类付出了惨烈的代价。每年的这个时候,世界各地爱好和平的人们,都会以不同的方式,沉痛悼念“9·11”事件中的死难者、殉职者,并向制造了“9·11”事件及此后多起恐怖事件的暴徒表示强烈的义愤和谴责。

  也许要在很多年之后,人们才能十分清晰地看到,“9·11”事件是如何深刻地改变了当代世界,改变了国际秩序。“9·11”事件发生后,美国迅速进入战争状态,于2001年11月击垮阿富汗的塔利班政权,基地组织遭受重创。接着,美国于2003年3月发动伊拉克战争,40天后推翻萨达姆政权。由于认识到恐怖袭击是对人类文明赖以生存的生命底线的野蛮攻击,国际社会对美国发起的一系列反恐行动给予了一定的认同和支持,同时也对美国在反恐问题上的“单边主义”原则和“先发制人”战略提出了激烈的批评。

  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虽然结束了,国际恐怖活动仍然十分猖獗,并且在欧洲、亚洲的一些国家不断蔓延开来,恐怖行为的主体,也由以前美国认为的“国家恐怖主义”,转变为分散在不同国家和地方的恐怖组织甚至单个的恐怖分子。美国以其无比强大的军事力量,能够长驱直入对主权国家阿富汗、伊拉克实施打击,但面对那些在主权国家的薄弱环节生根发芽的恐怖网络、恐怖“碎片”,却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一个越来越明显的事实是,美国的反恐战争并未使世界变得更加安全,反而显示出“越反越恐”的危险。正如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最近播出的纪录片《跟随本·拉登的足迹》所言,“9·11”事件发生时,世界上只有一个本·拉登,“9·11”事件之后,世界上有了1000个本·拉登。

  所有这些都与美国的反恐战略不无关系。美国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1993年提出“文明冲突论”,认为在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9·11”事件发生后,布什政府中很多人认为,恐怖主义就是伊斯兰文明与西方文明之间冲突的具体表现,布什甚至两次在公开场合提及“十字军东征”。与此相对应,美国政府坚持单边主义的反恐战略,不重视与联合国和其他大国的合作,试图凭借军事优势迅速取得反恐战争的全胜,这正是“文明冲突”情结下的一种莽撞与焦虑。今年8月31日,布什更是将反恐战争重新定义为“反伊斯兰法西斯战争”,指明这场战争是“西方的民主自由力量”与“伊斯兰法西斯主义”的一场战争。这表明,布什政府在“文明冲突”的语境中走得越来越远,其反恐战略也越来越令人担忧。

  亨廷顿曾经声明,他提出“文明冲突论”的目的,是为了“唤起人们对文明冲突的危险性的注意”,希望“有助于促进整个世界上‘文明的对话’”。可见,布什政府用“文明冲突”解释反恐战争,从根本上讲是对“文明冲突论”的误读。“9·11”事件五周年以来,大量事实足以证明,恐怖主义不只是西方文明的敌人,也是世界文明共同的敌人,所以,反恐斗争需要加强国际合作,需要不同文明国家、民族和文明之间的积极对话与和解。相反,如果武断地将反恐等同于“文明冲突”,固执地给某个民族或某种文明贴上“恐怖主义”的标签,只会给世界制造更多的冲突和危险,给国际反恐斗争带来更大的困难和障碍。

  在纪念“9·11”事件五周年的日子里,在反对恐怖主义这个重大课题上,世界面临着严肃的选择。

  来源: 北京青年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