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新闻点评:“9•11”之后更多人悲伤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2日07:49 新华网

  无论选择铭记,还是选择遗忘,“9·11”作为一个日期,终究无法回避,带出记忆中那场袭击。

  那是政治暴力,以无辜生命为杀伤目标,以造成心理恐怖为效果。

  对恐怖主义,如今依然难以形成公认完整定义,却由“9·11”事件提供典型视觉形
象。

  形象付之于人体记忆,会伴随时间推移而损失细节,淡化色彩,模糊边缘。留存于大脑之中,更多是线条和轮廓。

  “9·11”是单一事件,也是后续事件起点和起因。

  过去五年间,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和英国首都伦敦相继遭遇恐怖袭击。

  过去五年间,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爆发,至少在战争主导者口中,是以反恐怖为目的。

  恐怖,以极端意识形态为背景,以极端方式为手段。反恐怖,依美国政府因循理论和实践,并未消除恐怖根源。

  “9·11”让美国人悲伤和愤懑,“9·11”之后世界经历诸多战乱,尤以中东地区为甚,致使相关民众陷入悲伤和愤懑。

  依现状论,美国得以避免再遭袭击,多数国家却未脱离恐怖阴影。

  所以,相比前几个“9·11”周年,世人不仅应该回放恐怖袭击画面,回溯恐怖灾难,缅怀无辜生命损失,更应该回顾反恐成败经验和教训,检讨西方国家反恐理论和实践。

  因伊拉克持续动乱,也因伊朗核问题所含危机,“9·11”五周年之际,正是呼唤政治理性、呼唤国际共识之时。

  少一些国际政治对抗和暴力,多一些国际社会和谐和合作,是人所共求之愿望,或许也是祭奠并告慰“9·11”受害者之最佳承诺。□徐勇(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点击图片查看相关报道

  来源:新闻晨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